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0 毫秒
71.
目的 克隆人PRL-3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方法 设计PRL-3特异性引物,提取人大肠癌细胞系SW480总RNA,用RT-PCR方法获取人PRL-3 cDNA.经T-A克隆,通过双酶切鉴定及测序确认后,构建人PRL-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PRL-3.结果 成功扩增出人PRL-3全长cDNA,并构建pGEX-4T-1-PRL-3原核表达载体,测序结果表明PRL-3全长cDNA与GenBank中PRL-3序列完全一致,SDS-PAGE胶分析表明,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了重组蛋白.结论 获得人PRL-3基因全长cDNA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为深入研究PRL-3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眼镜蛇毒粗毒毒素Ⅳ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维高  崔跃  孔天翰 《河北医药》2012,34(2):172-174
目的 探讨眼镜蛇毒毒素Ⅳ对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 测定小鼠自主活动,观察毒素Ⅳ对小鼠自主活动影响.昆明种小鼠慢性吗啡处理,建立吗啡诱导行为敏化模型,观察毒素Ⅳ对吗啡行为敏化影响.结果 毒素Ⅳ(0.027、0.04、0.08 mg/kg)腹腔注射后,均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降低吗啡诱导的高活动性,抑制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获得,阻断小鼠吗啡行为敏化表达,其中中、高剂量毒素Ⅳ作用较显著.结论 毒素Ⅳ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阻止吗啡成瘾行为形成,对吗啡诱导的敏化行为具有抑制作用,提示毒素Ⅳ对吗啡精神依赖性可能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心肺复苏(CPR)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及外源性磷酸肌酸(CP)干预的影响,研究大鼠CPR后心肌损伤机制及外源性CP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常规复苏组(B组)、常规剂量CP组(C组,胸外按压时首次给药CP 0.5g/kg,2 h后再次给药1.0g/kg)、大剂量CP组(D组,胸外按压时首次给药CP 1.0g/kg,2 h后再次给药2.0g/kg).每组动物8只.建立窒息型大鼠心搏骤停(CA)-CPR模型,ROSC后24 h取心肌标本待测.以脱氧核糖核昔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ROSC后24h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以免疫组化法检测ROSC后24h的心肌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与A组比较,CPR后24h B,C,D各组心肌凋亡指数及Bax,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Bcl-2/Bax值均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C组和D组心肌的凋亡指数及Bax,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Bax值均明显上升(P<0.01);与C组比较,D组的凋亡指数及Bax,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Bax值明显上升(P<0.05).结论 外源性磷酸肌酸可明显抑制窒息型大鼠CPR后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肺复苏后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以大剂量时更明显.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变应性与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全身及上下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的特征及差异,探求上下气道炎症及高反应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按是否具有鼻炎临床症状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将受试者分为三组:变应性鼻炎组184例、非变应性鼻炎组129例、健康正常组162例,均进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鼻灌洗液炎症细胞分类、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呼出气一氧化氮、肺通气功能检查和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比较三组全身及上下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的特征及差异。结果①非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组患者血EOS计数、鼻EOS计数、痰EOS比例阳性率与正常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变应性鼻炎组呼出气一氧化氮、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与正常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增加下气道EOS炎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OR=4.096)、血EOS计数升高(OR=9.715)、气道高反应性(OR=3.107)和鼻灌洗液EOS计数升高(OR=16.398);③增加气道高反应性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OR=4.276)和诱导痰EOS比例升高(OR=4.890)。结论部分无下呼吸道症状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存在下气道炎症及高反应性;部分无下呼吸道症状的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存在下气道炎症;上气道炎症是导致下气道炎症的主要高危因素;特应性体质和气道炎症是气道高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上气道炎症导致下气道炎症,甚至发展为下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是部分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向变应性鼻炎甚至哮喘发生、发展的重要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5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主要表达CD117(91.4%)、CD33(89.7%)及CD13(74.1%),淋系抗原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也有阳性表达(Ly+AML),其中CD7表达率最高,占22.4%;M3较少表达CD34及HLA-DR。结论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有重要意义,伴有CD7+的AML患者CR率低于CD7-的AML患者。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细胞分化剂CDA-Ⅱ(cell differentiation agent-Ⅱ)抑制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及对癌基因C-erbB2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CDA-Ⅱ作用人肺癌细胞A549,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经CDA-Ⅱ作用后A549细胞C-erbB2表达的改变。结果:CDA-Ⅱ能明显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且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C-erbB2在CDA-Ⅱ抗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中表达下调。结论:CDA-Ⅱ可有效抑制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该作用可能与抑制C-erbB2的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P-Akt和p27Kip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检测60例手术活检切取的鼻咽癌组织蜡块,与30例非肿瘤鼻咽组织石蜡标本作比较,分析鼻咽癌组织中磷酸化Akt(P-Akt)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Akt蛋白在鼻咽癌中胞质表达高于非肿瘤鼻咽组织,P<0.001,p27Kip1蛋白在鼻咽癌细胞核表达较非肿瘤鼻咽组织降低,P<0.01;鼻咽癌细胞中P-Akt的表达与胞核p27Kip1的表达呈负相关,与胞质p27Kip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Akt蛋白过表达的鼻咽癌患者p27Kip1蛋白胞核表达降低,提示P-Akt蛋白和p27Kip1蛋白可能分别作为正性和负性调控因子,共同作用于细胞恶性增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MLH1和MSH2蛋白在低龄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缺失情况,为HNPCC家系的筛选提供线索。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LH1和MSH2蛋白的表达。结果:65例年龄≤5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中, MLH1蛋白表达异常的为19例,占22.23%;MSH2蛋白表达异常的为2例,占6.15%;MLH1和MSH2蛋白二者表达均异常为3例;MMR蛋白表达缺失的总检出率为30.77%(20/65)。结论:MMR蛋白在低龄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缺失率较高,以MLH1表达异常为主。免疫组化检测MMR基因的表达也可能成为筛选HNPCC家系的一种简单,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因此把低龄子宫内膜癌作为癌家族成员纳入HNPCC初筛范围,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的NK4基因重组腺病毒表达系统,探讨NK4基因对结肠癌生长、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Ad HTERTp-NK4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结肠癌细胞HTC116,分别以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K4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量:MTT和体外侵袭实验观察NK4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建立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重组腺病毒Ad HTERTp-NK4对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Ad HTERTp-NK4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HCT116细胞后,HCT116细胞内NK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Ad HTERTp-NK4重组腺病毒感染后,HCT116细胞生长抑制率和侵袭抑制率分别为47.14%和40.63%,与Ad HTERTp-GFP(空载体)组(2.75%和2.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局部注射Ad HTERTp-NK4重组腺病毒载体后,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生长受抑,抑瘤率为47.3%,与空载体组(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ERT启动子调控NK4基因靶向治疗系统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的增殖及侵袭转移,在结肠癌的基因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肝再牛进程触发大鼠结肠痛肝转移残肝内隐性转移灶进展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肝包膜下种植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7%肝切除组和70%肝切除组;采用腹膜后注射建市结肠癌腹膜后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70%肝切除组.手术后3周处死动物,测定肝内转移瘤量、再生肝重及腹膜后瘤结节重.在含有肝切除后24 h和14 d的门静脉血清培养基中进行结肠癌细胞Lovo体外培养,5.溴脱氧尿核苷(5-BrdU)DNA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手术切除明显促进70%肝切除组肝内残留癌牛长(P<0.05),对37%肝切除组肝内残留癌和结肠癌腹膜后转移瘤牛长无促进作用(P>0.05);肝切后24 h门静脉血清组5-BrdU DNA掺人率从第72小时开始增加,至第120小时呈持续增加趋势(P<0.05);肝切后14 d门静脉血清对结肠癌细胞生长无明显刺激作用(P>0.05).结论 结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可诱发肝内微小残留灶的进展,并不通过血液循环全身性释放,对肝外转移瘤并不发挥作用.肝切除范围与诱发肿瘤生长有关,只有肝切除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足以刺激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