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历程,分析总结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今后工作重点与建议。河南省从199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根据不同时期流行特点采取了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扩大了监测、治疗、高危行为干预等措施的覆盖面。全省HIV抗体检测人数从2011年的570万人次逐步增加到2020年1 617万人次,建立了166个艾滋病监测哨点,38个确证实验室,862个筛查实验室和2 989个检测点。抗病毒治疗覆盖率达到90.2%,艾滋病病死率降低至1.93%,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阳转率稳定在0.5%以下。下一步需要加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探索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河南省MSM人群HIV感染流行趋势,为河南省艾滋病防治政策与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08-2013年艾滋病病例报告系统中同性性传播HIV/AIDS病例的变化趋势,利用MSM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专项调查数据分析该人群HIV感染率及危险行为变化。结果 2008-2013年河南省同性性传播病例构成从1.3%上升到17.1%,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专项调查数据显示,MSM人群HIV感染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从2008年的4.69%增至2013年的8.33%(趋势χ2=39.24,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χ2=21.03,P<0.001)、文化程度(χ2=31.66,P<0.001)、职业(χ2=14.59,P=0.01)、最近1次肛交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χ2=134.97,P<0.001)、最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χ2=97.15,P<0.001)、最近1年性病症状(χ2=67.21,P<0.001)以及梅毒感染(χ2=163.60,P<0.001)均为感染HIV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病症状史、感染梅毒与艾滋病防治知识不知晓为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 河南省MSM人群中HIV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男男同性性传播已经成为主要感染途径,该人群不安全性行为普遍存在,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母亲分娩的婴幼儿的体格生长发育状况。方法对我国4个艾滋病高发省的7个县/区,HIV感染母亲分娩的活产婴幼儿,分别在出生时、3、6、9、12、15、18月龄进行随访调查及生长发育监测,分析18月龄存活婴幼儿的体格生长发育指标。结果2005—2008年,共调查18月龄存活婴幼儿154名,其中HIV感染婴幼儿22名,非感染婴幼儿132名。结果:(1)HIV感染婴幼儿在6—18月龄的身长、体重明显低于非HIV感染婴幼儿(P〈O.05),年龄别头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生长标准比较,非HIV感染婴幼儿中,男、女童6月龄前的年龄别体重与该标准无差别,6月龄后的年龄别体重高于该标准(P〈O.05);年龄别体重z值(wAz)和身长别体重z值(WHz)在-0.1~1之间;男、女童12月龄内的年龄别身长与该标准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5—18月龄身长低于该标准(P〈0.05),年龄别身长z值(HAz)和年龄别头围Z值在-0.1~-1之间。(3)HIV感染男、女童各月龄的体重、头围与WHO标准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5—18月龄身长低于该标准;随访期间wAZ在O.2~-0.6之间,3月龄内wAZ下降较快,之后处于低水平状态;HAZ在0.1~-1.7之间,呈下降趋势,在6—12月龄接近-1,15—18月龄低于-1。结论HIV感染母亲分娩的非HIV感染婴幼儿的体格生长不足,身长、头围发育较差,而HIV感染婴幼儿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参照WHO提出的HIV-1耐药警戒线方案,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开展调查,以评价2010-2011年度河南省HIV-1耐药毒株在新确证未经抗病毒治疗病例中的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条件接近的两个地区作为干预地区和对照地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干预措施包括举办讲座和发放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资料等。通过干预前及干预后的两次问卷调查,了解孕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及艾滋病一般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完成1 541名孕妇的调查,其中干预组933人,对照组608人。干预前两组对象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艾滋病一般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干预组。实施干预后,干预组孕妇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及艾滋病一般防治的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了孕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提高较为明显,因此,应继续开展综合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南省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与行为特征,评估二代传播的危险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河南省2011年报告的经性途径感染HIV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婚内性传播以女性为主,婚外性传播以男性为主。婚外性传播病例中,男性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女性。68.0%的婚外性传播病例曾发生过异性商业性行为,平均异性商业性伴数为3个,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0.7%(4/578)。90.6%(260/287)的同性性传播病例有同性非商业性行为,坚持每次使用全套的比例为5.1%(13/257)。结论河南省经性途径感染HIV的病人普遍存在造成二代传播的高危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阐明河南省长期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耐药情况,为这类患者继续有效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河南省两个艾滋病重点县中2004年左右开始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和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 两个县共抽取164例艾滋病患者,这些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98.00(242.00 ~489.50)个/μl,有32.32%的患者体内检测不到病毒.有95例患者的病毒载量大于1000拷贝/ml,其中的77例患者完成了耐药检测.在这77例患者中,有耐药突变(任意一种)发生的患者占到68.83%,其中NNRTIs类突变较高为64.94%,NRTIs类突变为55.84%,无PIs类突变发生.NNRTIs类耐药突变中发生最多的是K103N/S(44.16%),其次为G190A/S(19.48%)和Y181C/V(14.29%).NRTIs类耐药突变中发生最多的是胸苷类似物突变(thymidine analogue mutations,TAMs),≥1TAM占46.75%,TAM-1/TAM-2占24.68%,M184V/I为24.68%.77例患者中,对NRTIs类药物ddI、3TC、AZT、D4T和TDF产生耐药的患者分别占50.65%、33.77%、48.05%、50.65%和46.75%.对NNRTIs类药物EFV、NVP和DLV产生耐药的患者分别占64.94%、64.94%和62.34%.结论 河南省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耐药情况严峻,需要对这部分患者重点关注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AIDS)筛查实验室质量控制现状,发现并解决技术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检测质量。方法以疫情较重县区和工作量较大的实验室为首选,兼顾民办医疗机构及其他机构的实验室,对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结果共调查了108个实验室,发现45.4%(49/108)的实验室无仪器设备校准,31.5%(34/108)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原始记录不规范,76.9%(83/108)无质控图绘制者及实验室负责人签字,48.2%(52/108)无失控分析及纠错记录,34.3%(37/108)未每次实验使用外部质控品。各实验室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结论河南省AIDS筛查实验室总体运行良好,应加强实验室技术培训及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正近年来,老年人艾滋病病例的大幅增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将老年人列为我国艾滋病防控重点人群,明确提出要持续加强针对老年人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与干预控制。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提供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核心信息》显示:2018年我国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4.9万例,其中报告新发现的6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近3.2万例,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且老年病例95%通过异性性传播途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