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3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6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4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12篇
  21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5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粘蛋白1(mucin 1,MUC-1)的串联重复区(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VNTR)自身抗体检测在癌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粘蛋白1分子中的串联重复区作为检测靶标,构建间接ELISA法检测体系,检测若干健康人群血清和192例各类癌症患者血清中的抗VNTR自身抗体。结果: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癌症检出灵敏度达76.1%,特异性达93.8%。结论:检测MUC-1蛋白的VNTR 抗体具有癌症临床诊断意义,可以成为血清MUC-1蛋白检测夹心ELISA方法的有效补充,进一步提高该方法在癌症临床诊断中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02.
背景与目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指导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手术方式选择。该研究探讨双能量CT成像在术前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8月—2017年5月55例临床可疑甲状腺癌拟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颈部双能量增强CT扫描及定量分析,并与常规CT征象对比。测量及计算短径≥5 mm的淋巴结感兴趣区动脉期、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及能谱曲线斜率(λHU)。对比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转移组及未转移组淋巴结的常规CT表现和双能量CT中动脉期、静脉期NIC及λHU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IC及λHU的最佳诊断阈值,评价诊断效能。结果: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与术前CT准确配对淋巴结212枚,包括转移淋巴结124枚(58.5%)和未转移淋巴结88枚(41.5%)。通过常规CT形态学征象包括淋巴结短径(>10 mm)、明显强化、不均匀强化、淋巴结坏死(囊变)、淋巴结内钙化及侵犯周围组织等对PTC转移淋巴结进行诊断的灵敏度为4.0%~79.0%,特异度为63.6%~100.0%。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的动脉期NIC、静脉期NIC、动脉期λHU及静脉期λ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动脉期NIC对PTC颈部转移淋巴结诊断效能最高,以25.8%为最佳诊断阈值,其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96.6%,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86。动脉期NIC及λHU的诊断效能均高于静脉期(P<0.001)。结论:双能量CT成像的定量参数NIC及λHU较常规CT形态学征象在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酯) (简称PHBV)和含成核剂氮化硼(BN)的PHBV在30 ℃等温条件下老化过程中的热性能和弹性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根据聚合物三相模型理论,通过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法(MDSC)计算得到PHBV的可动无定形相含量(XMA)、刚直无定形相含量(XRA)和结晶相含量(Xc)。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加入对抑制PHBV的老化有明显效果。通过热性能、弹性性能和晶体形貌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为促进利拉鲁肽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使用利拉鲁肽降糖疗效的因素。方法:以华东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间使用利拉鲁肽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和比较患者首次使用利拉鲁肽3个月及以上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 (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质量的差异,分成疗效达标(治疗后HbA1c<7%或下降幅度>1%)和疗效未达标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组间基线数据差异,包括基本信息、检验指标,还有合并用药情况,Logistic回归法筛选出降糖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中,HbA1c、BMI和体质量指标分别下降(1.13±2.04)%、(0.77±1.48) kg·m-2、(2.41±4.04) kg。140例(60.9%)患者达到预期的降糖目标,90例(39.1%)未达标。研究还发现2组患者的年龄、DM病程、体质量、性别和联用胰岛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0、P=0.044、P=0.016、P=0.0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联用胰岛素对利拉鲁肽降糖疗效影响有显著意义[P=0.004,OR=0.907,95% CI (0.848,0.969);P=0.000,OR=0.151,95% CI (0.058,0.396)]。结论:首次使用利拉鲁肽时,患者的年龄、DM病程、体质量、性别和联用胰岛素与其降糖疗效达标相关,年龄和联用胰岛素是影响利拉鲁肽疗效的主要因素。临床个体化用药时,可评估以上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莫沙比利联合聚卡波非钙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和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12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毫克/次,3次/天,餐前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聚卡波非钙,500毫克/片,3次/天,2片/次,三餐后用水200 mL送服.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排便情况,比较两组通便时间,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并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和排便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t=10.887,5.041,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5-羟色胺、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VI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CRP)、神经肽Y均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t=19.754、8.782、3.382、7.362、11.65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比利联合聚卡波非钙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好,可显著改善病人排便困难等症状,并可上调胃动素水平,下调5-羟色胺、VIP、CCRP、神经肽Y水平.  相似文献   
106.
杜学礼  鲍勇  徐婷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7):1167-1170
  目的  了解分析上海市育龄妇女人工流产与生殖健康管理服务状况,探讨改善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管理服务的方法和途径,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育龄妇女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提高生殖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2018年7月期间,选取在上海市3个行政区20家具有终止妊娠技术服务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3 013名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30岁女性是人工流产重点人群,已婚(81.1%)、已育(65.9%)女性占较大比例,教育水平分布均匀(22%~25%); 近一半(50.3%)女性是重复或多次流产,39.7%的女性“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导致本次怀孕”,43.1%的女性“没有怀孕的心理准备”; 网络(51.4%)是主要获得避孕知识的渠道,仍有17.6%的女性认为“人工流产对人体没有太多影响”,90.0%的女性本次人工流产手术后获得了生殖健康指导服务,86.7%的女性获得了生殖健康随访服务。  结论  大部分调查对象对生殖健康知识掌握不足,已婚已育女性生殖健康管理有待加强; 通过医教结合,构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的生殖健康管理模式,逐渐改变育龄女性对健康妊娠、安全性行为的认知; 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育龄女性人工流产健康管理的内容和形式,构建专业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降低人工流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从案例撰写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实施体会两个方面展开探讨。PBL案例需依据专业要求,体现专业特色。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卫生检验检疫专业案例可融入相关实验技能项目;同时案例撰写形式根据主题拓展形式差异,设计为并联式案例与串联式案例,以适用于不同范围的课程整合。在PBL教学实施中,学生学习状态是课堂讨论效率的关键,它决定了PBL实施方式是完全自主学习还是嵌入式讲授;教师需建立合作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课堂讨论效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Graves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观察评估。方法 60例常规口服甲硫咪唑的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加用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观察6个月间的临床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A组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相比对照组在短时间内均有所提高(P<0.05)。结论 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不仅对Graves病安全有效,而且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9.
《Autoimmunity reviews》2019,18(10):102367
Aggregation of immuno-proteomic data reveals that i) herpesviruses and synaptic proteins –in particular Synapsin-1 and Bassoon - share a large number of hexapeptides that also recur in hundreds of epitopes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as immunopositive in the human host, and ii) the shared peptides are also spread among human epilepsy-related proteins. The data indicate that cross-reactive processe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pathogenetic mechanisms in epilepsy, thus suggesting a role of autoimmunity in etiopathology of epilepsies after herpesvirus-infections.  相似文献   
110.
《Autoimmunity reviews》2019,18(10):102368
BackgroundOur purpose was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thyroid disorders in myasthenia gravis (MG) or whether MG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thyroid disorders.MethodsPubmed, Embase, Web of Science, Cochrane database, Google Scholar and the Chinese Biomedical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yroid disorders and myasthenia gravis up to November 30, 2018, without language restrictions. The prevalence and relative risk (RR) for thyroid disorders were pooled by the R and STATA software.Results39 papers with 24,927 MG patients were ultimately included for analysis in this meta-analysis. The pooled estimate of thyroid autoimmunity prevalence in MG patients was 10.1% (95%CI 6.7%–15.1%). Subgroups in patients with thyroid autoimmunity showed the prevalence of positive TGAb was the highest in MG patients (12.6%, 95%CI 8.1%–19.1%), followed by GD (6.0%, 95%CI 4.2%–8.5%), HT (4.6%, 95%CI 1.9%–10.5%). Moreover, the pooled estimated prevalence of thyroid dysfunction in MG patients was 6.8% (95%CI 4.6%–9.8%). After strat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hyroidism and hypothyroidism in MG cases were 5.6% (95%CI 3.9%–8.0%) and 2.6% (95%CI 1.7%–4.1%),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meta-analysis of 2 studies showed that MG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d risk of thyroid autoimmunity (OR = 2.86; 95%CI 1.54–5.28, P = .001).ConclusionsThis system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rovides reliable evidence that thyroid disorders are prevalent in MG, especially TGAb positivity, GD, hyperthyroidism, and HT, and MG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for thyroid autoimmun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