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69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51.
目的 探讨沙棘糖浆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观察组给予口服沙棘糖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沙棘糖浆联合莫沙必利可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NPY和LE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2.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在世界范围内增加卫生保健的费用支出。心力衰竭可简单地描述为心脏无法满足机体的需求,它是很多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终点。过去的30年间我们见证了为改善心衰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其中多数尝试是成功的。考虑到大多数成功的案例都是针对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Fr EF)患者,本文将针对HFr EF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临床应用中的新型药物和正处于临床试验中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53.
目的基于血浆代谢组学探究蒙药三臣小儿退热贴膏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100mg/kg)组以及三臣小儿退热贴膏高、中、低剂量(16、8、4mg/kg)组和空白基质贴膏组,模型组和各给药组采用干酵母法建立发热模型,造模后第4、7小时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造模后每小时测量1次大鼠体温。采集造模后10 h大鼠血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MS)法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代谢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结果造模4h后模型组大鼠体温显著升高(P0.01),造模后5h三臣小儿退热贴膏组大鼠体温显著降低(P0.01),呈剂量相关性。基于代谢组学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浆中7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发生明显变化,分别为酮亮氨酸、鞘磷脂[d17∶1/24∶1(15Z)]、鞘磷脂[d18∶1/24∶1(15Z)]、鞘磷脂[d18∶1/18∶1(9Z)]、磷脂酰胆碱(16∶0/14∶0)、磷脂酰胆碱(18∶0/15∶0)、磷脂酰胆碱(16∶0/16∶0);三臣小儿退热贴膏组大鼠血浆中上述7种生物标志物含量均显著回调,且牛磺酸和异柠檬酸含量升高。代谢通路分析显示,三臣小儿退热贴膏能够影响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乙醛酸和二元酸代谢、柠檬酸循环、氨基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α-亚麻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鞘脂代谢等多种代谢通路。结论三臣小儿退热贴膏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模型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其药效与阿司匹林相当,其解热机制与酶抑制、脂肪代谢、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等多通路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4.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琴  布和 《临床荟萃》1998,13(13):577-578
再生障碍性贫血(AA)分型为急性型(AAA),慢性型(CAA),严重型(SAA),轻型(MAA).其治疗在50年代多靠输血,少数可长期生存,偶有自然缓解,病死率达80%.60年代开始应用雄激素及中医药,已使该病70%的患者得到缓解或治愈.70年代后随着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的不断深人研究,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免疫血液学和形态学观察技术的发展,开始应用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和胎肝单细胞悬液输注,使病死率下降到20%以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乌兰温都苏-10胶囊对异丙肾上腺素(ISO)引起心肌缺血的改善情况。方法取ECG正常动物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模型组、普萘洛尔组、试验组低、中、高剂量组(0.206 g/kg、0.617 g/kg、1.85 g/kg),每组10只。灌胃给药,1次/d,普萘洛尔组给予盐酸普萘洛尔混悬药液18.05 mg/kg,空白对照组与缺血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量均为1 ml/100 g,连续灌胃7 d。测定各样本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活力,心脏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以及对ISO致心肌缺血后心电图的影响。结果乌兰温都苏-10胶囊可以使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降低,缓解心肌缺血程度;乌兰温都苏-10胶囊能减少心肌缺血后血清中LDH、CK的释放,减少心肌组织MDA的产生,提高SOD活力,减弱心肌缺血程度,降低心肌损伤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心肌组织的耐缺血、耐缺氧能力,对缺血心肌起到保护作用。结论乌兰温都苏-10胶囊在急性心肌缺血时可以减少心肌酶漏出,减弱缺血损伤程度,保护缺血心肌。  相似文献   
56.
一般资料30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28~69岁;病程2周~2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关节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口服药物3个月~1年,症状无明显  相似文献   
57.
传统医学(中蒙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比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遗留了大量的非常宝贵的文献资料,对于传统医学(中蒙医药学)的研究,许多学者通过走现代医学路子来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种方法越来越与传统医学的方法与思路相背离。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处理海量数据的优势,对大量遗留下来的古籍文献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加工,构建高度共享的智能化古籍文献知识库,研制用于知识库建设管理与服务的工具软件,给广大研究者建立一个新型研究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研究者既可以进行古籍文献的知识查询,寻找对自己研究有价值的显性知识资料.又可以借助智能化的服务系统进行隐性知识的挖掘,发现其背后存在的规律。  相似文献   
58.
中医学和蒙医学是中华民族医学发展史上的瑰宝,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民族人民长期同大自然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继承和发扬中医学和蒙医学对于更好的研究世界医学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于战国时期,《内经》一书的问世,奠定了中医的基础理论。至汉代  相似文献   
59.
忽思慧,又作和期辉,是元代一位著名的蒙古族医学家、营养学家。在元代宫廷担任饮膳太医期间,主管宫廷饮食、药物补益事宜,通晓蒙汉医药学,于14世纪上半叶编著了《饮膳正要》,初刊于1330年。《饮膳正要》共分3卷,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饮食疗法的专著,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蒙、汉、藏、维吾尔等各族的饮食营养和食疗医学。丰富发展了我国的养生学、营养学、预防医学。它是蒙汉医学的结晶,集当时蒙汉两族医学理法方药精华于一体,具有独到的见解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1主张先食治,后药治与中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观点…  相似文献   
60.
班秀芬  周志 《光明中医》2008,23(10):1567-1567
日前,广东省中医院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就筹建国际传统及辅助医学科研网络事宜举行了科研合作协议的签署仪式。双方将以中医药治疗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病种为切入点。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展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及重大疑难疾病的国际临床研究与合作,为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