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2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5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01篇
内科学   53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1篇
综合类   69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277篇
  12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维生素E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58例,口服维生素E400mg/d,服药6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中维生素E及血浆丙二醛(MDA)、循环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氧化指标以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的变化。选择20名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给予维生素E治疗后,患者MDA、AOP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维生素E、SOD活性、GSH-PX活性较治疗前升高(P<0.01),炎症指标CRP和TNF-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IL-6变化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口服大剂量维生素E(400mg/d)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并具有抗炎效应,短期应用大剂量维生素E未见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诊断干燥综合征(SS)涎腺病变的价值。方法 收集SS患者38例(SS组)及同期健康志愿者29名(对照组),以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所有受检者双侧腮腺和颌下腺行ARFI,检测其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获得SWV诊断SS的最佳阈值,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SWV值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S组腮腺、颌下腺SWV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ARFI诊断腮腺SS的最佳阈值2.14 m/s,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4.7%、86.2%、0.809及0.971。ARFI诊断颌下腺SS的最佳阈值1.94 m/s,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及AUC分别为86.8%、82.8%、0.696及0.899。腮腺SWV值与SS患者的血沉(ESR)、IgG、类风湿因子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颌下腺SWV值与SS患者的IgA、ESR、IgG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ARFI诊断SS具有较高价值,可定量提供SS腺体的硬度值,并可反映疾病活动状况,进而对疗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高甲状腺素诱导的兔心房颤动(AF)和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33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高甲状腺素组(H)和螺内酯组(S)。H和S组腹腔注射甲状腺素4周建立兔甲亢性AF模型,之后,S组给予螺内酯灌胃2周。给药结束后,通过心内电生理高频刺激诱发AF,计算AF诱发率,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荧光定量PCR测定L型钙通道亚基(Cav1.2)、钾通道相关亚基(Kv1.5、Kv4.3)和缝隙连接蛋白(Cx40、Cx4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测定上述指标的蛋白表达。结果:螺内酯降低AF诱发率。H组和S组的AERP无明显差异(P0.05)。S组Cav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组(P0.05)。S组Kv1.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H组(P0.05),S组Kv4.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组(P0.05)。S组Cx43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组(P0.01),S组Cx40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组(P0.05)。结论:螺内酯可降低高甲状腺素所致的AF诱发率,改善其引起的心房重构。  相似文献   
54.
Yan  Ruyu  Zhang  Ling  Xia  Ning  Liu  Qi  Sun  Hang  Guo  Hui 《Inflammation research》2015,64(6):453-462
Inflammation Research -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ALR) is a growth factor that is ubiquitously expressed in multiple forms among eukaryotes.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d on the role of...  相似文献   
5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进行研究,为其预后判断,药物疗效的分析及药品经济学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补充修订的SF-36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调查101例6~l 8年前经肝穿活组织检查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和105例门诊体检的普通人群。 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肝病特有症状5个方面的远期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差异有显著性(μ≥2.10,P<0.0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差。  相似文献   
56.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虽然在心肺血管疾病中发病率不高,但因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致死风险高,被称为心血管疾病中的恶性疾病。靶向药物治疗使得肺动脉高压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整体控制率仍不容乐观。随着肺动脉高压相关研究的推进,目前认为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维持中起到一定作用,且基于调节自主神经活性的药物和器械治疗在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发现。现就交感神经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的作用、肺动脉神经分布特点和交感神经活性调节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进行综述,以探讨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7.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预后差,因此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肝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由于大部分血供丰富的病灶由肝动脉供血,因此理想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均能反映其血供特点,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小肝癌(直径≤3cm)的病灶检出率已经明显提高。本文将重点介绍小肝癌DSA、CT、MRI的诊断进展及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58.
胆囊内瘘是胆道系统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率低。手术仍是胆囊内瘘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术中易造成邻近脏器损伤,术后亦可能出现胆瘘、肠瘘等多种并发症。腹腔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胆囊内瘘的一种发展趋势。就胆囊内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9.
培哚普利与硫氮唑酮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探讨培哚普利 +硫氮唑酮对控制阵发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发作和左心房扩张的疗效 ,将阵发性房颤分为硫氮唑酮组 (Ⅰ组 )和培哚普利 +硫氮唑酮组 (Ⅱ组 ) ,二组根据左房内径大小分为左房正常组 (Ⅰa=33例、Ⅱa =33例 ) ,左房扩大组 (Ⅰb =34例、Ⅱb =31例 )。Ⅰ组给予硫氮唑酮 30mg 2次 /日或 3次 /日 ;Ⅱ组给予硫氮唑酮 30mg 2次 /日 +培哚普利 4mg 1次 /日。所有患者均治疗 3年。结果 :①各组房颤年发作次数治疗后均有显著减少 (P <0 .0 5 )。②Ⅰb、Ⅱa、Ⅱb组治疗后的房颤持续时间显著缩短 (P <0 .0 5 )。③房颤的年发作次数治疗后 1,2 ,3年间 ,Ⅰa、Ⅱa组显著高于Ⅰb、Ⅱb组 (P <0 .0 5 )。④随治疗时间的延长 ,Ⅱ组左房扩张的增幅明显低于Ⅰ组 (P <0 .0 5 )。结论 :硫氮唑酮和培哚普利 +硫氮唑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均可减少房颤的发作 ,但后者优于前者 ,培哚普利 +硫氮唑酮治疗可明显减慢左房的扩张速度。  相似文献   
60.
乙型肝炎病毒(HBV)生命周期中关键的一步是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的形成。HBVcccDNA给病毒复制和前基因组mRNA的合成提供模板,与HBV在肝细胞中的持续感染及抗病毒治疗的复发有重要关系。本文就有关HBV cccDNA的研究现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