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伤害流行病学研究亟需开展   总被引:95,自引:1,他引:9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伤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1995年年度报告中指出。全球每年有500余万人死于伤害和暴力行为,其中180万人因跌落、溺水、烧烫伤和其他伤害致死,另外每年至少有350万人死于家庭、工作场所或城乡暴力。除了少数几个国家,伤害是大多数国家前5位之内的死亡原因。1992~1995年我国伤害死亡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高于心血管疾病居第四位。1994年我国监测地区的伤害死亡率为57.19/10万,即每年大约有近60万人死于伤害。世界银行在关于…  相似文献   
2.
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7,自引:3,他引:8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1951~1994年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车祸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43年中我国车祸发生数增加了42倍,死亡人数增加了77倍。1984~1994年车祸年死亡率由2.43/10万人上升到5.56/1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2.9%。广东、浙江、辽宁、四川和江苏是车祸最多的省份,5省的车祸发生数占全国总发生数45%,死亡人数占38%。1994年30个省市区的车祸死亡率以北京市为最低(3.41/10万人),浙江省最高(12.09/10万人),广东省的升幅最大。致死性车祸多发生于天气晴朗时的平直路段,以20~50岁的农民和职工居多,死者2/3为行人、骑自行车者和乘车者。各类事故的原因中驾驶员责任、无证开车、骑自行车人责任和行人过失等人的因素占90%。驾驶员肇事原因主要是违章行车、判断错误或疏忽大意。车辆增加、运输繁忙和道路不足、交通条件欠完善是导致车祸的主要因素。预防和控制车祸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善交通环境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3.
交通伤害常导致人员的严重死伤,其中最多见的是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和肢体伤残,给伤者的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国内交通伤害领域的生存质量研究尚有待开展,综合来说,国内外道路交通伤害中的生存质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对受伤者生存质量状况研究;②临床治疗方案的评价与选择;③探索伤者康复的影响因素;④院前急救效果评价;⑤交通伤害的疾病负担研究;⑥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决策评价。本文还探讨了在交通伤害生存质量研究中如何选择适宜的量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中学生脂溢性皮炎现患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澳门特别行政区内7所中学12~20岁的中学生4 600名,对其逐一检查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脂溢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将所有资料以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澳门地区中学生脂溢性皮炎总患病率为2.7%,其中男生为2.5%,女生为2.9%(χ2=0.594,P=0.441);各年龄组男生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29,P=0.035),而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032,P=0.644);患病高峰年龄为女生17岁,男生18岁。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正上腹痛、腹胀、经常排气、上唇汗毛或胡须多、乳晕周围体毛较长等为其相关因素。结论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学生脂溢性皮炎患病率较低,相关因素主要涉及内分泌、消化道功能紊乱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对突发灾害的认知及应变能力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提高安全意识,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减少伤亡.高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人口密集区,火灾、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为了解不同地区大学生对突发灾害的认知和应变能力,为高校开展相关教育提供依据,进行了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用神经网络(NN)分析疾病危险因素。方法 以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基础,用BP网作为拟合模型,网络的结构为22-6-1,分析糖尿病各种可能危险因素的平均影响值(MIV),按MIV值的绝对值大小排出因子顺位,并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相比较,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因子间的联合作用。结果 NN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危险因子顺位为脉搏、糖尿病家族史、居住年限、肾病史、腰臀比、性别、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收缩压、收入、饮酒、年龄、舒张压、文化程度、体重指数、其他病史、职业性体力活动、吸烟、职业、脑血管病史、肝病史;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7个变量入选最终模型,因子顺位为脉搏、糖尿病家族史、肾病史、腰臀比、高血压病史、职业性体力活动及年龄;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发现二者的差别可由因子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一部分。结论 NN完全能够胜任疾病危险因素的分析任务,可拟合出比传统模型更复杂的变量间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对肝内TGF-β1蛋白表达及Smads信号通路的作用,为制定慢性乙肝肝纤维化临床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运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对照组和慢性乙肝组肝组织中TGF-β1、HBsAg和HBcAg的表达,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2)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培养HBV刺激的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其细胞内TGF-β1、Smad3和Smad7的蛋白表达。结果:(1)慢性乙肝组肝组织内TGF-β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肝内TGF-β1表达水平与血清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P<0.01),且HBcAg阳性肝组织水平较高(P<0.01)。(2)体外细胞学实验中,HBV刺激组LX-2细胞内TGF-β1和Smad3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和HBV+抗-TGF-β1组(P<0.01);Smad7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GF-β1在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与血清HBV DNA含量及肝内HBcAg的表达有关。(2)在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HBV致纤维化作用机制以Smad3的正性调控为主,Smad7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部分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对食品安全的知识认识、态度现状。[方法]采用自设问卷,选择广州部份居民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调查。[结果]调查563人,显示调查人群的食品安全知识掌握一般,平均为59.75±22.88分。不同人群的食品安全知识得分有差异,以年轻、文化程度高、商业和学生职业的人群掌握更多食品安全知识。58.6%的人对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表示担忧和警惕。普遍认为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主要是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对失信企业和个人惩罚力度不够。电视节目和科普海报是了解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半数以上居民对目前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担忧,居民对食品安全掌握一般,需要加强对高年龄、低学历和农民等人群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9.
微量元素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采用t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高血压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头发中化学元素Zn、Fe、Al、Cr及Fe/Zn比值的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例组的元素Zn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例组的元素Fe、Cr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Zn、Fe、Cr及Fe/Zn比值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和深圳两地的眼科医务工作者的生存质量现况。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对广州和深圳的311名眼科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35岁以下者在生理领域(F=5.265,P<0.01)和心理领域(F=3.191,P<0.01)的得分高于36岁以上者;工龄10 a以下者在生理领域的得分高于11 a以上工龄者(F=4.093,P<0.01)。高级职称和具有博士学历者在环境领域的得分较高。结论年龄、工龄、职称和学历都与眼科医务工作者的生存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