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5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1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灯盏花新品系选育及农艺与品质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索灯盏花育种方法,选育灯盏花新品种。方法:从驯化栽培的灯盏花天然异交群体中选择单株,建立株系,进行株系筛选和连续的品系比较。结果:通过系统选育的方法,选育的2003-6和2003-15 2个灯盏花新品系灯盏乙素分别达到3.21%,3.01%,较对照(QS-1)提高15.77%,23.46%,单产较对照提高20.37%,17.59%,每公顷含灯盏乙素量提高39.31%,44.82%,为优质高产新品系。结论:灯盏花可以通过系统育种的方法进行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72.
73.
74.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5(TLR5)对间充质干细胞(M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探究TLR5在MSC与肿瘤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过表达TLR5的慢病毒载体并用相关病毒感染MSC,通过荧光表达量、RT-q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TLR5在MSC中的过表达情况,通过MSC-TLR5增殖、表面抗原和细胞分化来验证TLR5过表达对MSC生物学性状影响,通过检测CBLB502激活TLR5后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的表达水平验证TLR5生物学功能.结果 TLR5慢病毒感染MSC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TLR5表达量均显著升高,MSC-TLR5增殖、免疫表型和分化能力未发生改变,同时,CBLB502激活TLR5后,IL-6和IL-8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结论 携带TLR5的慢病毒感染MSC后不影响MSC生物学功能,TLR5具有功能活性且可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5.
铁皮石斛人工繁殖和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斛是兰科石斛属药用植物的总称,为我国名贵的传统中药材[1].石斛最早收载在<神农本草经>,有"石斛,一名林兰.味甘,平,无毒.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2].  相似文献   
76.
背景:版纳微型猪近交系能较好的模拟人取皮区创面,构建动物模型,检测与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密切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 目的: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的表达情况。 方法:利用版纳微型猪近交系4~6月龄猪构建了皮肤创面愈合动物模型,通过提取皮肤创面总RNA,设计特异引物,对与创面愈合相关密切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进行了RT-PCR扩增。纯化目的片段并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宿主菌DH5α,提取重组质粒DNA,并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计算重组质粒原液拷贝数浓度并制备梯度浓度标准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 结果与结论:建立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较好,检测灵敏度可达103 拷贝/µL,线性范围达103~109拷贝/µL,阈值循环数与PCR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8),扩增效率高(E=107.433%)。利用该检测体系检测了45份样品,效果良好,该方法可为研究TGF-β1基因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77.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的关键抗原位点,并观察根据这些位点设计合成的新型免疫原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扩增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采用Jameson-Wolf方法和ClustalX软件结合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抗原位点,人工合成筛选的抗原位点序列,并连接到pIRESneo表达载体,3次(0、2、4周)对BALB/c小鼠进行核酸免疫,ELISA法测定免疫后机体抗体水平,出血中和实验和攻毒实验初步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得到6个关键抗原位点(MPA-1~MPA-6);ELISA法检测抗血清结果表明,抗原位点序列诱导小鼠产生的抗血清相对未免疫的小鼠血清稀释100倍后仍能表现出阳性结果;出血中和实验和攻毒实验表明,将抗原位点序列免疫小鼠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使体内产生抗体,能有效中和蛇毒,从而对尖吻蝮蛇蛇毒引起的出血有防护作用。结论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成功获得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的6个关键抗原位点,针对这些位点设计合成的新型免疫原展示出初步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8.
目的: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是病毒粒子重要表面抗原之一,其抗原性差异决定病毒神经氨酸酶亚型(N1-N9)的划分。NA介导病毒对敏感细胞的侵染及协助子代病毒粒子的成熟和释放,与病毒的宿主嗜性及毒力有关。方法:对2003~2009年期间采集自云南境外家禽的H5N1亚型阳性样品中病毒NA基因进行测序,并与国内外已知代表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认识云南境外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分子结构特征。结果:21份代表性病毒样品N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介于94.3%~99.3%、93.1%~99.3%。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可划分为6个不同进化(亚)分支(1、7、9、2.4、2.3.2、2.3.4),其中进化亚分支2.3.4毒株已成为当前云南境外流行的优势毒株;所有云南境外毒株NA蛋白的49-68位氨基酸均存在缺失。结论:糖基化位点存在特有变异;云南境外毒株对Oseltam ivir(达菲)类抗病毒药物可能无耐药性。  相似文献   
79.
20世纪初,研究者发现近交系小鼠中,一种遗传因素可以影响宿主对包括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卡介苗分支杆菌(BCG)等胞内病原体的早期反应。抵抗这些病原体相关的基因分别称为Ity、Lsh、Bcg基因。此后人们发现不同鼠系对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耐受性不同。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引起某军犬死亡的病因及合理的治疗药物.方法 采集死亡犬肠内容物划线培养,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纯化、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药敏试验.结果 犬肠内容物分离的单菌落用革兰染色法染色为阴性,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埃希菌,血清凝集试验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诊断为阳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对该株侵袭性大肠埃希菌高敏.结论 死亡军犬感染了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此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株有部分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