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局部注射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环磷酰胺治疗Graves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286例Graves病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在常规应用抗甲状腺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局部注射免疫抑制剂;B组单纯应用常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免疫抑制剂药物局部治疗组甲状腺重量明显缩小,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缩短,TRAb转阴率提高,有明显差异,P<0.05,治愈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免疫抑制剂联合用于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Graves病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资料选取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临床数据,抽取40例,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以每组2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亚急性甲状腺炎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疗程后通过数据记录归纳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记录两种治疗方案以下临床指标(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消退时间、血沉正常时间、肿大甲状腺缩小时间),提示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数据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治疗方案引发相关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结论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通过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方案治疗对于病情有极为突出的缓解作用,在更短时间内控制各项症状体征恶化趋势,且不会引发不良反应,保障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状腺内注射免疫抑制剂对Graves病的疗效及对周围血中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诊断明确的Graves病初发患者56例,随机分组,各组均口服甲巯咪唑及普萘洛尔,A组并予地塞米松注射液2.5 mg+环磷酰胺50 mg甲状腺内注射,每周1次,共10次;B组予地塞米松注射液2.5 mg甲状腺内注射;C组给予注射用水1 ml甲状腺内注射,每周1次,共10次;比较治疗前后及各组间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TRAb变化。结果各组均能有效控制甲亢、降低FT3、FT4,但A、B组症状改善时间均小于C组(P〈0.05),甲状腺缩小程度均大于C组(P〈0.05),A、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TRAb转阴率明显高于C组(P〈0.01),A组与B组比较12周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内注射免疫抑制剂治疗Graves病可较快改善症状,缩小甲状腺肿,缩短疗程,安全有效;其机制与其阻断甲状腺自身抗体、纠正机体免疫紊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我院应用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配合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该病。与单纯口服抗甲状腺药物相比,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优点。本研究旨在观察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Graves病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Graves病伴甲状腺肿大的患者局部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观察其对甲状腺肿大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注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另外,注射组在肿大的甲状腺内注射丙酮缩去炎舒松,每次40mg,每月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结果一疗程结束后观察到注射组有明显的消甲状腺肿效果,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较对照组疗效为优(P<0.01),且同时观察到本疗法有助于下调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结论局部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丙酮缩去炎舒松,对于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肿大具有显著的消退作用,且可能对Graves病的总体疗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伴亚临床甲减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左甲状腺组口服左甲状腺素(LT4)。地塞米松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每2周注射1次,8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甲状腺大小(B超测量)、甲状腺功能(TSH、FT3、FT4)和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并与左甲状腺组比较。结果:地塞米松组甲状腺质地、体积较左甲状腺组明显变软缩,TPOAb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激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LT4预防桥本甲状腺炎伴亚临床甲减进展为临床甲减明显优于单用LT4。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及探讨地塞米松、复方倍他米松预混后甲状腺内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典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给予常规地塞米松治疗(地塞米松5mg甲状腺局部注射,1周2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至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B组32例,给予地塞米松混合复方倍他米松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5mg加复方倍他米松0.5ml,1周1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至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接受随访,观察体温、甲状腺疼痛及肿大程度、血沉、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摄131I率、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学变化,比较两组治愈率、疗程及复发率。结果 B组在改善症状、降低血沉、疗程等方面明显优于A组,且B组注射次数明显少于A组,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复发率相比有区别,但统计学尚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状腺局部混合注射地塞米松及复方倍他米松效果更佳,联合用药治疗亚甲炎改善症状快,疗效持久,疗程缩短,注射次数少,病人耐受性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甲状腺局部注射利美达松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Graves病患者45例分为两组:单纯口服抗甲状腺药(对照组),加局部注射利美达松组(治疗组),观察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改变.结果 局部注射治疗组甲状腺明显减小,甲状腺激素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下降速度及程度也较对照组大,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无明显改变,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美达松局部注射治疗Graves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地塞米松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果。方法 将 3 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 (地塞米松与曲安奈德局部注射组 )、B组 (单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组 )及C组 (强的松口服组 ) ,观察其疗效。结果 A、B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沉及减少副作用方面明显优于C组 (P均 <0 .0 1) ,A组注射次数少于B组(P <0 .0 1) ,三组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显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复发率亦无显著性。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起效快 ,注射次数少 ,安全 ,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伴亚临床甲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桥本甲状腺炎伴亚临床甲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左甲状腺素(LT4)。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注射地塞米松。结果 2组TSH均下降到正常范围(P0.05)。观察组甲状腺体积缩小差值、TPOAb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伴亚临床甲减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TSH、甲状腺体积缩小差值、TPOAb等指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