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8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5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702篇
内科学   410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148篇
外科学   392篇
综合类   1284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95篇
药学   229篇
  2篇
中国医学   187篇
肿瘤学   15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温阳活血方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86例ACS不稳定型心绞痛阳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温阳活血方。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指标,随访1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水平和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肌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TXB2水平及升高6-keto-PGF1α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及随访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心率、心律、血压等的药物性异常变化及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的改变(P>0.05)。结论 温阳活血方治疗ACS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miR-221反义寡核苷酸(miR-221ASO)对胃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转染miR-221ASO,MTT实验观察miR-221ASO对胃癌细胞调控产生的系列效应,采用茎环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KN-45中miR-221的表达变化。结果miR-221ASO转染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和MKN-45表达(P=0.027、0.013),miR-221ASO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减少。结论miR-221ASO对胃癌细胞miR-221水平降低具有靶向特异性.转染miR-221ASO可有效抑制miR-221的促癌效应.利用反义核酸技术的高度特异性开展针对促癌miRNA分子的靶向治疗将可能为胃癌的基因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紊乱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05年5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420例)的血清钠、钾水平分为高钠/钾血症组、正常钠/钾血症组、低钠/钾血症组,分别分析不同电解质水平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低血钠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P=0.007),高血钠组与正常血钠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低血钾组病死率与正常血钾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高血钾组病死率与正常血钾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8)。结论急性脑出血常出现血清电解质紊乱,患者的预后与脑出血部位、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低钠、高钾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出血病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4.
很多疾病在不同的发病阶段,即使临床上还没有明显的症状,在蛋白质水平就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有可能成为临床早期的诊断指标。因此寻找与疾病早期诊断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就迫在眉睫,然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一般要经过鉴定、验证、确认三个步骤,才能进入临床检验阶段。本研究就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生物标志物的验证综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8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正常老年人血清Ⅰ型胶原(PCⅠ)和Ⅲ前胶原(PCⅢ)浓度的变化。结果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Ⅰ型胶原和Ⅲ前胶原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年龄组心衰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纤维化,且其程度和年龄和心律失常的存在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6.
双镜联合治疗老年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罹患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90例,其中47例前瞻性地应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治疗。另43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加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胆总管结石数目、手术总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在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和胆总管结石数目方面无明显差异;ERCP/EST+LC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0.01),术后并发症少(P〈0.01),住院总天数明显缩短(P〈0.01),而住院费用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具有疗效好、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耐受手术,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两种消化道机械吻合器在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3例行食管癌及责门癌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其中194例为手工缝合。209例为机械吻合。结果吻合器组手术时间为(159±19)min,手工组手术时间为(211±3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器组术后吻合口瘘为0.96%(2/209),手工组术后吻合13瘘为7.73%(15/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器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2.39%(5/209),手工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6.70%(13/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吻合器组手术时间略长于进口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与进口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00%、0.92%,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3%、1.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消化道吻合器可减少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国产与进口两种吻合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上海闸北地区性病门诊患者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与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及药敏情况,为临床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诊断试剂盒,对性病门诊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48例性病门诊患者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39.12%),其中男性145例,女性103例。单纯Mh感染男性38例(9.09%),女性12例(5.56%);单纯Uu感染男性61例(14.59%),女性69例(31.94%);混合感染男性46例(11.00%),女性22例(10.19%)。男性与女性单纯Mh感染和Mh+Uu混合感染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单纯Uu感染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3种抗生素治疗Mh/Uu感染时,各类抗生素之间总体耐药性有差别(P〈0.001)。支原体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本地区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交沙霉素除外),(左)氧氟沙星可作为耐红霉素类和四环素类支原体感染的备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99.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少或由于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而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组织器官严重并发症的一种综合病症,是严重危害人体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分泌胰岛素的胰腺B细胞的自身免疫破坏、  相似文献   
1000.
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变迁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谱变化趋势,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本院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临床送检的痰、尿、血、创面分泌物等标本,对分离得到的细菌采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鉴定卡和药敏卡.根据微量稀释法所测MIC值以判定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按NCCLS2003标准判断。结果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是本院治疗革兰氏阴性菌较有效的药物: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舒普深、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妥布霉素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最近两年对各种抗生素耐药性上升明显,ICU出现较多多重耐药菌株。结论临床医生要及时掌握临床上细菌耐药谱的变化,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