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状况及其对学龄初期超重肥胖的影响,为儿童肥胖的早期预防提供新思路。  方法  以8 744名上海市闵行区2019年9月1日入学,且于2019年10月8日至2020年1月17日进行了常规体检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专业医务人员按标准的方法和仪器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以BMI界定超重肥胖,并回溯收集其出生记录与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婴幼儿期喂养记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对学龄初期超重肥胖的影响,并进一步根据出生后1,4,6月龄内是否纯母乳喂养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  上海市闵行区一年级学生中,超重肥胖率为32.5%(2 843名);出生后1,2,4,6月龄内的婴儿维生素D补充率分别为20.2%,49.7%,66.3%,72.7%,有83.2%的婴幼儿在出生后3年内补充了维生素D。出生后1月龄内补充过维生素D的婴幼儿,学龄初期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降低(OR=0.82, 95%CI=0.68~0.98);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此保护作用在1,4,6月龄内为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尤其明显[OR(95%CI)=0.76(0.61~0.97),0.76(0.59~0.99),0.69(0.49~0.98),P值均 < 0.05]。  结论  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率有待提高,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尤其对纯母乳喂养儿有降低学龄初期超重肥胖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前及期间城市学龄前儿童各类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及影响因素, 为控制学龄前儿童电子屏幕使用和预防近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 于2020年6—7月, 横断面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幼儿园8 244名儿童, 通过家长问卷收集学龄前儿童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各类电子屏幕的使用时长, 估算加权屏幕屈光时间, 分析家庭电子屏幕督导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加权屏幕屈光时间的关联。  结果  被调查学龄前儿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每日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投影视屏时长过度检出率分别为30.52%, 51.40%, 56.82%, 而疫情前上学日三者检出率分别为21.94%, 41.80%, 47.51%。控制重要混杂因素后, 家长控制孩子使用电子屏幕的频率高、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屏幕时间有规定并严格实施与疫情前加权屏幕屈光时间负向关联(调整OR=0.60~0.77, P值均<0.05);家长陪伴孩子时使用电子屏幕的频率高、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屏幕时间有规定但实施不严格与加权屏幕屈光时间和疫情期间加权屏幕屈光时间增加正向关联(调整OR=1.18~1.80, P值均<0.05)。  结论  城市学前儿童疫情前后电子屏幕用眼时长均过长。学龄前儿童视屏行为的控制措施中, 应注重家庭内部的电子屏幕使用管理和父母自身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医学研究中的时间序列是指将某种疾病或者某个现象的某一指标,在每个时间点上的数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一维数据。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多与时间相关,尤其是传染病,因此时间序列往往蕴含着一定的规律。在以往的流行病学研究中,研究者们习惯于使用滑动平均模型(ARIMA)或者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SARIMA)描述传染病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对未来的发病情况进行预测~([1])。然而,这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街道常住人口的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度的现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该人群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600名常住人口,采用WHOQOL-BREF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两个量表各领域得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上海市某街道常住人口的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较低,其中心理领域得分仅为满分的45.94%;社会支持度方面,客观社会支持得分较低,仅为满分的40%.WHOQOL-BREF量表的四个领域和社会支持量表的三个维度之间都呈正向相关(P<0.01).结论 上海市某街道常住人口的生理、心理方面应该受到关注,可以通过增加他们的社会支持度来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对妊娠糖尿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妊娠糖尿病 (GDM)往往是妊娠中晚期伴随胰岛素抵抗(IR)的发展而发生的 ,故经典的观点认为GDM主要与IR有关。IR是指胰岛素靶组织 (如骨胳肌、脂肪组织、肝脏等 )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及抑制肝葡萄糖输出的作用减弱。妊娠期的IR与胎盘分泌具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有关。不过 ,单一的IR尚不能引起GDM。因为妊娠中晚期IR均增加 ,但仅约 5 %发展为GDM。提示GDM妇女除了有IR ,胰岛素分泌可能也存在缺陷〔1〕。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糖耐量状态〔GDM、糖耐量低减(IGT)、糖耐量正常 (NGT)〕…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区中小学校女教师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特点、影响因素及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13所中小学校191名40岁以上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0岁以上在职女教师中对更年期症状发生率为89.5%,其中重度为11.1%;更年期症状的出现及严重程度与超重、肥胖、慢性病史、家庭负担等有关;伴随着更年期症状的出现及加重,抑郁、焦虑症状愈加明显;被调查教师中对更年期知识的了解欠全面,医疗服务利用情况未尽如人意,对HRT的接受尚有一定阻力.结论普及低雌激素水平对中老年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不利影响,是提高更年期女性对医疗服务利用的一种可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并了解其与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I)父母问卷攻击行为分量表、父母行为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10所幼儿园1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根据CBCI量表攻击分量表,12.9%(95%CI:11.0~15.0)的学龄前儿童有攻击性行为,其中男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13.7%(93/680),女童为11.9%(66/55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敌意/强制的教养行为(OR=2.396,95%CI:1.636~3.510),以及父母与祖父母对儿童不一致的管教态度(OR=1.867,95%CI:1.287~2.710)更能引起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相对于无睡眠困难者,经常存在入睡困难(OR=3.415,95%CI:1.901~6.135)或有时存在入睡困难(OR=2.147,95%CI:1.256~ 3.671)的儿童也具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此外,儿童看电视时间少于1 h/d(OR=0.252,95%CI:0.136~0.467)、父亲年龄大(OR=0.703,95%CI:0.503~0.983),儿童经常参加户外活动(OR=0.617,95%CI:0.399~0.955)是其攻击性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家庭中应注重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以及对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以减少或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上海孕妇受孕前后3个月、孕中晚期妊娠压力对于孕晚期饮食倾向的作用。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上海市两家接产医院首次建卡的孕妇中,经知情同意纳入上海亲子队列研究,利用孕妇生活事件量表分别评估其在受孕前后3个月、孕32~36周的妊娠压力,采用食物频率问卷和因子分析法评估孕晚期饮食倾向,同时问卷获取重要混杂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压力与饮食倾向的关系。结果纳入分析的2634名孕妇中,因子分析得到6类孕晚期饮食倾向,分别为"均衡"类、"荤食和豆"类、"高糖或高油"类、"腌制品和内脏"类、"营养补充"类和"咖啡因"类。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包括孕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孕前体质指数、产次、孕中晚期焦虑情况、孕中晚期抑郁情况)后,受孕前后3个月较高的总体和主观妊娠压力可使孕妇在孕晚期更不倾向于"均衡"类饮食(OR=0.76,95%CI 0.61~0.95);孕中晚期较高妊娠压力可使孕妇更倾向于"均衡"类饮食(OR=1.66,95%CI 1.22~2.25),但同时也促进其对"腌制品和内脏"类饮食的倾向(OR=1.32,95%CI 0.98~1.78),并可抑制对"荤食和豆"类饮食的倾向(OR=0.72,95%CI 0.53~0.96)。结论孕期较低的妊娠压力有利于孕晚期膳食的均衡;相较于孕中晚期,受孕前后3个月的妊娠压力更可能对孕晚期饮食倾向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5~2月龄时的早期亲子互动对6月龄和12月龄婴儿社会性反应的影响,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截止2019年1月完成1.5~2月龄、6月龄和12月龄随访的母亲及其婴儿。在1.5~2月龄时评价亲子互动行为,6月龄和12月龄时评价婴儿的社会性反应。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分娩年龄≥35岁、有产后抑郁、婴儿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组的早期亲子互动得分显著性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早期亲子互动较少是6月龄和12月龄婴儿社会性反应总体能力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各维度OR值和95%CI分别为:6月龄应人-应物1.36(1.06~1.75),游戏性反应1.39(1.08~1.78),自主运动1.49(1.12~1.99);12月龄应人-应物1.46(1.05~2.04),自主运动1.52(1.09~2.13)。结论 1.5~2月龄早期亲子互动较少会显著增加6月龄婴儿社会性反应发育不良的风险,并且会持续影响到12月龄婴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人员对评估工作的认知状况和工作满意度状况,分析评估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优化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29家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机构中93名评估人员开展结构式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区域间差异,基于双因素理论分析评估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工作认知方面,调查评估人员中有92.5%的人认为工作具有重要性。对评估工作感兴趣的评估人员占87.1%,认为自身对评估工作具有积极贡献的比例为84.9%,认为目前安排的评估岗位符合个人意愿的占84.9%。工作满意度方面,调查人群对评估工作感到满意的占83.9%,认为工作量适宜的占78.5%,认为工作时长适宜的占74.2%,对评估对象配合程度满意的占65.6%,对评估机构工作支持感到满意和对评估机构有归属感的人员分别占94.6%和91.4%,对工作补助感到满意的占65.6%。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保健因素包括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工资报酬、工作量、工作耗时和与外界协助相关的机构支持、岗位适配性、团队合作、需方配合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