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了解一起食源性疾病病因,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对就餐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对可疑食品、患者粪便及肛拭子进行致病菌培养分离,运用分离出的致病菌对患者血清进行凝集实验。结果就餐308人,发病43人,罹患率为13.96%,共采集19份样品,从2份患者粪便、3份肛拭子及1份凉拌猪耳朵样本中检出猪霍乱沙门菌。结论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确诊为一起猪霍乱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兴山县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其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兴山县年龄≥35岁的常住居民495人进行调查。结果:中老年居民吸烟率27.88%,饮酒率39.80%。15.76%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在8h以上,30.51%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h。35.15%的居民经常食用烟熏食品、26.06%的喜欢甜食。56.16%的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超重患病率为13.93%,肥胖患病率为0.81%。结论;我县中老年居民的各项卫生行为状况不够合理,应加强中老年居民健康卫生行为的宣传,以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3.
曼氏裂头蚴病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以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多见,位于三峡库区上游的万州等地曾有报告[1]。2004年6月兴山县发现1例曼氏裂头蚴病,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0岁,农民,湖北省兴山县黄粮镇羊角尖村人。2004年4月中旬发现上腹部肋下3cm处有一椭圆形包块,约4cm×3cm,表面无红肿,微感不适,触之有微痛感,质硬,不活动,肿块明显高出皮肤。于6月2日就诊,疑为肺吸虫病包块,做肺吸虫皮试为阴性。经细胞学穿刺、超声波检查诊断考虑为“脂肪瘤”。6月7日施手术切除,发现一长形虫体。检查虫体新鲜标本为乳白色,自然卷曲,蠕动自如。固定…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为探讨三峡库区兴山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总结归纳方法收集2011-03 ~2012-12间兴山县妇幼保健院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发现共检查出23种疾病,总异常检出率为76.36%,以高血脂、高血压、肝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脂肪肝、高血糖、胆管疾病、颈腰椎疾病等多见.特别是由“三高”症引起的糖尿病、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大幅度的上升,且趋于年轻化.结论 单位职工尤其是男性健康状况欠佳,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应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防病知识,保持乐观情绪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5.
46.
湖北省兴山县人兽共患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兴山县人兽共患病种类。方法采用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宿主调查、疾病监测、实验检测及了解兽医部门禽、畜类人兽共患病种类进行分析,并对重点疾病进行研究。结果共发现人兽共患病50种,其中病毒性9种,细菌性20种,寄生虫21种。法定传染病中报告人兽共患病16种,发生和流行比较严重的有15种。20世纪90年代前50年流感、疟疾、痢疾、肝炎4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们身体健康,21世纪结核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并新发生艾滋病。结论人兽共患病的危害在人类疾病谱中仍占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监测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状况,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纵向流行病学监测方法,对人群、动物宿主、传播媒介进行监测.结果 乙脑平均发病率为2.50/10万,病死率为27.92%,其中70年代病死率最高为41.67%,2005年后无病例报告;监测人群抗体阳性率为48.79%,其中15岁以下抗体阳性率为61.14%;宿主动物阳性率为11.94%;主要蚊种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人房和畜房年平均密度分别为10.92只/人工小时、为97.62只/人工小时,叮人率为0.96只/人.天.结论 兴山县为乙脑散发流行区,通过采取人群疫苗免疫、媒介蚊虫控制及动物宿主管理,已不再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兴山县狂犬病暴露者特点及暴露后处置情况,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方法收集犬伤门诊暴露者登记资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兴山县2007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结果全县2007年就诊的狂犬病暴露者1 590人,其中以犬伤为主,共1 478例,占92.96%;猫伤64例,占4.03%;其他(鼠、兔)伤48例,占3.08%。发病一例,发病率0.63‰,死亡一例,病死率100%。暴露者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壮年为主,以冬季较少。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疫苗1471例,占92.52%,伤口规范处理1241例,占78.05%,注射抗狂犬免疫球蛋白121例,占8.92%。结论科学及时地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9.
目的监测库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方法按照三峡工程坝区及库区疾病监测方案,收集兴山县疾病监测点1997-200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居民传染病漏报率调查。结果10年间共发生乙类传染病9种1025例,传染病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51.58/10万,报告发病率最高为1997年(761.25/10万),最低为2002年(167.79/10万),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3种传染病占报告传染病总数的88.98%。传染病漏报率平均为36.96%,校正发病率为638.86/10万。消化道传染病发病逐年下降,虫媒传染病发病处于基本消灭状态,丙类传染病时有流行。结论漏报情况仍较高,应进一步加强疫情报告管理,提高疫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掌握兴山县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宿主动物带菌及人群免疫水平,为进一步做好钩体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方案》开展鼠、家畜、青蛙等宿主动物带菌调查及健康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平均鼠密度为1.80%。鼠种构成以黄胸鼠、小家鼠和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平均带菌率为3.75%。共检测病人尿液及家畜、青蛙、稻田疫水等7类样本565份,培养阳性菌株4株,阳性率为0.71%,其中稻田疫水2株,病人尿液、蛙肾各1株,菌株经鉴定黄疸出血群1株,秋季热群3株。人群钩体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8.62%,青壮年阳性率较高,以黄疸出血型、七日热型、流感伤寒型、波摩那型为主。在监测中发现1例在农贸市场感染的经济型钩体病。结论兴山县钩体宿主动物带菌率低,血清学显示人群钩体隐性感染率较低,在山区型钩体自然疫源地存在的情况下,其发病率与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密切相关。农贸市场、畜牧养殖区及其周边为经济型钩体病疫源地,病例分析已经得到证实,建议今后应将其纳入预防和监测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