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英  王芳  刘新兰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4):295-297,385
目的检测Ang-2、Tie-2及VEGFR-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大肠癌组织、18例大肠癌旁组织中Ang-2、Tie-2、VEGFR-2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结果①Ang-2、Tie-2、VEGFR-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78%、74.07%及59.2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的27.28%、16.67%及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ng-2、Tie-2及VEGFR-2在根治术后5年内发生复发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0%、75.00%和75.00%,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4%及22.22%、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Ang-2、Tie-2及VEGFR-2表达阴性者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 Ang、Tie-2及VEGFR-2的表达与大肠癌复发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侵袭转移及评估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HTC)对wistar大鼠主动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及总甲基转移酶活力的影响并比较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和HTC在影响主动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总甲基转移酶活力之间的差异。方法:将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3 组:对照组、蛋氨酸组、高胆固醇组,每组11只。对照组给予普通大鼠饲料,其余各组给予相应的配方饲料。持续喂养3个月后心脏取血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等相关指标。提取主动脉基因组DNA检测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提取主动脉核蛋白检测基因组DNA总甲基转移酶活力。结果:经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Dunnett-t检验):高胆固醇组大鼠的血清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蛋氨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蛋氨酸组大鼠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高胆固醇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Y和HTC均增加基因组DNA总甲基转移酶活力,可促使基因组DNA去甲基化,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TC降低大鼠主动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可能是HTC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重要机制之一,且HHCY和HTC在影响基因组DNA低甲基化之间的差异无显著。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对目前发表的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HCC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年限为建库至2022年8月。试验组患者给予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其他常规治疗。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PRISMA评价纳入文献报告质量,AMSTAR 2量表评价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GRADE评价纳入文献结局指标和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含43个结局指标。PRISMA评分为20.5~25.5分,高质量7篇,中等质量2篇。AMSTAR 2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所有文献均为极低质量,存在问题最多的关键条目是条目2和条目7。GRADE评价结果表明,高质量指标4项,中等质量指标15项,低质量指标21项以及无法评价指标3项,导致降级的...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炎的差异,并探索影响原发性BRG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宁夏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168例慢性胃炎患者,按是否有胆汁反流及HP感染将纳入研究对象分为2组。A组为内镜诊断为BRG伴或不伴HP感染患者67例,B组为有明确的HP感染的慢性胃炎但无胆汁反流患者101例。对2组人口统计学数据、合并疾病、上消化道受累模式及病理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A组患者年龄在61~70岁的发病人数最多,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2组患者发病年龄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男女比例接近1: 2,而B组男女比例为2: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均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A组为71.64%,B组为7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1);A组患者次最常见的症状是反酸和胃灼热(40.29%),与B组(15.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发现糖尿病、高血压、胆囊切除在A组患者的检出率均较B组明显高;体重过轻在A组患者中更常见,超重在B组患者中更常见,2组患者B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7);而反流性食管炎在A组患者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对于溃疡性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则在B组中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理显示化生性萎缩在A组患者中更常见,而非化生性为萎缩则在B组中更常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原发性BRG与HP感染相关性胃炎相比较,有相似之处,但在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合并疾病及病理学相关表现上仍有差异。女性患有反流食管炎及糖尿病、既往有胆囊切除病史与原发性BRG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46.
47.
48.
49.
目的 探讨抗菌肽merecidin通过ERK/mTOR 信号通路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抗菌肽Merecidin干预组和雷帕霉素Rapamycin干预组。通过CCK-8 法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凋亡和周期,通过平板划痕试验和Transwell检测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 Western blot 法检测A549细胞中MAPK1、MEK2、mTOR、PRAS40、EIF4EBP1 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抗菌肽merecidin能够明显抑制A549的增殖能力,处理24 h后的 IC50值为10.01 μmol /L(P<0.05)。与control组比较,抗菌肽merecidin处理后促进细胞凋亡(P<0.05),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P<0.05),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均降低(P<0.05)。同时抗菌肽merecidin可抑制p-MAPK1和p-MEK2蛋白的表达,并且降低了mTOR、PRAS40和EIF4EBP1 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 抗菌肽merecidin可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ERK/mTOR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0.
机器人手术已在全球多个学科领域中广泛应用,机器人辅助胃癌切除术在微创外科领域也已取得长足发展.多项回顾性分析和非随机前瞻性研究均已报道了机器人根治性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但是,相较于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胃癌切除术的优越性尚未完全证实.本研究主要在从技术方面对最新的相关证据进行分析,探讨机器人辅助胃癌切除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