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80篇
药学   48篇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论述了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重要职能,列举了阅读推广的主要实现形式以及阅读推广专业馆员信息素养教育的多种途径,包括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职业道德的培养和阅读品牌的推广等多种方式。阅读推广专业馆员的培养及品牌特色方案的选择可为图书馆此项创新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2.
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是一种抗代谢免疫抑制药,广泛应用于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其具有治疗窗窄、药动学个体差异大等特点,常常需要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测定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指导个体化剂量调整。由于监测AUC需密集采样,TDM实施过程中呈现患者依从性差、监测耗时长、所需费用高等缺点。目前临床开展MPA的TDM多采用有限采样策略(limited sampling strategy,LSS)估算MPA-AUC。本文针对LSS估算中国实体器官移植患者MPA暴露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中国人群中MPA的LSS模型主要集中于成人肝、肾移植患者,大部分研究推荐3~4个点估算MPA-AUC;同时免疫抑制方案、霉酚酸剂型、检测方法、采血时间点等导致LSS公式存在差异,临床应用时应针对目标人群选择最佳公式进行MPA-AUC估算。  相似文献   
43.
目的 通过观察熊果酸对香烟诱导大鼠肺气肿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肺组织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熊果酸减轻肺气肿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香烟诱导肺气肿大鼠模型,将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熊果酸10mg/kg(UA10)组、熊果酸20 mg/kg(UA20)组以及熊果酸40 mg/kg(UA40)组,每组8只.取每只大鼠的右下叶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对HE染色标本进行肺气肿评分即每视野的平均肺泡数和平均肺泡直径的测定.进行TIMP-1、MMP-9免疫组化染色,主要应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复合技术.对石蜡包埋的肺组织标本行MMP-9、TIMP-1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泡腔扩大、部分肺泡间隔断裂、肺泡腔融合、肺气肿形成.熊果酸各组大鼠可见局部轻度肺气肿形成,主要表现为肺泡间隔略增宽,肺泡腔呈局限性轻度扩大;模型组大鼠肺泡平均内衬间隔(120.17±10.86)μm明显高于对照组(47.76±3.55)pm、平均肺泡数(14.25±10.23)/mm2明显低于对照组(338.08±26.08)/mm2、MMP-9相对阳性面积(18.16±4.62)%明显高于对照组(5.38±0.93)%、TIMP-1 相对阳性面积(5.36±2.15)明显低于对照组(12.80±1.31)%,MMP-9/TIMP-1比值(3.38±0.79)明显高于对照组(0.42±0.16),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熊果酸10 mg/kg,20 mg/kg,40 mg/kg组平均内衬间隔分别为(104.48±10.85)μm、(80.82±7.68)μm、(53.90±9.92)μm均显著减少,平均肺泡数分别为(165.12±16.65)/mm2、(206.98±25.55)/mm2、(279.94±29.53)/mm2均显著增加,MMP-9蛋白表达含量分别为(14.31±1.90)%、(10.52±1.88)%、(6.90±0.43)%均显著减少,TIMP-1 蛋白表达含量分别为(7.07±1.3)%、(9.86±1.80)%、(11.56±1.46)%均升高,MMP-9/TIMP-1 比值分别为(2.02±0.54)、(1.06±0.37)、(0.52±0.23)均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熊果酸有减轻香烟所致大鼠肺气肿作用,且熊果酸可能通过调节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减轻肺气肿.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 PRF)对糖尿病大鼠创面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 选取正常雄性大鼠40只,经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后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筛选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麻醉后于背部对称部位剪一边长22mm的正方形伤口,左侧伤口均采用PRF换药(即PRF组),右侧伤口均采用凡士林纱布换药(即对照组)。观察大鼠两侧创面愈合的情况,行HE染色观察创面炎性反应及肉芽组织厚度,SP免疫组化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β-catenin表达的变化。结果造模后第7天和第14天PRF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68.7%±10.6% vs 46.6%±9.2%,83.7%±2.2% vs 72.1%±3.4%,P均<0.05)。HE染色示PRF组创面炎性反应较对照组减轻明显,肉芽组织水肿程度优于对照组(1054±107 vs 1350±112,523±102 vs 1128±127,569±118 vs 682±124,P均<0.05)。SP免疫组化示不同时间点PRF组β-catenin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9.2±7.8 vs 23.6±6.2,44.5±6.8 vs 25.8±5.8,44.9±5.5 vs 25.6±6.1,P均<0.05)。结论 PRF能够有效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与提高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45.
探讨医学教育的质量价值观,是为了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本文提出医学人才成长七个规律。只有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才能将医学教育质量价值观落实到医学人才培养各环节中,才能使医学教育改革真正达到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以F1000文献为基础,对比分析SCIE被引频次、ESI高被引、FS、Altmetrics各项指标(Altmetrics Score,Twitter,Mendeley)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论文评价指标相关性。方法:筛选数据引入各个指标获得2个样本集,运用斯皮尔曼相关性比较方法探讨各项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样本1中,被引频次与各指标相关系数最高为0.836,最低为0.416,ESI高被引与各指标相关系数在0.6左右波动,Altmetrics Score与Twitter、Mendeley相关系数分别为0.796和0.714。样本2中,被引频次与各指标相关系数最高为0.945,FS与Altmetrics各指标相关系数在0.528-0.745之间,Altmetrics Score与Twitter相关系数达0.873。结论:被引频次和ESI高被引、Altmetrics Score、Twitter、Mendeley呈正相关,FS与被引频次、ESI高被引无相关性,与Altmetrics各指标和Mendeley指标呈正相关。Altmetrics Score与Twitter、Mendeley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分析Pubmed中近5年儿科学文献,探讨儿科学研究热点.方法 检索2012年至2016年Pubmed中的儿科学文献,通过书目共现分析系统提取分析文献的年代、期刊、高产作者高频主题词信息,并建立高频主要主题词+副主题的词篇矩阵,最终导入SPSS19.0中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9 375篇,高频主要主题词+副主题共45个,最后聚类为4类.结论 儿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儿科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培养及教育研究、儿科学的社会医学角度相关问题研究、儿科医疗安全与立法、儿科临床各领域医师情况及医患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运用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ic,MRA)研究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后脑底动脉环的代偿功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4例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MRA及MRI图像,根据于氏分型理论将其分型.结果 19例(35%)通过前循环代偿;4例(7%)通过后循环代偿;9例(17%)通过前后循环共同代偿;22例(41%)无交通代偿.左右代偿各有不同.结论 脑底动脉环代偿功能不仅仅取决于其环的完整性,更确切地说是取决于发生病变侧前后循环是否通畅.于氏分型能很好的评估不同类型脑底动脉环的交通代偿功能,对临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辽宁省2009-2014年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适合辽宁省实际情况的结核病预防和控制策略,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辽宁省2009-2014年肺结核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这六年间辽宁省累计报告结核病患者148 331例,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趋势2=74.08,P<0.001),全省14个地市均有患者发病报告,其中沈阳、大连、鞍山、本溪等市登记报告患者较多(χ2= 6 915.97,P<0.001)。报告患者人数自每年的4月份开始,整体上呈逐月下降的趋势,1、2月患者总数最低。患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上年龄段,占总患者数的99.59%;45~岁组报告发病率最高,为76.48/10万。男女性别比为2.59:1(χ2=1 883.91,P<0.001)。农民在所有报告发病人群中患者数最多,其次为家政、家务及待业人群。结论 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青壮年、农民群体、春季等是结核高发因素,应加强对相应人群或因素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0.
介绍双聚类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研究、应用情况,阐述双聚类使用工具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双聚类在医学文本挖掘中的具体实现过程,提出双聚类在数据挖掘方法中的应用前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