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体检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对其的影响情况,为COPD的防治工作提出科学的建议。方法:对来我院健康体检的3000例30岁以上重庆地区人群广泛进行肺功能检查、体格检查、胸片及心电图检查,并填写COPD危险因素调查表,对筛查出的疑似COPD患者进一步到呼吸内科门诊进行确诊及治疗。结果:重庆地区40岁以上体检人群COPD患病率为10.10%,40岁以下体检人群(30~39岁)COPD患病率为2.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9.104,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吸烟、特殊职业暴露史、家族史是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均>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庆地区40岁以上体检人群COPD患病率较高,应提高肺功能早期筛查COPD重要性的认识,对有吸烟、特殊职业暴露史、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尽早行肺功能检查,并加强健康宣教及危险因素的防范,有助于提高COPD的早期诊治率,减少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2.
DC-SIGN分子与结核病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结核病防治面临严峻挑战,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每年新发结核病例800万例,20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结核病治疗主要依赖化疗,然而逐步攀升的耐药率及近4JD年没有突破性抗结核新药问世,使当前结核病防治陷入困境,急需发展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近年来一个新发现的树突状细胞表面免疫分子DC-SIGN(CD209)可能与结核病发生密切相关。这一发现可能为结核病防控技术和药物开发带来新思路。现将DC-SIGN的结构、功能以及在结核病发病中的作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其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从2011年—2017年连续7年对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7年共调查住院患者8?663例,发生医院感染427例、483例次,感染现患率为4.93%、例次感染率为5.58%;7年感染科室均以重症医学科等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病原微生物检出率67.68%,前5位病原微生物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真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30.77%,预防性用药比例呈下降趋势,联合用药均以一联单用为主。结论 在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要加强临床医师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观念,做好监测工作,健全监测制度,完善监测体系,使医院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因“发热17d,咳嗽、咯痰伴呼吸困难9d”入院.入院前17d患者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测体温37.8℃~38.8℃,无咳嗽、气促、咯血,院外予头孢曲松钠抗炎治疗无效.入院前9d开始出现咳嗽,咳大量黄绿色脓痰,伴呼吸困难,作胸片示“肺炎”,予氨苄西林钠、左氧氟沙星抗感染5d无效,换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3天,症状仍无好转,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作胸部CT提示双侧肺内病灶明显增多,呈蜂窝样改变,故来我院.患病以来,精神、食欲明显下降,体重下降约10 kg.入院查体:T 37.6℃,P133次/min,R 32次/min,BP 100/70 mmHg,神清神萎,半卧位,可见吸气性三凹征,口唇紫绀;双肺闻及大量湿罗音和散在哮鸣音;心界不大,心率133次/min,律齐,无杂音;腹部无阳性体征;双下肢不肿.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第一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成功;如今HS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血液系统疾病、实体肿瘤、遗传和代谢性疾病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然而,对于移植受者而言,30%~60%的受者会出现感染或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其中61%因此死亡。近年来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量泵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选择病灶靶血管支气管动脉并连接微量泵持续靶动脉内泵入紫衫醇+奈达铂灌注化疗。结果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未见并发症。鳞癌缓解率88%,腺癌缓解率67%,腺鳞癌缓解率40%。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微量泵持续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一项疗效好、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静脉全身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收集国内外2000年至2014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NSCLC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临床对照试验的中英文文献,按照入选标准严格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对最终入选的文献使用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文献共计11篇,Meta分析显示NSCLC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全身静脉化疗组(RR,1.57;95%CI,1.37~1.82;P<0.001;I2=0%),但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RR,1.10;95%CI,0.91~1.33;P=0.30;I2=24%)。NSCLC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血小板降低发生率显著低于全身静脉化疗组(RR,0.69;95%CI,0.53~0.90;P=0.006;I2=0%),但两组患者白细胞降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0.77;95%CI,0.56~1.04;P=0.09;I2=87%),恶心、呕吐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RR,0.64;95%CI,0.30~1.37;P=0.25;I2=98%)。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晚期NSCLC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全身静脉化疗,且能降低某些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作为部分晚期NSCLC患者首选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均为呼吸道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二者往往同时并存,并相互影响。AR和BA除了临床表现不同外,在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等方面均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我国肺癌患病率、病死率稳居恶性肿瘤第一位。创建肺结节与肺癌全程管理模式,将肺结节纳入规范诊疗体系,以期实现肺癌早诊早治,提高患者复诊依从性。 方法构建肺结节与肺癌全程智能管理云平台,建立恶性肺结节队列、良性肺结节队列和未确诊肺结节规律随访队列。收集人口统计学、影像、病理、疗效等信息,通过全程管理后分析人群特征、诊治精准性与复诊率。 结果创建了基于重庆市肺结节管理工作室的肺结节与肺癌全程智能管理云平台。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纳入全程管理的肺结节与肺癌患者共5 144例,确诊肺结节1 546例(30.05%),其中恶性1 194例,良性352例;Ia期肺癌占确诊肺癌的(80.80%);随访中肺结节3 598例(69.95%)。2019年进入平台登记管理后未确诊的肺结节,有≥1次复诊记录的患者652例(74.86%);2020年667例(65.67%);2021年245例(13.94%)。 结论建立肺结节与肺癌全程智能管理云平台有利于提高恶性肺结节早诊早治率与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模式养成,改善肺癌预后,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10.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患者年龄超过65岁的CAP,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估计,美国≥65岁的成人中每年有915900人发生CAP。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脏器功能减退,基础疾病多,导致CAP发病率高,致残率和死亡率也高。因此及时地诊断,有效、合理、安全地治疗老年CAP,对于改善老年人的预后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就近年老年CAP方面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