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1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2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260篇
内科学   22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631篇
预防医学   21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09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7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戴春华  李坚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0):747-749
环氧合酶-2(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选择性COX-2抑制剂治疗NSCLC的机制以及与化放疗结合用于NSCLC的临床治疗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2.
43.
44.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与多器官疾病的发生状况。方法老年人3896例,男2884例,女1012例,年龄60~103(78±13)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心脏彩超、体检、相关辅助检查,并对多器官疾病进行分析。结果3896例患者中,SDHVD1225例(31.4%),无SDHVD2671例(68.6%),SDHVD组与对照组多器官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高血压病49.3%vs 28.4%,冠心病38.5%vs23.8%,心力衰竭36.2%vs 17.3%,肺心病6.3%vs 3.1%,脑卒中21.6%vs 9.6%,肾功能不全6.9%vs 3.2%,胃食管反流病21.3%vs 10.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为11.2%vs 1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HVD组多器官疾病显著增高,可能由于SDHVD心脏重构改变,血流动力学异常,促发了多器官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RA)行计划内二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时机对左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且行计划内二次PCI术的AMI患者共386例,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21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168例。分别随机选择不同时机对non-IRA进行计划内二次PCI术,每组再根据二次PCI术间隔的时间(T)分为3个亚组:A组:3天≤T7天,B组:7天≤T≤10天,C组:T10天。随访观察和比较上述不同时机行二次PCI术患者的中远期预后,包括左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生存率。结果 (1) 218例STEMI患者,平均随访(42. 54±15. 60)月,其A组、B组、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值(ΔLVEF)分别为2. 91%±0. 79%、0. 30%±0. 58%、-0. 12%±1. 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26)。总的累积无事件生存率3个亚组分别为90. 0%、67. 2%和41.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二次PCI术后生存率A组高于B组及C组(P=0. 021,P=0. 010)。(2) 168例NSTEMI患者,平均随访(39. 85±16. 19)月,其A组、B组、C组的ΔLVEF分别为1. 73%±0. 50%、0. 10%±0. 71%、-1. 57%±2. 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39)。总的累积无事件生存率3个亚组分别为87. 0%、59. 7%和28.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二次PCI术后生存率A组高于B组及C组(P=0. 032,P=0. 012)。结论对多支血管病变AMI患者non-IRA行二次PCI的时机可影响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和累积无事件生存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究血清Nε-羧甲基赖氨酸(CML)对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颈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506例,其中1型糖尿病148例,2型糖尿病191例,无糖尿病者167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将颈动脉钙化严重程度按照0~8分予以评估,以1~4分为低钙化组,5~8分为高钙化组。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量血清CML水平。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颈动脉钙化的独立预测因子。随访复测CML并追踪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分析CML变化与MACCE的关系。结果在颈动脉高钙化组和低钙化组,糖尿病患者的CML、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无糖尿病者(P<0.05),且2型糖尿病患者高于1型糖尿病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ML是1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钙化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OR 2.025,95%CI 1.368~2.996,P<0.05),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钙化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OR 2.485,95%CI 1.481~4.171,P<0.05)。随访期CML水平明显升高与MACCE相关。结论CML是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颈动脉钙化的独立预测因子,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糖尿病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CD137-CD137配体(CD137L)信号是否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钙化形成。方法采用巯基乙酸盐腹腔灌洗法获取C57BL/6J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取3~6代胸主动脉VSMC分为对照组、共培养组、CD137激动组和MMP-9抑制组(n=3)。对照组用重组CD137L蛋白干预VSMC,共培养组用PM和VSMC共培养,CD137激动组和MMP-9抑制组分别用重组CD137L蛋白和MMP-9抑制剂干预PM后,与VSMC共培养,再加入重组CD137蛋白(10μg/ml)干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钙化相关的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表达,微板法检测钙离子浓度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Von Kossa和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细胞钙化程度。结果CD137激动组VSMC中OPN和Runx-2蛋白表达、钙离子浓度及ALP活性明显高于共培养组(P<0.01),而MMP-9抑制组VSMC中OPN和Runx-2蛋白表达、钙离子浓度及ALP活性明显低于CD137激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5±0.27 vs 2.12±0.34,0.30±0.32 vs 2.63±0.41,(1.92±0.09)mmol/g vs(4.99±0.37)mmol/g,(1.11±0.50)KU/g vs(2.63±0.04)KU/g,P<0.01]。共培养组VSMC中OPN和Runx-2蛋白表达、钙离子浓度及ALP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37激动组茜素红染色红色颗粒物质沉积和Von Kossa染色黑色颗粒物质沉积明显多于对照组和共培养组;MMP-9抑制组钙化程度显著降低;对照组和共培养组钙化程度则无明显差异。结论CD137-CD137L信号可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MP-9表达影响VSMC钙化形成。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MS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非MS(Non-MS)组57例,MS组117例及健康对照(NC)组90名,按Chemerin水平从低到高分为Ter1、Ter2和Ter3亚组.所有研究对象行75 g 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血脂、血清Chemeri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生化指标. 结果 MS组血清Chemerin水平高于Non-MS组和NC组(P<0.01).从Ter1到Ter3亚组,BMI、WC、WHR、SBP、FPG、2 hPG、HbA1 c、FIns、HOMA-IR、TG、hsC-RP水平依次升高,HDL-C水平依次降低,MS的患病率依次增加(P<0.05).Chemerin与BMI、WC、WHR、SBP、FPG、2 hPG、HbA1 c、FIns、2 hIns、HOMA-IR、TG及hsC-RP呈正相关(P<0.05),与HDL-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呈负相关(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hemerin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97,P<0.01).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提示Chemerin预测MS的界值为72.4 ng/ml.结论 Chemerin与MS的发生相关,可作为MS的独立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哮喘患者鼻黏膜上皮细胞中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及α肌动蛋白2(actin alpha 2, ACTA2)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改变。方法: 利用甲基化850K芯片法检测6例哮喘患者与5例健康者鼻黏膜上皮细胞中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进行生物功能分析后选择ACTA2为目的基因,以重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12例哮喘患者及12例健康者ACTA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结果: 850K芯片测序结果显示,哮喘患者所有常染色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甲基化修饰,大部分发生在基因体及基因间区,10%~20%发生在启动子区,且高甲基化和低甲基化改变可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重亚硫酸盐法测序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组ACTA2基因启动子区出现明显高甲基化改变(P=0.001)。结论: 哮喘患者鼻黏膜上皮细胞各染色体均出现广泛甲基化修饰,ACTA2基因启动子区域出现高甲基化改变。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配体(glucocorticoid induced TNF receptor ligand, GITRL)对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来源的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免疫抑制功能的调控作用,并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C57BL/6小鼠构建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分选荷瘤小鼠脾脏中MD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GITR的表达;GITRL(5 μg/mL)处理MDSCs 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对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的CD4+ T细胞增殖的影响,比色法检测MDSCs胞内精氨酸酶1(arginase-1, Arg-1)的活性,Griess偶联法检测效应分子一氧化氮的释放量,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DSCs胞内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脾脏中MDSCs表达GITR分子;与对照组相比,GITRL处理的MDSCs对CD4+ T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下降,Arg-1活性降低(P<0.05),一氧化氮释放量减少(P<0.01);GITRL蛋白下调了MDSCs胞内JAK2和STAT3 (P<0.05或P<0.01)信号的磷酸化蛋白水平。结论: GITRL蛋白通过抑制MDSCs胞内JAK2/STAT3信号通路,下调MDSCs的免疫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