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背景寻找肺癌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制定精准治疗策略。目的分析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人附睾蛋白4(HE4)、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92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及不同TNM分期NSCLC患者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评价不同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的NSCLC患者生存状况。结果 (1)试验组患者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高于对照组(P0.05)。(2)TNM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高于Ⅰ~Ⅱ期患者,TNM分期Ⅳ期患者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高于Ⅲ期患者(P0.05)。(3)ROC曲线显示,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9〔95%CI(0.708,0.983)〕、0.673〔95%CI(0.549,0.796)〕、0.760〔95%CI(0.649,0.870)〕及0.809〔95%CI(0.795,0.952)〕,四者联合诊断NSCLC的AUC为0.876〔95%CI(0.801,0.951)〕。(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yfra21-1、HE4、TPS、NLR阳性NSCLC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低于Cyfra21-1、HE4、TPS、NLR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随NSCLC患者TNM分期增加而升高,血清TPS水平、NLR及四者联合对NSCLC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血清Cyfra21-1水平5μg/L、血清HE4水平70 pmol/L、血清TPS水平80 U/L及NLR2的NSCLC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 )对周围神经卡压症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对中重度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各30 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通过单纯神经松解术和神经松解术联合使用mNGF 的二种治疗方法,比较患者神经功能及手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腕管综合征联合治疗组患者拇短展肌CMAP 的潜伏期(LAT )由术前的(8.0±0.2)ms 降至术后的(4.6±0.2)ms,手功能优良率达93.3% ;手术治疗组患者拇短展肌CMAP 的LAT 由术前的(7.8±0.1)ms 降至术后的(5.9±0.4)ms,手功能优良率达73.3%,两组术后LAT 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肘管综合征联合治疗组患者尺神经传导速度(MNCV )由术前的(31.3±0.4)m/s 增至术后的(40.8±0.3)m/s,手功能优良率达86.7% ;手术治疗组患者MNCV 由术前的(29.7±0.7)m/s 增至术后的(37.1±0.5)m/s,手功能优良率达66.7%.两组术后MNCV 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术联合使用mNGF 对受累神经和手功能恢复的效果均优于单纯手术治疗,且mNGF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临床资料和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例为肺叶内型,1例为肺叶外型,8例位于左肺下叶,6例位于右肺下叶。表现为肺叶内实性肿块者9例;囊实性病灶者2例,囊性病灶者1例;表现为团片状病灶者2例。14例隔离肺的供血动脉均发自体动脉,其中8例发自胸主动脉,5例发自腹腔干动脉,1例发自腹主动脉。结论:MS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方法,分析慢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CPTN)患者脑灰质形态改变。方法 利用VBM-DARTEL算法,对30例CPTN患者(CPTN组)及3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3D-T1W序列脑结构数据行VBM处理及统计分析,探讨CPTN患者脑灰质体积改变及其与临床指标(病程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CPTN患者双侧前扣带回(ACC)后部及中扣带回(MCC)、双侧颞叶、双侧丘脑、左侧海马及海马旁回、右侧中央前回灰质体积减小,右侧后扣带回(PCC)及右侧顶叶灰质体积增大(P均<0.05),但所有差异脑区的灰质体积与临床指标之间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CPTN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灰质体积的异常,VBM方法能显示这些改变,为临床评价CPTN患者脑形态学异常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低辐射剂量CT尿路造影(CT urography,CT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有泌尿系临床症状患者95例,分别行低辐射剂量和常规剂量排泄期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检查.低剂量组70例,采用120 kV,电流值分别分为100 mA、75 mA、50 mA 3组,常规剂量组25例,采用120 kV,220 mA进行扫描.所有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进行MPR、CPR、VR及MIP等三维重建.结果 低剂量3组与常规剂量组之间辐射剂量相比分别降低57%、6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43、27.73、26.79,P<0.05).常规剂量组25例肾盂CT值(773.1±141.6)HU,低剂量组70例肾盂CT值(761.2±129.8)HU,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值为0.382,P>0.05).常规剂量组25例肾盂CT值的标准差为(23.2±5.3)HU,低剂量组肾盂CT值的标准差为(60.1±15.9)HU,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t值为-50.19,P<0.05).常规剂量CTU对泌尿系统结构的显示效果略优于低剂量CTU组,低剂量CTU(100 mA)组、(75 mA)组与常规组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0.006、0.162,P>0.05),50 mA组与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χ2值为9.224,P<0.05).结论 低辐射剂量排泄期CTU降低了辐射剂量,对泌尿系统的总体显示效果能够满足影像学诊断的要求,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急性Wernicke 脑病的临床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6例非酒精性急性Wernicke 脑病的临床与MRI所见.均为女性,年龄21~75岁,平均45岁.无嗜酒史.使用GE 1.5T MR扫描仪,行常规T1WI、T2WI、T2FLAIR、DWI扫描,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6例均有2周以上呕吐及不能进食史.起病急,首发症状均为精神异常及意识障碍,其中2例发病后即进入昏迷状态.其他症状有眼部症状4例,共济失调1例.MRI表现:6例均有双侧对称性第三脑室旁、丘脑内侧、大脑导水管周围、中脑被盖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他部位信号异常的有第四脑室底部4例,桥脑延髓3例,乳头体3例.DWI病灶区呈扩散受限的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边缘有强化.经大剂量维生素B1治疗,临床好转5例,死亡1例.结论 非酒精性急性Wernicke 脑病有特征性的MRI表现,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47.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calcifying epithelial odontogenic tumor,CEOT)是一种少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过去曾用"非典型成釉细胞瘤"、"恶性牙瘤"、"异型性钙化成釉细胞瘤"、"混合性囊性牙瘤"等名称[1].Pindborg于1958年首先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病理类型的牙源性肿瘤命名,所以也称Pindborg瘤.国内文献报告多为个案,其表现未能充分描述.现报道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indborg瘤,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其组织发生、临床表现、病理学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8.
49.
1 病例资料 女,49岁,体重66 kg,身高158 cm.因咳嗽、咳痰伴气短、喘息6年,加重伴胸闷、心悸、乏力3d入院.有慢性咳喘病史30年.在我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高血压2级.考虑患者体型肥胖行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遂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因患者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点皮肤有感染灶,故选择左侧穿刺置管.患者吸氧,去枕仰卧,头偏向右侧,充分暴露胸锁乳突肌,双上肢自然垂于胸廓两侧,穿刺点位于锁骨中、外1/3点垂线上约锁骨下4 cm,进针方向为锁骨上窝,穿刺针与胸廓额面呈30°角刺入,在负压状态下向前推进,穿刺针进至约5.5 cm时回抽见暗红色血液,但J形导丝置入15 cm(导丝前端距穿刺器尾端的距离)时阻力增大,随即重新穿刺.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此瘤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结合文献对其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5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15例,右侧10例。病变以颈静脉孔为中心生长并向周围结构不同程度蔓延。CT及MRI表现各具特征性,CT显示颈静脉孔区及其周围软组织肿块,颈静脉球窝较对侧明显扩大,高分辨CT更能显示骨质破坏程度;MRI均显示颈静脉孔区及鼓室内不规则的软组织信号灶,并能见到典型的"盐和胡椒"征象,能为此瘤术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颈静脉球瘤的CT、高分辨薄层CT及MR检查有明显的优势,CT检查尤其是高分辨CT可准确显示骨质破坏范围、程度;MRI能更清楚显示病变范围、病灶信号及强化方式,两者优势互补,应作为术前常规和必需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