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WHONET5软件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细菌耐药性监测范围的扩大,监测工具软件的应用,电子数据文件数据库逐年增多,其质量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用于数据库管理的WHONET工具软件具有非常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用于数据库文件的质量控制.笔者探讨了常规监测数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详细介绍了软件在即时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希望能对从事细菌耐药性监测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菌株对中药黄连素、鱼腥草和大蒜素体外抗菌活性。方法:1,菌种鉴定采用常规方法或用API试条和VITEK自动细菌分析仪:2,药敏试验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MIC);3,实验数据的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结果:黄连素、鱼腥草素(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原料即合成鱼腥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大蒜素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不强。黄连素、鱼腥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中介的肠球菌也有抗菌活性。结论:目前中药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的判定尚无标准可以遵循,中药学工作者应加强临床疗效与基础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16种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16种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试验测定其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根据回收率试验结果,感冒清片、干柏鼻炎片、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清热颗粒和板兰根颗粒6种供试品试验菌的回收率试验均高于70%,证明无抑菌现象;热炎宁颗粒、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三七伤药片和双黄连口服液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但可通过稀释法消除抑菌作用;霍香正气滴丸、三黄片、清喉利咽颗粒、复方丹参片和牛黄解毒片的抑菌作用强,必须采用离心集菌加薄膜过滤法才能彻底消除其抑菌作用.结论:感冒清片、干柏鼻炎片、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清热颗粒和板兰根颗粒按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热炎宁颗粒、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三七伤药片和双黄连口服液按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藿香正气滴丸、三黄片、清喉利咽颗粒、复方丹参片、牛黄解毒片按离心集菌加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4.
提高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准确性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影响高效液相色谱中溶质相对保留时间的因素,并尝试更好的保留时间偏差校正方式。方法:以C18柱为例,运用甲醇一水体系,以苯/萘、甲苯/萘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容量因子为评价指标,考察反相液相色谱系统中可能影响溶质保留行为的因素,包括色谱柱填料、填装工艺、批号、柱效、仪器、流动相比例、流速等。并以乙酰螺旋霉索的分析为例,比较相对保留时间法和相对容量因子法的校正效果。结果:对溶质的相对保留时间影响较大的是色谱柱填料、流动相比例和仪器,丽填装工艺、批号、柱效、流速等因素则影响不大。与相对保留时间法比较,相对容量因子法在校正溶质保留行为的偏差方面,效果更好。在实际样品分析时,同一类色谱柱表现出的选择性基本一致。结论:采取以下方法可以提高高效液相色谱的定性准确性:(1)对色谱柱分类,并选择同一类色谱柱进行实验;(2)用相对容量因子代替相对保留时间校正溶质的保留行为:(3)严格控制流动相的比列.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分析庆大霉素C组分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建立一种理想的庆大霉素C组分分析方法,为克服现行药典方法的不足提供新思路。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分析庆大霉素C组分。色谱条件为:Diamonsil(钻石)C_(18)色谱柱,规格: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2mol·L~(-1)三氟醋酸水溶液-甲醇(94:6),流速为0.6mL·min~(-1);检测器条件:漂移管温度为110℃,载气流速为2.80L·min~(-1)。应用随行标准曲线法确定庆大霉素C组分组成。结果:庆大霉素中的4个主要组分C_(1a),C_2,C_(2a),C_1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能完全分离,分析时间仅需30 min;精密度优于1.0%;庆大霉素各组分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中的响应因子一致。庆大霉素标准品采用本法测定结果(C_(1a):29.4%;C_2:26.5%;C_(2a):13.1%;C_1:31.1%)与BP方法标化结果(C_(1a):30.1%;C_2:24.9%;C_(2a):14.1%;C_1:30.9%)一致。结论:本法操作简单,方法的精密度、准确性、重现性均能很好地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能有效克服现行药典方法的不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庆大霉素C组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2004年北京地区临床收集的耐庆大霉素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和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64株大肠埃希菌对1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利用巢式PCR方法对其可能含有的7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进行检测和确证.结果 临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表型较为复杂,与钝化酶基因表达有关.测试菌株中存在aac(3)-Ⅱc、aac(6')-Ⅰ b、ant(2")-Ⅰ a和ant(3")-Ⅰ a 4种耐药基因,aac(3)-Ⅱc和aac(6′)-Ⅰ b是主要的产酶基因.约40%的耐药菌中存在2种或2种以上的钝化酶基因.结论 产生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是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的耐药机制.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特别是在缺少阳性对照菌株的情况下,可以保障检测结果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临床菌的耐药表型和钝化酶基因关系较为复杂,这可能与耐药菌中尚存在其他耐药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7.
健康动物肠道共生的大肠埃希菌是人类和动物条件致病菌,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及畜牧养殖行业的大量应用,大肠埃希菌耐药菌逐渐增加,共生的大肠埃希菌可以引起或通过携带的耐药基因传播给致病性更强的菌株,从而引起动物和人类的相关感染,因此研究产质粒型AmpC型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流行情况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分析质粒型bla_(AmpC)在健康鸡共生的大肠埃希菌中的流行情况及其基因型别.  相似文献   
8.
探讨长期或反复使用链霉素所致的耳、肾毒性与机体链霉素抗体间的关系。健康豚鼠用SM-BSA结合物、BSA分别免疫后,再注射不同剂量的纯链霉素30d,测定其听觉脑干电反应的变化,组织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内耳功能及内耳和肾的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未免疫只用不同剂量的链霉素组有豚鼠内耳听觉功能及内耳和肾的形态变化甚小。用BSA免疫后再用不同剂量的链霉素组豚鼠上述器官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而用  相似文献   
9.
液相色谱保留值的预测一直是色谱领域里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但目前没有真正的以最少系数求算和预测色谱保留值的方法.本研究应用统计热力学理论建立指数库,可以有效地预测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保留值,为药物分析工作者进行色谱方法建立研究提供了参考、指导,避免了工作上的盲目,具有重要的实验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首先,本研究应用多元混合物分离理论[1]采用方法优化的手段寻找出一个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可同时分离9种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在此基础上应用卢佩章、戴朝政先生统计热力学理论lnk'=a cCB[2,3],建立了青霉素类抗生素的a、c指数库,应用此指数库可以有效的预测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色谱保留值.  相似文献   
10.
血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nguinis)为革兰阳性球菌,是人口腔的正常菌群,常见于牙菌斑中.该菌为机会性致病菌,可通过洗牙或牙科手术等引起的损伤而进入血液,定植于心脏瓣膜,是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常见病因之一[1].本研究报道1例由血液链菌引起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心脏病患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