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0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35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1100篇
内科学   211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268篇
综合类   118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165篇
药学   503篇
  1篇
中国医学   607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599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彭淑琼  张静 《西部医学》2012,24(1):161-16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床旁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78名接受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及气管常规护理的机械通气患者,配合使用床旁电子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78例患者经吸痰灌洗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结论床旁电子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是辅助临床治疗,改善机械通气患者气道阻塞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术中的护理配合对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65例CV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全部误诊,其中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5例(38.5%),慢性支气管炎18例(27.7%),急性支气管炎13例(20.0%),慢性咽炎8例(12.3%),过敏性鼻炎1例(1.5%)。治疗1周后,咳嗽基本消失21例(32.3%),明显缓解31例(47.7%),部分缓解13例(20.0%)。结论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基层医院缺少必要的辅助检查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橙皮苷(HSD)在低压低氧所致大鼠视网膜抗氧化应激能力及炎性介质调控改变中的干预作用。方法 取健康雄性清洁级成年SD大鼠72只(144眼),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压低氧组及HSD干预组,每组24只(48眼)。对照组大鼠饲养于常氧环境,低压低氧组及HSD干预组大鼠放置于模拟海拔5000 m高度的低压氧舱内喂养。HSD干预组大鼠给予HSD灌胃,对照组和低压低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各组大鼠每天等量灌胃一次,连续7 d。通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视网膜谷胱甘肽(GSH)和半胱氨酸(Cys)蛋白浓度、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Western-blot检测大鼠视网膜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细胞色素C(Cyto-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光镜下观察可见,与对照组相比,低压低氧组大鼠出现视网膜水肿,HSD干预组较低压低氧组大鼠视网膜水肿程度减轻。与对照组相比,低压低氧组大鼠视网膜中GSH蛋白浓度和Cys蛋白浓度降低,MDA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低压低氧组相比,HSD干预组提高了GSH蛋白浓度和Cys蛋白浓度,降低了MDA含量,GSH蛋白浓度和MDA含量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Cys蛋白浓度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压低氧组大鼠视网膜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和TNF-α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01);与低压低氧组相比,HSD干预组大鼠视网膜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和TNF-α活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与对照组相比,低压低氧组大鼠视网膜Cyto-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压低氧组相比,HSD干预组大鼠视网膜中Cyto-C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D能够通过提高大鼠视网膜抗氧化应激能力、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以及减少线粒体损伤而发挥保护视网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55.
林赟  吴海燕 《西部医学》2011,23(8):1512-1514
目的探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气路管道的最佳更换时间,评价气路管道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将我院干部医疗科76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在48、72、96小时更换呼吸机气路管道,对三组更换的呼吸机气路管道及部分患者口咽部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及半定量分析。结果气路管道污染率与换管时间同步增长,并与下呼吸道细菌培养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与气路管道污染的细菌具有高度一致性,应在48~96小时依据呼吸机气路管道的污染情况及时更换循环管路。  相似文献   
56.
目的总结分析急诊观察室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急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以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47 312例急诊观察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地域分布、疾病种类、发病时间、好转率、收入院百分率、死亡率等因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各年度患者人数呈增加趋势,2010年减缓;城镇患者占91.5%;20~40岁患者占45.9%,40~60岁患者占27.2%,>60岁占21.3%;疾病种类分布中呼吸系统占42.4%,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呈升高趋势,以老年人为主,中毒患者呈下降趋势。全年6、7、8月份因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较多,总数增加明显,其次11、12、1月份因慢性支气管炎急发患者较多,总数也有升高趋势;白天工作时间患者数量占66.2%;平均每天就诊人次为169.4人次,节假双休日平均每天就诊人次为191.1人次(P<0.01);各年度好转率呈升高趋势,收入院百分率无显著变化,死亡率无显著区别。结论近年急诊观察室患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好转率呈升高趋势,但心血管疾病数量呈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 探讨拉伸指数模型DW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收集58例乳腺病变患者,共63个病灶(良性33个,恶性30个),行多b值DWI及动态增强MRI (DCE-MRI)扫描。计算ADC、扩散分布指数(DDC)和扩散异质性指数(α)值,并生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比较良恶性病变间各参数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各参数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病变ADC、DDC和α分别为(1.01±0.19)×10-3 mm2/s、(0.89±0.23)×10-3 mm2/s和0.75±0.09,良性病变分别为(1.41±0.27)×10-3 mm2/s、(1.49±0.29)×10-3 mm2/s和0.87±0.07,恶性病变均低于良性病变(P均<0.01)。各参数中DD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958),最佳诊断界值1.22×10-3 mm2/s,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7%、81.82%,DDC与TIC联合所得AUC为0.976,对应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3%、93.94%。结论 拉伸指数模型DWI参数DDC、α能够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DDC与TIC联合的诊断效能高于ADC和DCE。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估右心双腔间隔起搏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2例右心双腔间隔起搏患者(起搏器组)和3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3D-STI检查,于心尖四腔切面图像获得左心室总体纵向峰值应变(GLS)、总体周向峰值应变(GCS)、总体径向峰值应变(GRS)、总体面积峰值应变(GAS)及左心室总体拧转(GTw)和左心室整体扭转(GTs)值。比较2组间三维应变参数,并分析GTw、GTs与GLS、GCS、GAS及GRS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起搏器组左心室GLS、GCS、GAS、GRS及GTs均明显减低(P均<0.05);2组间GT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GTs与GCS和GRS呈正相关(r=0.45、0.40;P均<0.05),与GAS、GLS无相关性(P均>0.05);GTw与GLS、GCS、GAS、GRS均无相关(P均>0.05)。起搏器组GTw、GTs与GLS、GCS、GAS、GRS均无相关(P均>0.05)。结论 右心双腔间隔起搏可损害左心室心肌形变能力,致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隐匿性减低。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用于微创漏斗胸矫治术(Nuss手术)安 全性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行Nuss手术的72例患者均采用TEE监测,在食管中 段四腔心切面和食管中段主动脉短轴切面直视下观察Nuss手术引导器和钢板是否造成对心、大血管的损伤。结果: 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TEE图像中能清晰看到胸骨后引导器的置入、钢板置入和翻转过程,未发现心和血管的 损伤。其中3例患者术中发现少量线状出血,术毕复查TEE出血区无扩大,术后1月复查经胸彩色B超,显示出血已经 完全吸收。结论:TEE作为一种无创监测手段在Nuss手术中能够比较清楚地反映手术中心和大血管及心包的状态,可 以有效地发现并避免术中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