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7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472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88篇
  2篇
中国医学   157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血栓心脉宁片治疗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配以血栓心脉宁片,两组疗程为3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血栓心脉宁片能够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血栓心脉宁片治疗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配以血栓心脉宁片,两组疗程为3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血栓心脉宁片能够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急性发作(痰热郁肺证)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60例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急性发作、中医辨证痰热郁肺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口服治咳川贝枇杷滴丸,6丸/次,3次/d;对照组口服枇杷止咳胶囊,2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0 d。以临床疗效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咳嗽、咯痰症状减轻的起效中位时间为102.0 h(FAS数据集,下同)、对照组为123.5 h,试验组咳嗽、咯痰症状痊愈中位时间为199.0 h、对照组为未痊愈,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与基线差值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满10 d,试验组总愈显率为64.17%,对照组为4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不良事件10例(6.67%),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3例(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急性发作(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经颅重复针刺法为主针刺治疗轻中度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轻中度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推拿联合经颅重复针刺法为主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日觉醒次数、日总睡眠时间;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睡眠质量;采用抑郁自评量(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抑郁情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5-HT、NE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日觉醒次数、日总睡眠时间、睡眠质量、SAS评分、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日觉醒次数、睡眠质量、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日总睡眠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血清5-HT、NE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1);观察组血清5-HT、N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联合经颅重复针刺法为主针刺治疗轻中度失眠临床疗效肯定,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5.
结合北方寒地城市气候条件、饮食习惯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阐述了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发病病因中,湿热是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具有易于诱发,缠绵难愈的特点.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重视湿热之邪对本病的影响,导师王有鹏教授应用自拟合方泻白温胆汤加减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证属湿热者,辨证施治,颇有见效.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运动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4只分为运动预处理组(n=8)、模型组(n=8)、假手术组(n=8)。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后2 h、24 h分别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随后取材,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及IL-6的含量。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运动预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改善(P0.05),血清TNF-α、IL-1β及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脑缺血区皮质病理损伤减轻,间质水肿程度减轻,细胞排列较整齐,缺血区变性和坏死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结论运动预处理可以降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反应,降低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电针结合健脾调神法与单纯电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寻找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运用自然数随机排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采用电针结合健脾调神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电针针刺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根据IBS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量表计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针结合健脾调神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单纯电针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妊娠恶阻孕妇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精神心理状态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妊娠恶阻孕妇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恶阻孕妇114例为病例治疗组,再选取正常早期妊娠孕妇117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随后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并评分;治疗组再行中医证候分析确定其辨证分型,将两组受试者的一般情况和证型分布及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治疗组受试者中肝胃不和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脾胃虚弱型,分别为34.21%和30.70%,再次为痰湿阻滞型占23.68%和气阴两虚型占11.40%。(2)治疗组受试者SAS和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组受试者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其中焦虑相关性更为明显(P<0.01)。结论妊娠恶阻孕妇中肝胃不和型所占比例最大,且焦虑、抑郁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相关性;妊娠恶阻会引起孕妇焦虑和抑郁,恶阻越重,焦虑、抑郁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79.
武良群  李羡  郝晶 《中医学报》2020,35(6):1333-1336
目的:探究揿针拔伸法联合手法推拿对颈源性眩晕患者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颈椎活动度及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19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揿针拔伸法联合手法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evaluation scale,ESCV)评分、颈椎活动度及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ESCV评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椎动脉平均流速、大脑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拔伸法联合手法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功能,增加颈椎活动度,提升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大脑后循环。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肝癌细胞不同制悬方法建立裸鼠皮下瘤及原位瘤模型,优选建模方法。方法将肝癌细胞分别采用PBS缓冲液(PBS组)、无血清DMEM溶液(DMEM组)和含10%血清的DMEM溶液(血清DMEM组)3种液体制悬后注入裸鼠皮下建立肝癌裸鼠皮下瘤模型,比较皮下瘤的体积、瘤重及成瘤率;将肝癌细胞分别采用PBS缓冲液(PBS组)、无血清DMEM溶液(DMEM组)和含10%血清的DMEM溶液(血清DMEM组)3种液体制悬后注入裸鼠肝脏建立肝癌裸鼠原位瘤模型,比较原位瘤的成瘤率。结果3组裸鼠皮下瘤模型的皮下瘤体积及瘤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PBS组及DMEM组的成瘤率(90%和100%)明显高于血清DMEM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原位瘤模型中PBS组的成瘤率(90%)明显高于DMEM组(40%)及血清DMEM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BS缓冲液或无血清DMEM溶液对肝癌细胞稀释制悬可以有效建立裸鼠皮下瘤模型,采用PBS缓冲液对肝癌细胞稀释制悬可以有效建立裸鼠原位瘤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