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2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4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10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9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556篇
预防医学   9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74篇
  9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67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背景 癌症病人的生命质量研究成为医学领域生命质量研究的主流[1].要对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测定,首先要研制针对不同癌症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由于癌症种类众多,若每种疾病均开发专一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势必研制大量的测定量表,给研究及应用均带来较大麻烦,既不现实也无必要.为此,目前的一个研究趋势就是对具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人群或疾病开发一个共性量表或共性模块,再针对具体的人群或病种制定一个较短的特异性模块.这样,只需制定一个共性模块,外加不同疾病的简短模块即可构成针对性较强的特异性量表,具有事半功倍之效.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癌症生命质量研究组织正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管状吻合器在食管癌根治术中食管胃机械吻合的应用方法及使用要点.方法:分析43例食管癌常规手术切除病灶后使用管状吻合器行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结果:43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1例,无吻合口狭窄及出血.结论:食管胃机械吻合方法的使用,与常规手工吻合相比,降低了吻合口瘘、狭窄、出血的发生率,并使胸膜顶吻合变得相对容易,手术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部CT和血清CYFRA21-1、NSE检测及其联合应用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肺肿瘤患者60例,全部行胸部CT检查和血清CYFRA21-1、NSE 二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分别计算二种方法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加以比较.结果:CT诊断肺癌灵敏度为91.3%,特异性为71.4%,准确性为86.7%;CYFRA21-1、NSE诊断肺癌灵敏度为71.7%,特异性为85.7%,准确性为75.0%;CT诊断肺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较低,而血清CYFRA21-1、NSE诊断肺癌灵敏度较低,但特异性较高.结论:胸部CT和血清CYFRA21-1、NSE检测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二者联合应用诊断肺癌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 45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 ,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 [( 199 47± 15 6 69)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5 1 2 3± 2 2 66)pg/mL] ,P =0 0 0 0 ;有血管侵犯 [( 2 5 1 63±170 19)pg/mL ]、淋巴结转移 [( 2 66 3 9±162 49)pg/mL]和肝脏转移 [( 3 14 48± 2 19 89)pg/mL]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血管侵犯 [( 12 1 2 3± 91 91)pg/mL]、无淋巴结转移 [( 189 2 6± 47 14 )pg/mL]和无肝脏转移 [( 15 7 65± 10 1 86)pg/mL]的患者 ,分别P =0 0 0 5 ,P =0 0 0 0 ,P =0 0 0 2 ;Duke’sC、D期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 [( 2 60 74±174 72 )pg/mL]显著高于Duke’sA、B期患者[( 115 63± 69 10 )pg/mL] ,P =0 0 0 1;结直肠肿瘤≥ 5cm的患者血清VEGF水平 [( 2 44 74±171 18)pg/mL]明显高于肿瘤 <5cm的患者[( 12 4 92± 92 62 )pg/mL] ,P =0 0 0 4。血清VEGF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和组织病理学类型无明显关系。结论 :血清VEGF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而用于结直肠癌诊断、病情进展的动态监测及预后判断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中的疗效。方法:对30例四肢骨肿瘤.按Enneking分期原则确定切除范围,进行瘤段广泛切除,大段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平均移植骨段13.6cm,并辅以坚强内固定,对高恶性骨肿瘤进行术前、后化疗。结果:随访4~53个月,治疗满意率为85%,主要并发症是感染、局部复发、肺转移死亡,其发生率为20%,保肢率为80%。结论: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方面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费继敏  刘流  赵德萍  何永文 《肿瘤》2004,24(1):44-46
目的探讨高温治癌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期阐明高温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的机理.方法对舌癌细胞Tca-8113进行体外43℃加温,通过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及明胶酶谱活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以研究加温后该舌癌细胞MMP-9、MMP-2表达量及其活性的改变.结果加温与未加温细胞MMP-9、MMP-2均有表达,但加温后的细胞MMP-9和MMP-2蛋白表达量减少,并且加温后的细胞MMP-9和MMP-2的活性较未加温细胞明显下降.结论高温能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的表达量及其活性来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 (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 19例 ,用药方法为拓扑替康 (Topotecan ,TPT) 1.0mg/ (m2 ·d) ,静滴 30分钟 ,连用 5天 ;顺铂 (Cisplatin ,DDP) 30mg/m2 静滴 ,连用 3天 ,每 3周一疗程。治疗 2疗程评价疗效。结果  19例可评价病人。总有效率为 4 7.6 % ,对初治及复治SCLC的有效率分别为 6 6 .7%、38.5 %。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 5 2 .6 %、4 2 .1%。贫血发生率为6 3.5 % ,其中 2 6 .3%为中重度贫血。非血液学毒性较轻 ,一般可耐受。结论 拓扑替康联合顺铂为治疗SCLC的有效化疗方案 ,特别对复发的病例疗效较好。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 ,用药时应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三维适形放疗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近四十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但由于胰腺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早期诊断困难,临床确诊者大多为晚期,手术切除率低(10%-20%),疗效很差,80%左右的病人在术后1年内死亡,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1%-9%,是目前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因此,非手术治疗成为中晚期胰腺癌姑息治疗的主要手段,并成为提高胰腺癌总生存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头颈部神经鞘瘤2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头颈部神经鞘瘤进行临床分析.方法:1969年7月~2002年9月共收治头颈部神经鞘瘤342例,占全身神经鞘瘤的58.6%(342/584),随访275例,随访率80.4%.结果:术前诊断为神经鞘瘤者仅为184例,误诊率为33.1%(91/275).本组7例复发(包括3例恶性),肿瘤发生最多的神经为交感神经、臂丛神经和迷走神经.结论:神经鞘瘤60.0%左右发生在头颈部.绝大部分为良性,恶性极少(3/275).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恶性神经鞘瘤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在化疗后 2 4h与血液学毒性降至Ⅱ度以下时开始给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 ,将 16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 :化疗后 2 4h即刻皮下注射rhG -CSF、连续 3天 ;B组 :血液学毒性增至Ⅱ度以上时皮下注射rhG -CSF连续 3天。结果 A组与B组比较 ,A组白细胞 (WBC)及中性粒细胞 (ANC)下降程度低 ,持续时间短 ,化疗延迟率较低 ,化疗延迟时间较短 ,2组不良反应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化疗 2 4h后给药可减轻化疗所致WBC及ANC下降的程度及缩短其持续时间 ,保证下 1次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