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2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97篇
预防医学   206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李尚乐  张强  荣霞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9):1384-1387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2019年西藏自治区学生常见病监测与干预工作,涉及拉萨、日喀则、那曲、昌都、山南市和阿里地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每个地级市选取1个城区和1个县,共监测中小学生19 023名。统计分析中小学生脊柱弯曲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检出人数223人,检出率为1.17%。不同片区、不同性别的学生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01,8.07,P值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监测点、学段、性别、身高、课桌椅分配符合率、黑板面平均照度是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5.44,2.17,2.46,1.62,1.02,0.11,1.00,P值均 < 0.05)。  结论  应从影响因素出发,多种措施并举,减少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索中国女童初潮前碳水化合物及膳食纤维摄入与初潮年龄的关系,为预防儿童性早熟提供有效干预措施。  方法  由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获取750名中国女童初潮前膳食信息及初潮年龄,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及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女童初潮前膳食碳水化合物及膳食纤维摄入量对初潮年龄的影响,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替代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  调整居住地、家庭人均年收入、体质量指数标准差评分、膳食总能量摄入后,初潮前较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推迟初潮发生(P值均 < 0.01);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最高三分位数组的女童初潮年龄较最低三分位组推迟0.35岁(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在最高三分位数女童初潮早发风险较最低三分位组降低55%[OR值(OR值95%CI)=0.45(0.30~0.69)]。在所有模型中,膳食纤维摄入量与初潮年龄间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2)。  结论  初潮前较高膳食碳水化合物摄入可能推迟中国女童初潮发生,而膳食纤维摄入与初潮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我国空中医疗急救发展现状及体系构建策略。方法 基于现有资料分析我国空中医疗急救发展现状、模式、问题与挑战。结果 近年来我国通航企业及飞行器数量发展迅速,但是存在总体不足、多数通航企业规模较小等问题。空中急救网络主要有航空公司主导、医院或急救中心主导、通航企业-医院联合和政府主导4种发展模式;各模式均为自由发展,距离国家规划的目标尚远;现有体系内要素分散、结构不完整,大范围的空中急救网络尚未形成。结论 我国地形复杂,建成覆盖面广、运行模式统一的空中医疗急救网络困难较大,建议全国范围内构建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区域性空中急救体系,而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优先构建公益性空中医疗急救体系。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基于健康生态学视角,探讨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 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纳入年龄在45岁及以上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5250名,抑郁发生率为40.84%,从个人特征看,女性、有肢体残疾、患多种慢性病、BADL受损、IADL受损是抑郁的危险因素;从行为方式看,晚间睡眠时长较长是抑郁的保护因素;从人际网络看,学历较高、对自身与子女关系满意、有社会参与是抑郁的保护因素,居住在农村、独居是抑郁的危险因素;从工作和生活条件看,从事农业工作是抑郁的危险因素,过去一年有收入、住房有洗澡设施是抑郁的保护因素。 结论 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抑郁影响因素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应重视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况,从个体到环境因素加强对慢性病患者抑郁的干预。  相似文献   
35.
蔡燕  杨洋 《现代预防医学》2021,(7):1268-1271
目的 探究中国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与未来跌倒事件的关系。 方法 根据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数据分析社区中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采用多阶段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认知功能与跌倒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中老年人4095例,年龄均≥45岁,认知功能得分(11.27±3.85)分。我国社区中老年人两年内跌倒发生率为19.41%。多阶段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控制其他因素后,在认知功能的四个维度中,记忆力降低会增加跌倒风险,而时间定向力、注意力和视觉空间能力对跌倒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我国社区中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较高,值得关注。早期记忆力损害可作为预测中老年人跌倒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6.
李丽芬  陈浩  刘毅 《现代预防医学》2021,(19):3538-3542
目的 整理分析我国近20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研究的发文趋势、发文机构及热点和前沿情况,为国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上刊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题相关核心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 结果 国内和国际期刊上的发文量趋势不同,近20年来中文发文量显示第二阶段(2010—2016年)处于活跃阶段,第三阶段(2017年至今)发文量逐年下降;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高校,各核心研究机构群体间的合作较少;国内期刊研究热点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人力三方面为主,国际期刊关注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研究前沿主要是政策性研究,缺乏预见性,存在时间滞后性。 结论 当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尚存短板,但近年来对该领域的研究发文量却逐年下降,应该加强研究机构间的协同合作,增强国际影响力,突破政策性研究,进行创新性研究,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通过已建立的小鼠睾丸体外培养系统,研究四种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对男性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方法 将新生小鼠的睾丸组织在体外环境中培养24h,而后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1μM, 1μM, 10μM and 100μM的四种(DEHP、MEHP、NP、p, p’-DDE)内分泌干扰物并培养72h,同时设置对照组;培养结束后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冻存培养基中睾酮和抑制素βB (INH-βB)的分泌水平,同时测定细胞色素P450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细胞色素P45017α-羟化酶(P450C17)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 所有剂量组中睾酮的分泌水平均发生改变;P450Scc、3β-HSD、P450C17和INH-βB蛋白质的表达及mRNA水平均受到四种内分泌干扰物的影响(P<0.05);DEHP和MEHP降低了波形蛋白的mRNA水平(P<0.05),而NP和p, p’-DDE对波形蛋白没有显著影响(P>0.05)。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体外培养新生小鼠睾丸模型中,所选的四种已知EDCs改变了两种睾丸激素水平,三种类固醇合成酶以及与支持细胞功能相关的波形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8.
李雨芯    潘杰 《现代预防医学》2021,(19):3622-3625
目的 了解巴中市室外γ辐射剂量水平,探索室外地表γ辐射剂量率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1993)布点和检测,使用RStudio 1.2.503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均数的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因素分析使用多重线性回归。结果 本次调查对巴中市辖区432个点的室外地表γ辐射剂量率进行巡测。巴中市室外地表γ辐射剂量率均值为113.04nGy/h,室外天然γ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14mSv。不同县区、不同地点类型室外地表γ辐射剂量率分析结果显示巴州区(120.72nGy/h)、平昌县(119.65nGy/h)和通江县(121.45nGy/h)地表γ辐射剂量率均值高于南江县(98.08nGy/h)和恩阳区(103.74nGy/h),一般道路γ辐射剂量率均值(115.57nGy/h)大于荒地(109.98nGy/h)。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室外地表γ辐射剂量率可能的相关因素有县区和道路类型。结论 巴中市室外地表γ辐射属于正常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现况;探讨中小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所学校6 252名中小学生,使用蓄意自伤量表和中国家庭评估测量工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小学生NSSI行为的家庭环境因素。结果 中小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为30.74%,在中小学生中,家庭相互交流(小学生:OR = 1.041,95%CI:1.028~1.055;中学生:OR = 1.036,95%CI:1.011~1.060)、家庭冲突(小学生 :OR = 1.060,95%CI:1.044~1.077;中学生 :OR = 1.045,95%CI:1.013~1.079)和父母控制(小学生:OR = 1.033,95%CI:1.012~1.055;中学生 :OR = 1.057,95%CI:1.014~1.103)均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改善和提高家庭环境功能水平,有助于预防中小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了解某医院职业暴露的发生现状,进一步完善医院职业防护措施,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方法 分析2017—2019年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基本情况、暴露科室、暴露部位、暴露环节、暴露源等信息。结果 医院发生的职业暴露以护士为主,占70.25%;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内科,占49.37%;常见暴露地点在病房,占65.82%;手部最易发生职业暴露,占86.08%;锐器伤为主要暴露方式,占87.97%,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操作为拔针,占35.44%;暴露源阳性以HBV为主,占15.19%。结论 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实习生的职业防护培训,增强职业防护意识,落实标准预防,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范,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