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DNA 蛋白质交联 (DPC)在监测砷中毒遗传损伤及皮肤病变的发生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皮肤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对砷接触者进行分组 ,并采用12 5Ⅰ 后标记法测定其DNA 蛋白质交联状况。结果 :燃煤砷接触可增加人体DNA 蛋白质交联的发生率 ,其发生早于皮肤损害 ,与对照、病区非病人及一般病变组比较 ,皮肤角化过度、癌前病变及癌变组明显增高 (P <0 0 5或P <0 0 1) ;该指标的增高与尿砷、发砷值密切相关 ;吸烟及燃煤年限可对其产生影响 ,年龄分层中以 4 0岁以上者DPC形成最为突出 ,男性的DPC形成高于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方法对贵州省定新乡1所中学和4所小学的1 565名学生进行自制儿童问卷调查,对部分儿童进行智力、行为测试,对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结果定新乡留守儿童比例为35.02%;留守与非留守小学男童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28.74、130.46 cm,平均体重分别为27.31、28.71 kg;留守与非留守小学女童的身高分别为128.52、131.54 cm,平均体重分别为27.26、28.77 kg;同性别留守儿童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均低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4.88%,非留守儿童为28.87%,其中处于青春期(12~16岁)的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41.40%,高于同年龄段非留守儿童的3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智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新乡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较高,与非留守儿童比较,留守儿童生长发育较差,心理问题差异不明显,行为问题存在年龄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砷接触人群肾功能损害情况,探讨镉在砷接触人群肾功能损害方面与砷的联合作用.方法以贵州省地方病办公室确诊并经临床复查的122例砷中毒患者为本次调查对象,无砷污染区居民123例作为对照.以尿砷(UAs)、尿镉(UCd)作为接触标志物,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白蛋白(UALB)、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作为砷、镉致肾小管和肾小球损害的效应标志物.同时分别计算UAs、UCd的基准剂量(BMD)及其下限值(BMDL).结果接触组的接触指标和效应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UAs、UCd水平与Uβ2-MG、UALB、UNAG水平间均为正相关,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砷、镉联合毒性比单独砷或镉同等剂量下的毒性更大.UAs的BMD和BMDL值分别为121.91~171.88μg/gCr和102.11~144.44μg/gCrUCd的BMD和BMDL值分别为1.05~1.48μg/gCr和0.88~1.24μg/gCr.结论砷、镉对砷接触人群肾脏功能联合作用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和协同作用,其联合毒性剂量明显低于单一毒性剂量,镉可能增强了砷在长期砷接触人群中对肾脏的损伤作用;本观察第一次运用BMD方法计算砷接触人群肾功能损伤UAs、UCd的BMD和BMDL值,UAs、UCd的BMDL值分别为102.11,0.88μg/gCr.  相似文献   
4.
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王凤  邓冰  朱焱  张碧晶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7):3756-3756
为了解贵州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逐步建立区域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库和评估系统,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问卷为测试工具,对628名医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SCL-90大部分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摸,女生的恐惧、强迫、敌对、焦虑等因子分高于男生。学习年级、学习压力、预期社会适应压力等对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由此应加强对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减轻学习压力,增强就业信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砷接触人群氧化损伤的基准剂量和敏感生物指标.方法以贵州省地方病办公室确诊并经临床复查的167例砷中毒患者为调查对象,无砷污染区居民53例作为对照.以尿总砷(UTot-As)、尿无机砷(UIn-As)和发砷为接触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巯基(-SH)和丙二醛(MDA)为效应指标.分别计算UTot-As、UIn-As和发砷的基准剂量(BMD)及其下限值(BMDL).结果砷接触组的接触指标和效应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接触指标与效应指标间均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UTot-As的BMD和BMDL值分别为40.19~70.51μg/gCr和33.14~55 30μg/gCr,氧化损伤指标的敏感顺序为GSH-px>-SH>SOD>MDA;UIn-As的BMD和BMDL值分别为8.67~14.11μg/gCr和7.14~11.36μg/gCr,氧化损伤指标的敏感顺序为-SH>GSH-px>SOD>MDA;发砷的BMD和BMDL值分别为2.86~5.35μg/kg和2.33~4.19 μg/kg,氧化损伤指标的敏感顺序为-SH>GSH-px>MDA>SOD.结论本研究第1次运用BMD方法计算砷接触人群在氧化损伤情况下UTot-As、UIn-As和发砷的BMD和BMDL值;UTot-As、UIn-As和发砷的BMDL值分别为33.14,7.14,2.33μg/kg;-SH可作为评价机体氧化损伤改变的早期敏感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遗传损伤与皮肤损害之间的关系,为砷中毒致癌的机理探讨、动态监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临床及皮肤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对燃煤砷接触者进行分组,并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方法对其遗传损伤情况进行测定.结果①砷接触者的染色体畸变(CA)及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明显高于对照组,微核(MN)仅在癌变组明显升高;②DNA-蛋白质交联(DPC)、DNA单链断裂(SSB)、程序外DNA合成(UDS)增加及DNA合成(DS)降低与砷中毒皮肤损害的加重一致,SSB及DS在病区非病人中即可发现;DPC在角化过度、癌前病变及癌变组显著增高;③病区非病人无皮肤损害时已有遗传损伤的发生,随着皮肤损害的出现及逐渐加重,遗传损伤各指标的发生率逐步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在角化过度、癌前病变及癌变组DPC发生率显著升高;MN、CA、SCE、SSB、DS及UDS发生率在癌变组明显增加.结论①燃煤型砷中毒能导致人体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遗传物质的损伤,并能抑制DNA的合成及修复功能;②遗传物质损伤、DNA合成及修复受抑参与并导致了砷性皮肤癌变;③SSB、SCE及CA敏感性好,DPC特异性强,它们结合对慢性砷中毒遗传损伤早期诊断及砷中毒癌变监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肥胖儿童心理状况及健康干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肥胖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危害,为建立有效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贵阳市3所(好、中、差各1所)学校肥胖儿童106名与相应对照组儿童进行心理指标检测,并对肥胖儿童进行为期1a的健康干预,干预措施包括饮食结构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体能训练指导、及时心理指导等。结果重度肥胖女孩智力水平低于对照组。人格测定肥胖儿童P分高于对照组,E分低于对照组。行为问题测定女生肥胖组总分高于对照组;男生以多动、攻击性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女生违纪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分裂样,强迫性因子高于对照组:干预前后除人格测定E分提高外,其余变化不明显。结论单纯性肥胖症导致儿童少年的行为、人格改变,形成了内向、多疑、易激惹、攻击性强等特征,重度肥胖儿童更为明显。干预前后各项心理指标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贵阳城区儿童少年肥胖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了解贵阳市城区儿童少年肥胖状况及肥胖的相关因素,采用体重测量法对贵阳城区数所小学共4195名学生进行肥胖流行病调查,同时使用1:1配对研究方法。随机抽取135名单纯性肥胖儿童与对照组进行24h膳食营养及生活行为习惯、机能状态等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率为6.65%,其中男学生8.48%,女学生4.75%;肥胖的高峰年龄是10-12岁,主要表现为轻度肥胖(66.67%)肥胖儿童的各营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的变化及在砷中毒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生化测定试剂盒测定燃煤型砷中患者血清中X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砷中毒患者血清XOD活性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随发砷、尿砷的增加,XOD逐渐增高.B超诊断结果中肝肾异常患者血清XOD活性显著高于肝肾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组皮肤损害患者血清X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并随皮损程度的加重而增高;XOD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血清中男性XOD活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砷可致患者血清中XOD活性的增加,可能是体内自由基升高的途径之一.XOD可作为反映肝细胞的受损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多系统损害及其意义   总被引:20,自引:13,他引:20  
目的 探讨燃煤型砷中毒的临床特征、多系统损害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与典型调查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结合临床检查、生化分析和毒理学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砷进入人体的途径包括摄人富含砷食物和蔬菜以及吸入砷污染的空气;患者砷负荷、氧化损伤指标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砷中毒患者除慢性砷中毒的典型特征(皮肤角化过度、色素异常)外,肝脏、肾脏、神经系统、肺脏、心脏和球结膜微循环等损害亦很明显;多项特殊检查显示了砷的非临床早期损害。结论生活区煤砷含量高及敞灶燃煤致食物和空气砷污染是贵州省地砷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上以多系统损害为特点,肝硬化和皮肤癌是其主要死因;实验室特殊检查明确显示了病区非患者及中毒患者的临床前期损害,如肝、肾功能损害、氨基酸代谢异常、氧化损伤等;多指标、多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对于砷中毒的监测、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