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酪酪肽对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酪酪肽(PYY)对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含1×107/ml的HepG2人肝癌细胞悬液0.2 ml打人裸鼠皮下,待其长出的肿瘤直径约1cm时将瘤块取出,在无菌PBS液中剪成大小1 min×1 mm×1mm的小块,用组织插块法制作裸鼠皮下肝癌模型.选取成瘤的32只裸鼠平均分为4组:PYY大、小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给与腹腔注射氟尿苷,阴性对照组给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观察裸鼠的一般情况.结果 PYY大、小剂量组在肿瘤体积、血清AFP、瘤重及瘤组织cAMP中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PYY可以抑制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癌细胞内cAMP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法对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母婴分离方法制作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加味逍遥丸高、中、低剂量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空白组,正常对照组,雌雄各半;观察各组结肠球囊扩张(CRD)时腹部回缩反射(AWR)并评分。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脊髓背角神经元c-fos、结肠5-HT3R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CRF含量。结果母婴分离法可使大鼠的内脏敏感性增高,雌鼠内脏敏感性更容易升高,直肠球囊扩张容量阈值明显减低(P<0.05)。加味逍遥丸组治疗前容量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容量阈值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下丘脑及血清CRF随着药物剂量的逐渐增加,含量逐渐减少,其中,高中剂量组,中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c-fos、结肠5-HT3R的表达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且有随剂量增加变化越明显的趋势(P<0.05)。结论新生期母婴分离法可使大鼠内脏敏感性增高,加味逍遥丸可降低大鼠的内脏敏感性,且有随剂量增加改善越明显的趋势,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减少下丘脑及外周CRF的分泌及释放以及抑制脊髓c-fos、结肠5-HT3R的表达,从而抑制脑肠轴兴奋,降低内脏敏感性。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萘丁美酮在混合反流模型干预治疗中的作用,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鸟氨酸脱羧酶(ODC)及上皮钙黏蛋白(CDH)3项指标在反流性食管炎(RE)发生、发展及癌变过程中的变化和药物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3组:反流模型组(Y组)46只,萘丁美酮组(R组)46只,正常对照组(C组)8只。分别观察Y、R组术后5、17、28、40周及C组于40周时食管黏膜的病理改变及EGFR、ODC、CDH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R组在不同时段的损伤积分和Barrett食管(BE)的发生率均低于Y组;Y组EGFR mRNA表达从正常→RE→BE→食管腺癌(EAC)逐渐增强,高于C组(P<0.05),R组EGFR mRNA的表达虽仍高于C组,但在40周时明显低于Y组;Y组ODC mRNA在不同时段高于R组和C组,且逐渐增强(P<0.05);Y组CDH mRNA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在28、40周时明显低于R组和C组(P<0.05),R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ODC和CDH基因参与了从RE→BE→EAC的发展过程,是BE、EAC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事件;萘丁美酮可影响EGFR、ODC和CDH的表达,减轻炎症的程度,并减缓病程的进展,降低Barrett食管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抑制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方法在946例NAFLD患者和3725例健康对照人群,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结果在男性中,NAFLD和对照组人群Hp感染率分别为21.3%和21.6%(P〉0.05),在女性分别为14.9%和16.6%(P〉0.05);在男性中,轻、中和重度NAFLD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21.9%、20.8%和17.4%(P〉0.05),在女性分别为16.4%、16.7%和15.0%(P〉0.05);Hp阳性与Hp阴性人群体重指数、肝功能和血脂水平亦无明显差异。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对NAFLD发病、肝功能指标、血糖及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甲基莲心碱对肝星状细胞Collagen-I,TIMP-1及MMP-2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组、甲基莲心碱低、中、高剂量组(2,6,10 μmol·L-1)。分别加入各组药物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采用RT-PCR检测Collagen-I,TIMP-1及MMP-2 mRNA表达,并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检测3个因子的蛋白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DGF可明显增加肝星状细胞Collagen-I,TMIP-1及MMP2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与PDGF组相比,甲基莲心碱中、高剂量组Collagen-I及TMIP-1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明显减少,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减少更明显,而甲基莲心碱低剂量组Collagen-I及TMIP-1 表达及分泌无明显变化。与PDGF组相比,甲基莲心碱3个剂量组的MMP-2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甲基莲心碱可抑制PDGF诱导的HSC的Collagen-I和TIMP-1的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但对MMP-2的表达及分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6.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心、反酸、反胃、胸骨后不适或疼痛等症状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长期的反流不但可引起食管炎、食管黏膜异常增生、食管肿瘤,还可造成咽喉、气管及肺等食管以外组织的损害,如咽炎、喉炎、口腔溃疡、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肺气肿、肺不张、肺纤维化等。  相似文献   
87.
现已明确Barrett氏食管(BE)与食管腺癌和部分贲门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一种癌前病变。BE在人群中发病率的增长已成为近年西方国家食管腺癌和贲门癌发病率大幅度增高的直接原因,因此近几十年来BE的研究在国外备受关注,在我国近年也有食管腺癌和贲门癌的发病率增高的报道。目前普遍认为胃食管反流是BE形成的主要原因,然而近年有学者提出,十二指肠液中的胆盐在BE的发生和发展中更重要。因此本实验采用24h食管内pH和Bilitec同步监测技术,对BE、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性疾病(NERD)和对照组患者进行监测,比较各组患者的反流发生特点,并探讨影响BE黏膜长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88.
乳腺导管增生癌变过程中HIF-1α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增生癌变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在乳腺正常组织及各组病变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1);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导管原位癌,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HIF-1α的表达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与细胞的恶性倾向有关,HIF-1α参与了乳腺导管增生癌变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慢性便秘(C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医院门诊的CC患者200例,入组患者需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排便习惯及泻剂使用史。将所收集的资料使用EPI3.02录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例接受问卷调查的CC患者中,女∶男=2.23∶1(138∶62)。便秘症状谱中,女性无便意/便意少者占所有女性的65.2%,占男性的50.0%,女性排便不尽感者占57.2%,男性占38.7%,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CC患者年龄为10~91岁,女性与男性平均年龄分别为(45.8±17.1)岁及(53.5±22.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女性与男性患者发病年龄高峰分别在20~29岁及60~69岁。文化程度:文盲占6.0%,小学占13.5%,初中占24.0%,高中占23.5%,大专占20.5%,大学占11.0%,大学以上占1.5%。饮食习惯:以精粮为主者占95.0%,以素食为主者占76.0%,吃蔬菜水果很少者占39.5%。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使用通便药者分别占3.0%、34.5%、22.5%和35.0%。泻剂依赖现象:老年组、中年组及青年组依次为10.0%、8.0%和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女性CC是男性的2.23倍;慢传输型便秘(STC)与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中女性较男性比例高;女性平均发病年龄明显小于男性;女性发病年龄高峰为20~29岁,男性为60~69岁;文化程度影响CC的发生率;饮食中多摄入粗粮杂粮及肉类可预防便秘的发生;老年CC泻剂的使用率最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CC患者对泻剂的依赖性增大。  相似文献   
90.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fattyliver,AFL)患者幽门螺杆菌(HellCObaeterpylori,Hp)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上腹部B超检测其有无脂肪肝,再结合饮酒史诊断AFL,并采用血Hp抗体检测Hp感染,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AFL组403例,Hp感染率为22.6%;对照组1867例,Hp感染率为21.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轻、中、重度AFL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23.0%、21.1%、20.7%,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FL患者中,Hp阳性和阴性人群的肝功能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Hp感染与AFL及肝功能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