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李伟  法宪恩 《医学信息》2009,22(2):139-142
目的探讨在脑死亡期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对于冠状动脉功能和心脏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40~50k体重的家猪15头,应用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猪脑死亡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对照组(A组):仅对动物行麻醉维持,不建立脑死亡模型。非激素处理组(B组):建立猪脑死亡模型,不进行激素干预。激素处理组(H组):建立脑死亡模型,给予激素治疗。24h后,各组均以标准取心法取出心脏立即分离左冠状动脉末梢直径在1.0~1.5mm的动脉支进行器官浴槽实验以评价冠状动脉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功能。同时立即剪取左心室一小块心肌测定心脏干湿重比(D/W)。结果①冠状动脉平滑肌功能:三组在平滑肌最大收缩值(Cmax)和最大舒张值(Rmax)两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与A组相比,B组在最大内皮依赖性舒张(EDRmax)和舒张至50%最大收缩时P物质浓度的负对数(pEC50)两方面均降低(P〈0.05);与A相比,H组在EDRmax和pEC50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相比,B组在EDRmax和pEC50两方面均降低(P〈0.05)。③心脏干湿重比:H组和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干湿重比降低(P〈0.05)。结论激素替代疗法(氢化可的松、三碘甲腺原氨酸、抗利尿激素和可卡因)可有效保护脑死亡期的供心,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反应、增加心肌供能、维持内环镜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索芬太尼和水合氯醛在儿童心内直视术后的镇痛镇静作用。方法:选择30例心内直视术后的患儿,用芬太尼和水合氯醛交替应用,观察用药后的镇静效果及有无药物副作用。结果:30例患儿用药后人机对抗均减轻,氧合和通气均改善,其中26例镇静达到3-4级,有效率为86.7%。结论:先心病术后需呼吸支持,烦躁,人机对抗明显的患儿应用小剂量芬太尼和水合氯醛联合镇痛、镇静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6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4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6例,主动脉瓣成形8例,主动脉瓣置换4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残余分流,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6年,平均随访27.6个月,心功能Ⅰ~Ⅱ级,复查心脏彩超无主动脉窦瘤复发或残余分流,主动脉瓣成形术后有2例轻-中度反流。结论外科手术是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有效治疗方法,修补技术是防止术后窦瘤复发、残余分流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背景:细胞凋亡增加所导致的进行性心肌细胞丢失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降低 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及Bax蛋白、PDCD5 mRNA表达可以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1/11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完成。 材料:体质量为(240±20)g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20只/组。另取体质量为100~150 g的Wistar大鼠60只用于制备骨髓单个核细胞。 方法: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模后,细胞移植组大鼠在梗死心肌周围分4点于心外膜下植入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每点100 μL(107个细胞);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DMEM培养基,培养4周。 主要观察指标:血清及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左室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和PDCD5 mRNA的表达。 结果:移植后4周,细胞移植组在发生凝固坏死的宿主心肌内可以看到局灶BrdU标记阳性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移植后4周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但细胞移植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 <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细胞移植组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和PDCD5 mRNA(PDCD5/GAPDH)均明显升高(P < 0.05),但细胞移植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 < 0.05)。 结论: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以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降低Bax蛋白和PDCD5基因的促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因二尖瓣闭式扩张、瓣膜成形术、瓣周漏患者再次瓣膜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实施心脏瓣膜再次手术182例。其中二尖瓣闭式扩张手术再狭窄130例,瓣周漏24例,机械瓣功能障碍12例,人工瓣膜心内膜炎16例。再次手术方式有二尖瓣置换、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主动脉瓣置换。两次手术间隔时间2~23年。结果全组手术后死亡17例,占9.3%。早期死亡主要原因为术后低心排、恶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结论瓣膜再次手术风险包括急症手术、术前心功能差、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体外循环时间长等。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积极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这类患者的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小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48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及对照组各24例。微创组予经左听诊三角区小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治疗。观察2组呼吸机辅助时间、输血量、重症监护室(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微创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滞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小切13胸膜外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行瓣膜置换术的巨大左心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8例,脱离体外循环失败1例,恶性心律失常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出血和心脏压塞1例,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温血心肌停搏液微流量连续灌注法在老年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组 3 4例 ,年龄 60~ 71岁。病种包括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5例 ,心脏瓣膜病 2 8例 ,左心房粘液瘤 1例。阻断升主动脉 ,先用含钾 2 3~ 2 8mmol/L的温血停搏液诱导心脏停搏 ,再用含钾 6~ 8mmol/L温血停搏液以 0 5~ 1 0ml/kg·min速度连续灌注至开放主动脉阻断钳前 ,心肌温度维持在 3 2℃~ 3 6℃。心脏病变给予矫治。结果 :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含钾温血停搏液后 ,心脏停搏迅速 ,且不经心室颤动阶段。开放升主动脉后 3 3例( 97 1% )自动恢复为窦性心律 ,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小 ,无低心排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死亡 1例。结论 :温血心肌停搏液微流量连续灌注法对老年心脏病手术患者效果较好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50.
双腔右心室(DCRV)是临床上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常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我院于2003年6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DCRV3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其临床经验.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35例DCRV,男21例,女14例;年龄3~21(12.3±6.1)岁.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10例,活动后口唇紫绀、伴蹲踞2例,有胸闷、气促12例,其余1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查体:于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3/6~4/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均伴收缩期震颤,肺动脉瓣第2心音正常或减弱27例,轻度亢进8例.心功能分级(NYHA)I级22例、Ⅱ级12例、Ⅲ级1例.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18例、双心室肥大3例、左心室肥大8例,大致正常6例.心胸比率0.48~0.60.单纯DCRV3例,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32例,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VSD)29例,肺动脉狭窄1例,房间隔缺损2例.DCRV分型:肌隔型11例,肌束型24例.术前误诊为法洛四联症1例(术中探查是大VSD位于高压腔的DCRV)、肌隔型DCRV误诊为VSD1例,术前诊断为VSD漏诊DCRV 15例,误诊为肺动脉瓣狭窄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