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30篇
  免费   1036篇
  国内免费   662篇
耳鼻咽喉   187篇
儿科学   151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819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2995篇
内科学   2718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483篇
特种医学   5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923篇
综合类   3934篇
预防医学   1142篇
眼科学   441篇
药学   1292篇
  109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128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488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520篇
  2014年   727篇
  2013年   1006篇
  2012年   1344篇
  2011年   1413篇
  2010年   1182篇
  2009年   1170篇
  2008年   1197篇
  2007年   1181篇
  2006年   1053篇
  2005年   984篇
  2004年   841篇
  2003年   722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160篇
  1987年   109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十二指肠结核临床上少见,多因并发十二指肠梗阻时就医,确诊较困难,且往往易被医生所忽略,应引起注意。我院于1963年6月至1986年7月,23年间共收治8侧,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占同时期肠结核病的6.2%,皆行手术治愈,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性1例,女性7例。年龄33~44岁,平均37.1岁。病程0.1~11年,其中5~11年3例,1~3年2例,1年以内3例。临床表现:本组8例均有十二指肠梗阻症状,其中伴有消化不良,顽固性腹泻及便血者各1例。周身  相似文献   
102.
离子碘和分子碘过量对甲状腺功能与形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天舒  滕卫平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2):1411-1413
目的 比较离子碘和分子碘过量对非碘缺乏Wistar大鼠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的影响及差别。方法 固相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实验大鼠血清TSH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T4 、TT3 。砷铈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光、电镜下观察甲状腺内形态学变化 ,用图像分析仪测量滤泡上皮细胞高度和滤泡腔面积。结果 补充 840 μg碘 /L 90d时 ,可使血清TSH值增高 ,但是未见显著性差异。血清TT4 明显高于双蒸馏水 (DDW )组 ,P <0 0 5,但同剂量离子碘和分子碘比较 ,血清TT4 值无显著性差异。补碘组光、电镜下可见滤泡腔面积增大 ,滤泡上皮细胞变扁 ,细胞核染色深 ,滤泡融合破裂 ,巨滤泡形成 ,毛细血管减少。超微结构显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质网扩张 ,次级溶酶体增多 ,微绒毛减少 ,染色体浓集。与DDW组相比 ,滤泡上皮细胞高度明显降低 ,滤泡腔面积增大 ,P均 <0 0 5。相同剂量离子碘和分子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碘摄入浓度 >840 μg/L时 ,会对大多部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产生抑制和破坏 ,使血清TT4 值明显增高 ,离子碘和分子碘对甲状腺影响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喉癌浸润的淋巴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技术,为开展喉癌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手段。方法 将15份喉鳞癌标本用胰蛋白酶消化,进行淋巴细胞分离,用含白介素-2的培养液培养,扩增,装安瓿,冷冻保存备用。在此期间对细胞悬液中细胞成分的变化作了对比分析,并分析白介素-2在淋巴细胞分离中的作用。结果 从喉的不同部位摘取的肿瘤组织及肿瘤不同分期的淋巴细胞培养后分离出的数量无差异。冷冻保存对淋巴细胞活力无影响。白介索-2是淋巴细胞的生长的重要条件。结论 正确按照此法培养的喉癌浸润的淋巴细胞能达到临床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4.
报道1例胸片酷似胸膜间皮瘤的病例及文献复习,探讨侵袭性胸腺瘤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5.
全波段紫外线照射对人T细胞亚群计数影响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T细胞亚群标记技术,研究全波段紫外线(UV)照射人体外周血对T细胞亚群计数的影响。UV照射使CD和cd细胞显著减少,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剂量有关;CD4/CD8比值也显著降低,CD细胞在UV照射后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UV照射能选择性地作用于人T细胞不同亚群,提示UV照射可能影响T细胞不同亚群的功能,从而调控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6.
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在《护理学基础》考试命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能评价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检验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并客观地为改进教和学提供必要的依据。因此,考试在某种意义上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与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 (MS 3D CTA)和DSA比较 ,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 (threedimensionaltimeofflightMRA ,3DTOFMRA)图像后处理血液铸型技术 (fly around)诊断颈内动脉系颅内动脉瘤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名疑诊颈内动脉系颅内动脉瘤病人 ,男 4例 ,女 14例 ;年龄 17~ 76岁 ,平均 4 9 8岁 ;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14例、动眼神经麻痹 4例。所有病人均接受 3DTOFMRA和MS 3D CTA检查 ,17名接受DSA检查 ,确诊后均经手术治疗。 3DTOFMRA用Toshiba 1 5T超导型MR系统VISART的 3D TOF序列采集原始数据。其参数为 :TR 30ms,TE 6 8ms ,反转角 2 0° ,视野 (FOV) 17cm× 19cm ,矩阵 16 0× 2 5 6 ,采集层块厚度 5 0~ 6 0mm ,层厚 1 2mm ;原始图像后处理方法采用最大密度投影 (MIP)和血液铸型。MS 3D CTA用Toshiba多层螺旋CT Aquilion采集原始数据。其参数为 :扫描速度 0 5s/r,层厚 1 0mm ,螺距 3 5 ;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 ,注射剂量 2 0ml/kg体重 ,注射流率 4 0~ 5 0ml/s ,延迟时间 15~ 18s ;原始图像后处理方法同 3DTOFMRA。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均用SGIO2 ,后处理软件为Alatoview ,版本 1 4 2。DSA用SiemensMulti StartOT经股动脉插管行常规脑动脉四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08.
SLE小鼠高IgG血症Fcgr2b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NZB/WF1双亲NZB,NZW小鼠 Fcgr2b基因启动子区核酸序列,明确Fcgr2b基因启动子区的突变性质.方法:扩增NZB,NZW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DNA进行核酸序列分析.采用ELISA法测定、比较(NZB×NZW )F1×NZW回交小鼠Fcgr2b基因B/W型与W/W型组间血清总IgG 水平.结果:NZB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区与正常鼠Balb/C相比存在2个部位碱基缺失,分别为13 bp及3 bp.NZW小鼠除有3个碱基置换外,与Balb/C鼠该基因启动子区序列相同.回交小鼠Fcgr2b基因B/W型组血清总 IgG水平明显高于W/W型组(P<0.0001).结论:NZB小鼠Fcgr2b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碱基缺失,且该缺失突变可能与血清总IgG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9.
DR系统准直器视野尺寸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数字化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 ,数字平板探测器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在普通的X线摄影上。这种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DR) ,以其高分辨率、即时显示、图像后处理、图像存储等诸多优势 ,受到医生和X线技师的欢迎。与传统的胶片—增感屏成像方式相比 ,DR图像从记录到输出都由计算机处理 ,采集图像即时显示在屏幕上 ,图像的输出采用 2种方式 ,一种是介质存入 ,便于保存和传输 ,另一种是通过激光打印或干式热敏胶片打印 ,打印照片的图像尺寸就不同于传统X线片 ,可能有放大 ,也可能会缩小 ,临床医生接受这种图像尺寸有些不适应。本文就数字平板探…  相似文献   
110.
木黄酮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木黄酮(genistein)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用噻唑蓝染色法检测genistein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解析,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分裂;应用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WT1 mRNA表达.结果:Genistein浓度分别为2~30μg/ml作用K562细胞72 h,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受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IC50=11.4μg/ml;细胞周期解析发现,浓度为30μg/ml的genistein作用K562细胞12 h,引起了明显的G2/M期阻滞,24 h后G2/M期细胞增至93%;细胞分裂指数与对照组比没有明显差别;30μg/ml genistein作用K562细胞24 h,3 h起WT1 mRNA表达开始降低,24 h时降至对照的30%.结论:genistein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G2期或M早期阻滞及下调WT1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