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2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5篇
内科学   14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53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94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对QRS中间向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愈的显性预激综合征得129例,根据旁路部位分9组;左前壁(LA)、左侧壁(LL)、左后壁(LP)、右前壁(RA)、右侧壁(RL)、右后壁(RP)、右前间隔(RAS)、右中间隔(RMS)、左后间隔(RPS),对比分析射频消融术前、后心电图.结果①与消融旁路后心电图对比,129例显性预激综合征均影响中间向量.②中间向量变化与旁路位置有关:aVL(和Ⅰ)导联,aVF(和Ⅱ、Ⅲ)导联及V1导联中间向量改变与旁路部位有明显关系.③预激综合征影响QRS电轴:LA、LL旁路出现心电轴右移(P<0.01);LP、RL、RP、RMS及RPS旁路出现心电轴左移(右中间隔P<0.05,余P<0.01);RA、RAS旁路术前、术后心电轴无显著差异(P>0.05).④预激综合征影响横面移行区:LA、LL、LP和RP、RPS及RMS旁路常使横面移行区右(前)移.⑤中间向量改变与预激向量有关:aVLⅠ、Ⅱ、aVF、Ⅲ、V1导联QRS波群中间向量的变化与预激向量方向基本一致(P<0.01).结论显性预激综合征影响QRS波群初始向量同时,影响中间向量,且中间向量改变与δ波方向基本相同;观察中间向量的改变将有助δ波不明显的预激综合征的诊断和定位.  相似文献   
3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是一种不可逆转且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本文综述COPD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3.
文题释义:神经干细胞电穿孔:即通过高强度的电场作用,瞬时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吸收周围介质中外源分子的方法进行转染,通过研究发现在230 V、350 μF条件进行电转染效率较高,可以在后续实验中采用。 神经干细胞成神经诱导分化: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多能干细胞,可以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分化。脊髓损伤部位常常表现为瘢痕愈合,难以恢复脊髓的正常生理功能,通过提高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比例,尽可能减少其向胶质细胞分化,进而减少损伤部位瘢痕的形成,对于治疗脊髓损伤、恢复脊髓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背景:如何促进神经干细胞大量向神经元分化是研究的难点。研究发现,S100A4 蛋白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在中枢神经系统修复中发挥作用。 目的:研究S100A4是否通过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进而影响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 方法:购买鉴定合格的小鼠胚胎大脑海马和室管膜下区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传代,电穿孔法向神经干细胞中转染S100A4表达载体和/或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siRNA,转染48 h后向神经元方向诱导分化,诱导分化3 d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Tuj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Tuj1阳性神经元比例。 结果与结论:①与转染无关序列质粒组比较,转染S100A4组神经干细胞中Tuj1阳性细胞比例及相应的Tuj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 < 0.01);②与S100A4+siRNA无关序列共转染组比较,S100A4+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siRNA共转染组神经干细胞中Tuj1阳性细胞比例及相应的Tuj1、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 < 0.01);③结果表明,S100A4的过表达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其可能通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发挥作用。 ORCID: 0000-0002-1131-3497(杜晓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4.
背景:有研究表明Smad7可结合并抑制骨形成蛋白受体的下游信号,而骨形成蛋白可促进牵张成骨过程中的骨愈合,并且Smad7对软骨形成起到抑制作用,但Smad7在牵张成骨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利用种植型牵张器增高兔下颌牙槽嵴,观察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Smad7的表达规律.方法:将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牵张成骨组20只,其中牵张成骨组再按牵张时间点不同再随机分为牵张成骨1 d,1,2,4和6周组,4只/组.选取牵张成骨组兔左侧下颌骨行牵张成骨,其间歇4 d,开始种植型牵张器垂直增高兔下颌牙槽嵴.各组分别于牵张成骨后1 d,1,2,4,6周取材,在牵张成骨侧下颌骨行骨密度测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兔下颌骨牵张过程中不同时期Smad7的表达和分布.结果与结论:Smad7在正常下颌骨组织中有少量表达,在牵张后1 d下颌骨中的Smad7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牵张成骨后1,2和4周组的Smad7表达比牵张成骨后1 d组有所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牵张成骨后6周时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牵张区下颌骨骨密度值在牵张成骨后1 d最低,1,2和4周组骨密度值相比对照组逐渐增高(P<0.01).提示Smad7在牵张成骨过程的不同时期表达不同,Smad7可能对牵张成骨早期的新骨形成起一定的促进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5.
背景:获取内皮细胞的方法有机械刮取、组织块移植和酶消化法3种。一直以来,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 目的:探讨兔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方法。 方法:取1周龄新西兰大耳白兔主动脉,剥去外膜,内膜面向下铺入2 g/LⅠ型胶原酶、2 g/LⅢ型胶原酶,2 g/L Ⅳ型胶原酶和2 g/L Ⅴ型胶原酶混合消化液中(按1∶1∶1∶1∶1混合)消化20 min,按1∶1加入培养基以终止消化。轻轻刮下内膜层细胞,将细胞悬液离心,用DMEM培养液(含胎牛血清20%、VEGF 1 μg/L、bFGF 2 μg/L,庆大霉素6 U/L)混匀沉淀细胞,吹打分散至单个细胞培养,48 h后用首次换液。再按1∶2分瓶传代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培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鉴定Ⅷ因子相关抗原。电镜观察Weibel-Paladed小体。 结果与结论:体外获得并培养5代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及电镜观察W-P小体均证实实验成功的培养了原代及传代内皮细胞。提示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可从主动脉获得并通过培养成为细胞系,Ⅷ因子相关抗原及电镜观察W-P小体联合鉴定是确定内皮细胞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从脑组织p53的表达变化的角度来探讨前列地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防治机制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观察低、中、高剂量前列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p53表达的影响。结果:前列地尔各组大鼠脑组织p53表达平均灰度分别为115.75±11.38、140.13±11.38、156.21±10.05,均高于缺血对照组97.91±10.01。结论:前列地尔防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p53表达有关,且以高剂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开普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晚期NSCLC患者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45岁(波动于33-56岁之间),KPS评分〉70。接受顺铂60-80 mg.(m^2)^-1联合开普拓60 mg.(m^2)^-1第1d、8d、15d静脉滴注,每4周重复。至少2周期以上,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PR7例,SD21例,PD2例,总有效率为23%。中位生存时间10.5个月,1年生存为率57%(17/30)。主要不良反应为延迟性腹泻和粒细胞减少。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38.
探讨动力髁螺钉系统(dynitic condylar screw,DCS)治疗股骨髁骨折方法,探讨用动力髁螺钉系统恢复股骨髁和股骨之间的形态结构及效果,我院骨科近2年来已成功实施股骨髁部骨折动力髁螺钉系统固定术33例,随访10~24个月,按Merchan等[1]提出的功能标准评定,优9例,良1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2%.利用动力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髁骨折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对防止关节僵硬,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9.
程雪  王刚  闵连秋 《中国医药》2007,2(12):726-728
目的进一步探讨奥德金与其他药物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11项奥德金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对照研究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检验,并评价其综合显著性差异。结果①同质性研究表明11项研究具有同质性(Χ^2=5.913,自由度为10,0.75〈P〈0.90);②合并效应量的检验表明奥德金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OR=3.61,OR95%可信区间为2.67~4.88,0R合并的检验Χ^2=69.66,P〈0.05)。结论奥德金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与螺内酯合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苯那普利10nag,1次/d;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螺内酯20mg,1次/d。疗程均为12周。观察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苯那普利与螺内酯合用可改善心功能Ⅲ-Ⅳ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降低血浆Nt-ProBN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