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7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目的 对2008年湖北省新分离的2株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了解当地乙脑病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病毒复苏鉴定后,使用覆盖乙脑病毒全基因组的16对特异性引物,RT-PCR法扩增乙脑病毒HBZG08-09株和HBZG08-55株的全基因组片段,直接测序拼接获得全基因组序列.使用ClustalX 1.83、MegAlign、Mega 4和Genedoc 3.2等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及氨基酸位点差异分析.结果 新分离的2株乙脑病毒基因组全长均为10 965个核苷酸,从97位到10 392位为开放阅读框,编码3432个氨基酸,2株间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氨摹酸间源性分别是98.2%和99.7%.进一步的基因型研究显示HBZG08-09株和HBZG08-55株均属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2株病毒与我国近年来在河南及浙江的乙脑病毒分离株进化关系最近.与目前使用的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相比较,HBZG08-09株全基因组共存在82个氨基酸差异,HBZG08-55株存在84个氨基酸差异.但影响毒力或抗原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未发生改变.结论 新分离的2株乙脑病毒均属于基因Ⅰ型,与疫苗株相比关键氨基酸位点未见变异.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通过分析2005-2008年全国监测资料,描述近几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5-2008年全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HFRS病例资料及国家哨点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8年,全国共报告HFRS病例56 077例,死亡692例,病死率1.23%;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平稳下降的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东地区,发病例数最多的省份依次为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陕西、河北和浙江,4年间7省报告发病数占全国报告病例总数的78.61%.全国每年发病明显呈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季节高峰,11月为全年最高发病月份;病例男女性比为3.13:1,青壮年居多;职业分布以农民居多.各监测点发病例数呈逐步下降趋势,各监测点优势鼠种分布、鼠密度及带病毒率相对稳定,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仍是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宿主动物.病原学监测发现近几年汉坦病毒基因变异不大.结论 全国HFRS疫情总体呈现持续平稳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近些年各地采取疫苗接种和防鼠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关.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出血热疫苗接种项目的 实施,疫情可呈现进一步下降的态势;但受某些因素影响局部地区疫情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个别地区鼠密度和/或带病毒率仍然较高,有些疫区也在不断演变,甚至出现新疫区,HFRS暴发流行的隐患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3.
1998-2007年中国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伟东  姚建义 《疾病监测》2009,24(11):830-831
目的分析中国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中国不同地区梅毒的流行病学趋势及地区差异。 方法对1998-2007年中国梅毒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998年报告梅毒病例38 436例,梅毒发病率为3.07/10万,平均发病率为7.25/10万,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几年增长较快,2007年报告梅毒病例217 473例,梅毒发病率达15.88/10万,为1998年的5.17倍,居中国2007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第4位,地区发病率前3位的为上海、浙江和广西。结论中国梅毒等性病发病率高,经济发达省份及西南、西北边境省份较其他省份偏高,目前已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4.
皮肤炭疽 新疆:9月份,全区共报告皮肤炭疽47例,较上月上升11.90%,以喀什地区(31例)报告病例数较多,占本月报告病例数的65.96%。30-40岁组(19例)发病较多,占炭疽发病总数的40.43%;农民(34例)发病较多,占炭疽报告发病总数的72.34%。  相似文献   
105.
流行性腮腺炎甘肃省:2011年9月全省报告490例,无死亡,发病率1.86/10万。报告病例数较上月下降37.34%,较去年同期上升97.58%。报告病例数居前的市为天水、陇南、兰州和平凉市,占62.04%;职业主要为学生,占62.24%。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湖北省荆州市2006-2008年流感相关疾病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确定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疾病分类(以下简称ICD-10)代码作为检索关键变量查阅流感相关疾病住院病历,分析2006-2008年流感相关疾病住院病例的分布特征,估算住院率大小。结果 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间27家医疗机构共收治了38 020例流感相关住院病例,年平均住院率为11‰,呈逐年上升趋势。0~1岁年龄组的住院率最高,达到335‰;65岁以上年龄组的病死率最高,达到1.8%。男性流感相关疾病住院率略高于女性。流感相关疾病在全年均可发生,不同年份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发病高峰。结论该地区流感相关疾病的住院负担相对较重,特别是在0~1岁年龄组和65岁以上年龄组,为流感相关疾病高危人群。强调了将儿童和老人作为今后开展流感防治工作重点对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7.
《疾病监测》2007,22(2):130-130
各有关单位:为了分析总结2006年全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交流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及分析利用的经验,研究2007年传染病控制、救灾防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于2007年3月28~30日召开  相似文献   
108.
出血热 陕西省:2012年10月全省报告380例(发病率1.02/10万),无死亡。报告病例数较上月上升406.67%,较2011年同期上升90.95%。报告病例数居前2位的地市为西安市与宝鸡市,居前4位的县(区)为长安区、扶风县、户县和临渭区。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0.53%;男女性别比为4∶1;年龄以15~69岁为主,占90%。  相似文献   
109.
2009年4月,北美地区出现人、猪、禽流感病毒基因来源的新型重配“甲型HlNl流感”病毒,导致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暴发,随后疫情迅速跨国、跨洲传播,世界卫生组织(WHO)于6月11日宣布全球进入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大流行第六阶段”。。为降低大流行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影响,各国政府迅速启动大流行应对工作,研究、制定各项防控策略和措施并加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0.
艾滋病 四川省:2010年11月全省共报告532例,列亡166例。报告病例数较上月和2009年同期分别上升87.32%和388.07%;报告死亡数较上月和2009年同期分别上升95.29%和492.86%。报告病例数居前5值的市(州)依次为凉山(206例)、眉山(91例)、成都(49例)、达州(36例)及内江(2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