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256例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ombined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syndrome,CARAS)的诊断及治疗现状,总结CARAS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医师对CARAS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集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患者155例,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101例,共256例.通过笔答问卷的方式,了解BA和AR患者中合并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症状的比率、两种疾病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BA患者中合并AR症状的比率为72.3% (112/155),确诊为AR的仅占33.5%(52/155).AR患者中合并BA症状的比率为35.6% (36/101),确诊为BA的仅占10.9% (11/101).联合诊断BA和AR的人数仅占调查总人数的25.0% (63/256),同时合并上、下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进行规范联合治疗患者仅占13.5% (20/148).导致患者未规律联合治疗最主要的原因是医师未告知患者联合治疗的重要性.结论 大部分BA患者都合并有AR,AR患者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可能合并BA,但绝大部分CARAS患者均未得到准确诊断和规范的联合治疗,治疗现状不容乐观.临床医师应建立“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观念,并掌握正确的协同诊治方法,同时加强对CARAS患者的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由一种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简称新冠病毒)引起, 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 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中和抗体和针对病毒复制周期的小分子抑制剂是我国目前推荐的针对新冠病毒的主要抗病毒治疗方案。为进一步促进抗新冠病毒药物在临床合理应用,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组织国内感染、呼吸、重症、药学专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基础上结合我国针对COVID-19的诊疗经验, 编写了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抗新冠病毒药物的认识, 为临床医师规范用药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大学生患者的认知损害程度及其对相应教育策略的提示.方法 纳入40名首发精神分裂症大学生以及45名人口学特征匹配的健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首发精神分裂症大学生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采用数字广度(顺背、倒背)、数字符号评估所有大学生的认知功能,并进行症状严重程...  相似文献   
34.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靶向治疗是有特定驱动基因突变患者的一线方案,但靶向治疗存在诱发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风险,约为0. 4%~6. 0%.本文报道了我科收治的两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related inte...  相似文献   
35.
《黑龙江医学》2017,(9):851-853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关系。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2013-04—2014-04间确诊的310例肺癌患者PICC置管化疗后5例出现VTE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5例均为VTE形成的高危患者,在置管化疗过程中逐渐形成VTE。结论肺癌、化疗、PICC置管是形成VTE的高危因素,应高度警惕,尽早评估VTE形成风险及给予预防措施,降低VTE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简称慢阻肺,居当前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慢阻肺将居全球死亡原因第3位,疾病经济负担第5位。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川渝地区40岁以上慢阻肺发病率分别为9.6%和12.8%,高于全国8.2%的发病率(40岁以上人群)。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回顾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治疗的37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198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经口鼻面罩BiPAP无创机械通气。记录治疗前、治疗2 h、治疗后24 h的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缓解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治疗2 h后,观察组患者pH、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乳酸水平改善显著(P<0.05),对照组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pH、PaO2/FiO2、PaO2、乳酸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 d临床缓解率无显著差异(χ2=1.042,P=0.307),治疗后5 d、7 d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胀气、口咽溃疡、口腔真菌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肺性脑病发生率(3.03% vs. 10.0%,P=0.006)及气管插管率(7.57% vs. 11.11%,P=0.0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创通气合理使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 结论经口鼻面罩BiPAP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8.
肺癌患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诊早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4]。随着胸部低剂量薄层CT(low-dose thin-layer CT,LDCT)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体检的大规模实施,肺结节检出率已升至22%~51%,且在随访中每年新增肺结节检出率为3%~13%[3]。多项国际多中心研究报道在普通人群中发现的肺结节,恶性肺结节比例仅为4%。偶发或非高危人群主动体检发现的肺结节中,恶性肺结节占比相对更低[5]。现有的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Fleischner指南、亚太专家共识、我国指南与专家共识对指导肺结节的诊治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肺结节特征均有不同,医院等级不同,很难对大多数肺结节做出及时正确诊断,临床上尚存在恶性肺结节诊治不足以及良性肺结节的过度诊治问题。及时、正确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减少漏诊、误诊与过度诊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T细胞因子3 (T cell factor 3,TCF-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50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及其正常癌旁组织对照,进行免疫组化检测TCF-3蛋白在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采用5种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及2种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肺癌细胞系中TCF-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1) TCF-3在肺癌组织中表达,表达率为48% (24/50),在正常肺组织中未见表达.TCF-3在肺癌细胞胞核与胞质同表达,以细胞核表达为主.(2) TCF-3在A549、H520、HBE、BEP-2D 4种细胞系中mRNA及蛋白水平均有表达.结论 TCF-3在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均表达,TCF-3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质同表达,但以细胞核表达为主.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27(HSP27)、亲环素A(CyPA)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科收治的COPD患者180例,其中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无呼吸衰竭患者90例(COPD组),另选健康体检者9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SP27、CyPA水平;分析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HSP27、CyPA水平与FEV1%pred、FEV1/FVC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患者血清HSP27、CyPA高于COPD组及对照组,COPD组患者血清HSP27、CyP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血清HSP27、CyPA高于存活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患者血清HSP27、CyPA水平与FEV1%pred和FEV1/FVC呈负相关,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示:APACHEⅡ评分、HSP27和CyPA是影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示:HSP27、CyPA联合检测预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37和0.829.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HSP27、CyPA明显升高,与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对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