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5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国家是为了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而建立的有效的健康保障制度,管理的完善是制度的保障,单病种管理是完善此制度的一种途径。本文针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的现状,提出了单病种管理控制住院费用的理念,阐述了单病种管理的定义、范畴及其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中实际操作过程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中,治疗药物解磷啶与阿托品的用药剂量及二者之间关系及临床护理。方法 对115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解磷啶治疗组(A组)和常规剂量解磷啶治疗组(B组)。两组患者均维持阿托品化1~2d,以后用药以患者不出现毒蕈碱样症状,同时又不出现阿托品过量来调整阿托品用量。结果 A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即应用较大剂量解磷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时两组治愈者在治疗过程中,A组所需阿托品用量明显低于B组,表明解磷啶与阿托品用量之间呈现负相关性。结论 以较大剂量解磷啶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时减少患者所需的阿托品用量,从而避免出现阿托品中毒、阿托品依赖等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17家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用品的细菌污染有较多的报道 ,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潜在危害 ,也有使用卫生用品发生不良反应的报告。因此 ,如何加强卫生用品的卫生监督 ,特别是抓住生产企业这个源头 ,保证产品的卫生质量 ,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本市卫生用品的生产及产品卫生状况 ,进一步规范卫生用品的生产 ,保证广大消费者用上放心安全的卫生用品。笔者于2001年3~5月对本市的卫生用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卫生学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内容与方法1.1调查对象保定市的卫生用品生产企业17家 ,其中卫生巾厂14家 ,面巾纸厂3家。1.2调查方法调查前制定卫…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嘧啶的敏感性有所下降,且付作用较多,所以寻求一种疗效高、付作用少的防治药品,是防治流脑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据报导复方新诺明对流脑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观察该药的确实效果,我们于1978年2月至4月应用复方新诺明治疗流脑患者27例,初证步明复方新诺明治疗流脑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一、病例选择:诊断参照1975年《全国防治流脑经验交流学习班讨论试行稿》的诊断标准。凡确诊为流脑的患者,在病后确未用过或仅用过1~2次小剂量有效药物,对病情尚无影响者,给予复方新诺明治疗。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对38例恙虫病人的观察,了角河北省恙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方法,对病人进行逐例体检并记录,所有病例均经过实验诊断。结果:患者发热平均为39.7℃,热程平均9.0d,焦痂和皮疹发生率分别为78.95%和57.89%,淋巴结肿大率为89.47%。多数有焦痂病的焦痂数为每例1个,分布以腰部最多,其次为腹股沟和大腿内侧。皮疹发生于病后1-3d,平均5.2d;皮疹持续2-8d,平均4.5d。病例具有多系统损害,10.5%的病例有合并症发生,如肺炎、脑病、脑水肿、心力衰竭和中毒性体克等。结论:病例临床症状典型,但部分患者还要靠实验诊断确诊。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河北省某恙虫病自然疫源地预防措施效果。方法:在疫源地采取防鼠、灭鼠、卫生宣教、医生培训、预防投药等综合性措施,评价其效果。结果:灭鼠后鼠密度明显降低,人群恙虫病知识知晓率为90.18%,临床诊断正确率由零上升到92.30%,合并症发生率由10.5%下降为零,人均医疗费用下降90%以上,人群恙虫病发病率逐年下降。结论:采取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8.
河北省首次发现恙虫病病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证实河北省恙虫病的存在。方法 :对可疑病人进行调查、采血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病人血清抗体并分型。结果 :14例发热病人中的 13例被诊断为恙虫病 ,确诊率为 92 .86 %。患者均为成年人 ,年龄在 32~ 6 9岁之间 ,男性 4例 ,女性 9例。发病时间为 1997年 10月 1~ 2 0日。病人血清OXk抗体阳性率为 10 0 % ,GMT为 1∶92 6 .6 ;恙虫病立克次氏体IgG抗体阳性率为92 .3% ,GMT为 1∶94 1.2 ;IgM抗体阳性率为 84 .6 % ,GMT为 1∶1546 .4。对病人血清标本进行血清学分型 ,证实为恙虫病Gilliam血清型。结论 :河北省太行山区首次被证实有恙虫病病例存在。有关本病的流行因素和特征正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59.
河北太行山某恙虫病疫源地传播媒介与宿主调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河北省恙虫病疫源地的传播媒介与宿主。方法:1998年8月至1999年1月,对太行山区某恙虫病流行村定期捕鼠和分离恙螨,采集老鼠的肝脾和恙螨传代昆明种小鼠,取传代鼠肝脾涂片进行姬姆萨染色和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法检测Rt,对采集鼠和传代鼠采血检测血清恙虫病抗体。结果: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为当地的优势鼠种,无论采集鼠和传代鼠的血清中均查到恙虫病抗体,传代鼠的肝脾涂片和切片均查到恙虫病立克次体。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60.
计算机在卫生防疫站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防疫站实行计算机档案管理是加强卫生防疫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市场经济形势下深入卫生防疫档案管理改革,稳定卫生防疫机构和队伍,提高卫生防疫管理业务水平,促进卫生防疫站工作的发展,全面加强卫生防疫机构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和卫生防疫机构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