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并发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7—2014-06在我院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分析比较2组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脉狭窄等区别。结果脑梗死组术前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比例明显高于无脑梗死组。结论术前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是术后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术前正确评估术后脑梗死高危患者,有利于指导心脏外科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92.
目的总结43例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8-01—2015-12间43例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6个月内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重度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死于重度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7 a,无远期死亡。2例二尖瓣中度反流患者反流加重。结论细致的瓣膜成形手术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避免残余漏和传导阻滞对获得较好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浆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抗炎因子(白介素4,白介素10)及内毒素的变化。探讨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在体外循环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鲎试剂,ELISA等技术分别观察体外循环和未进行体外循环的患者血浆内毒素、TNF-α、IL-6、IL-4、IL-10的水平。结果体外循环时发生内毒素血症;体外循环时血浆TNF-α、IL-6、IL-4、IL-10水平显著升高,但抗炎因子IL-4,IL-10释放迟于致炎因子TNF-α,IL-6。结论体外循环时,血浆抗炎症介质的释放要迟于致炎症介质,抗炎症介质释放的延迟可能是导致炎症反应抗炎症反应失衡的原因,这可能与体外循环时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4.
365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道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6年8月~2004年6月,共施行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H)手术病人365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6~188h,其中18例行第二次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8例行气管切开,4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361例治愈出院。通过对365例术后病人呼吸道的监测及护理,体会到此类病人术前由于长期的左向右分流使肺瘀血、顺应性降低,肺功能下降,术后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除合理的用药外,加强呼吸道的护理,给予恰当的呼吸机治疗,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确保氧的供给,对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病变严重 ,手术难度大 ,手术时间长 ,术后易并发低心排、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如不仔细观察和护理 ,可使并发症增加或引起病情恶化 ,甚至导致死亡。因此 ,在护理中应严密监测 ,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及足够的心排血量 ,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我院自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4月 ,在体外循环下行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矫治术共 2 0例 ,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4~ 34岁 ,体重 12~ 6 0kg。病种包括法乐四联症 18例 ,其中合并房间隔…  相似文献   
96.
紫绀型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术中去白细胞常温血心脏停搏液微流量连续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临床随机选择主动脉 (AO)阻断时间在 60min以上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 2 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0例 ,检测术中不同时间点脂肪酸结合蛋白 (HH FABP)水平和右心房心肌内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结果 :①试验组AO开放后 2 0min ,40min ,60min血清HH FABP均较AO阻断前及开放即刻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且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②试验组AO开放即刻及开放后 2 0min心房心肌内MPO与阻断前相比无明显增加 ,而对照组与阻断前相比明显增加 (P <0 .0 1 ) ,2组之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HH FABP与AO阻断时间呈正相关 ,试验组r=0 .962 4 ,P <0 .0 1 ,对照组r=0 .70 31 ,P <0 .0 5。结论 :去白细胞常温血心脏停搏液微流量连续灌注可减轻心肌缺血 再灌损伤 ,有利于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98.
张瑞成  董念国  侯剑峰  法宪恩 《心脏杂志》2007,19(4):388-390,398
目的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mononuclear cells,BM-MNCs)移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AMI模型,将制备的BM-MNCs悬液和培养液分别经心外膜下植入实验组和对照组梗死心肌周围。移植术后4周末,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Bcl-2、Fas、FasL蛋白在心肌细胞中表达水平,并观察梗死区心肌内移植BM-MNCs及其周边区组织形态学特点。结果移植后4周末,实验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cl-2蛋白吸光值显著升高(P<0.05),Fas、FasL蛋白吸光值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心肌梗死区内有BrdU标记阳性的BM-MNCs存活。结论同种异体大鼠BM-MNCs移植可调节Bcl-2、Fas、FasL蛋白表达,抑制AMI后心肌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99.
穿透性心脏损伤( penetrating cardiactrauma,PCT)是胸部创伤的危重疾病,常由于弹片、锐器刺入胸部造成.由于其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约有69%~84%的患者在现场和送往医院的途中即已死亡[1].而如果能够及时救治,生存率可达80%以上[2].笔者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199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PCT患者68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PCT的临床特点,总结PCT的救治经验.  相似文献   
100.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Cs)诱导为内皮细胞(ECs)的可行性。方法将HBMCs分离、培养后,加入诱导因子定向诱导为ECs,并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经鉴定,HBMCs在特定环境下分化为了ECs。结论以HBMCs诱导的ECs作为种子细胞,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