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1.
皮肤松弛症( cutis laxa,CL)是一类由弹性纤维合成或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症候群,属罕见的结缔组织病.非衰老所致的皮肤弹性降低及松弛下垂通常是皮肤松弛症的首发症状,也是特征性表现之一[1],在面部常表现为“忧愁貌”或早衰样面容.同时,患者还可伴有其他富含弹性纤维的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2].因损害程度及范围的多样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往往错综复杂,给临床上正确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按遗传特征,可将皮肤松弛症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2大类[1].现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以遗传性皮肤松弛症为主,对其分型、病因以及临床表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介绍一种改进的重度复杂性鞍鼻畸形矫正术。方法 于两侧鼻基底分别设计局部交错皮瓣,以提高鼻翼下脚,然后采用鼻小柱鸟形切口,在鼻背部植入“L”形固体医用硅橡胶假体。结果 应用本方法手术治疗重度复杂性鞍鼻畸形21例,效果满意,外观明显改善。结论 该术式设计合理,手术方法简单,一期完成,创伤小,恢复快,矫治效果确切,适用于矫正复杂性鞍鼻畸形。  相似文献   
73.
背景:孕中期人胎儿创伤后无瘢痕愈合,目前研究的障碍之一是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目的:建立人胎儿无瘢痕愈合的动物模型。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整形外科完成,对象为BALB/c裸鼠,雌性,6~7周龄,体质量(20.0&;#177;1.0)g,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动物房提供。孕龄为20~24周、因创伤等原因流产的胎儿背部皮肤,孕妇身体健康,由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妇产科提供。干预:将人胎儿皮肤移植到裸鼠背部皮下,制造切口建立动物模型。于移植术前、移植术后7d及创伤后3,7,14,120d取标本。主要观察指标:创面愈合的过程的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人胎儿皮肤移植后成活,切口愈合后无瘢痕产生。结论:该模型是人胎儿无瘢痕愈合机制研究比较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短发夹RNA(shRNA)沉默CXCR4基因对小鼠黑素瘤的抑瘤效应及器官转移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CXCR4特异性shRNA插入pSilencer载体,转染人高转移性黑素瘤细胞株MV3,通过小鼠尾静脉瘤细胞注射方法,建立黑素瘤转移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分析CXCR4基因沉默对黑素瘤细胞肝、脑、肺等实质性器官转移的影响.实验随机分为3组:A组(CXCR4-shRNA转染组)、B组(无关对照组)和C组(空白对照组).结果 小鼠黑素瘤皮下种植瘤成功率为100%,肿瘤生长曲线表明,A组肿瘤生长明显抑制.A组与C组和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脑组织内转移瘤数目A组较B组和C组明显少.黑素瘤定向肺转移能力下降:B、C组和A组肺转移发生率分别为90.0%、87.5%和20.0%;B、C组和A组的肺转移结节数目分别为206、165和23个.结论 shRNA介导的CXCR4基因沉默可在黑素瘤皮下种植瘤产生抑瘤效应,明显降低肝、脑器官转移能力和定向肺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75.
振动脂肪抽吸技术96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振动脂肪抽吸技术的操作要点以及962例脂肪抽吸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利用肿胀麻醉技术进行手术部位浸润后,应用振动吸脂仪器进行脂肪抽吸和身体塑形。结果:962例就医者脂肪抽吸量为100~4500ml,其中4例就医者发生皮下血清肿,经局部穿刺排液,加压包扎后吸收;3例发生切口延迟愈合;无1例发生局部皮肤坏死。全部就医者均获得较明显的吸脂塑形效果,吸脂后术区皮肤均有一定程度的回缩。结论:与传统的吸脂术相比,振动脂肪抽吸术安全可靠,易于掌握,尤其适用于大范围脂肪抽吸。  相似文献   
76.
阴囊纵隔皮瓣修复尿道上裂继发畸形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 ,17岁。因患先天性膀胱外翻、尿道上裂 ,于 4~ 8岁时分 3次手术 ,修复腹壁缺损、膀胱及尿道成形。本次住院主诉阴茎向左背侧弯曲 ,排尿时尿液射向下腹壁 ,常尿湿衣裤。局部检查 :下腹壁及阴阜部纵向凹陷性瘢痕 ,宽 4~ 5cm ,与阴茎背侧瘢痕相延续 ,瘢痕挛缩使阴茎体向背侧弯曲 ,阴茎头呈多瓣形 ,尿道外口不规则且朝向腹壁 ,排尿时尿液呈喷洒状。双侧阴囊及睾丸发育良好。经手术修复 ,阴茎弯曲完全矫正 ,尿线方向基本正常。因轻度尿失禁 ,尿液外渗 ,伤口延期愈合。1 手术方法脊椎麻醉下手术。完全切除下腹至阴茎背侧的瘢痕组织 ,充分…  相似文献   
77.
脂肪细胞培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整形外科(200003)朱晓海林子豪审校脂肪细胞在体内有在胞浆内积聚脂滴的成熟脂肪细胞和虽未在胞浆内积聚脂滴但有这种潜能的前脂肪细胞。成熟的脂肪细胞呈圆形,前脂肪细胞呈梭形。成熟的脂肪细胞失去分裂及增殖的能力。而前脂肪...  相似文献   
78.
改进的重度鞍鼻畸形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改进的重度复杂性鞍鼻畸形矫正术。方法 于两侧鼻基底分别设计局部交错皮瓣,作“Z”字成形,切断部分鼻翼外侧使之向内上方移位,然后采用V—Y成形延长鼻小柱,并在鼻背部植入“L”形固体医用硅橡胶假体,切断鼻翼外侧脚向内上方移位,将短臂缝合固定于鼻翼内侧脚软骨之间,以抬高鼻尖,同时避免假体因张力过大而顶出外露。结果 应用本方法手术治疗重度复杂性鞍鼻畸形21例,效果满意,外观明显改善。结论 该术式设计合理,手术方法简单,一期完成,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矫治效果确切,适用于矫正重度复杂性鞍鼻畸形。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α1(Ⅰ)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以及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防治增生性瘢痕提供依据. 方法正常皮肤及瘢痕成纤维细胞原代、传代培养.采用FuGENE转染试剂,分别瞬间转染含人α1(Ⅰ)胶原基因5'端序列-2.5 kb与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的重组体phCOL2.5至正常皮肤及瘢痕成纤维细胞.ELISA法测定bFGF及TGF-β1作用24小时后,转染phCOL2.5的两种成纤维细胞的报告基因CAT表达量. 结果 bFGF能抑制转染phCOL2.5重组体的正常皮肤及瘢痕成纤维细胞CAT表达量,且能拮抗TGF-β1对转染phCOL2.5重组体的两种成纤维细胞CAT表达的上调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正常皮肤及瘢痕成纤维细胞中,bFGF均能抑制人α1(Ⅰ)胶原基因的启动转录,且能拮抗TGF-β1对人α1(Ⅰ)胶原基因启动活性的上调作用,bFGF抗纤维机制有望为增生性瘢痕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胎儿和成人皮肤及其创面愈合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孕龄 2 0~ 2 4周胎儿皮肤移植至 BAL B/ C裸鼠背部皮下 ,皮片成活后制造创面 ,建立胎儿无瘢痕愈合动物模型 ,定期获取相应标本。对临床所取正常成人皮肤及创面愈合皮肤标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观察 b FGF的表达情况。 结果 正常胎儿皮肤及创伤后胎儿皮肤中均未见明显的 b FGF阳性表达。正常成人皮肤中血管周围可见阳性表达 ;创伤后成人皮肤也可见阳性表达 ,尤其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创伤后表达明显增强。高倍镜视野随机观察计数b FGF阳性表达细胞数 ,正常胎儿皮肤为 2 .1± 0 .1,创伤后 12小时 ,1、3天和 1周胎儿皮肤分别为 2 .2± 0 .1、2 .1± 0 .3、2 .1± 0 .3和 2 .0± 0 .1;正常成人皮肤为 2 3.2± 4 .2 ,创伤后成人皮肤为 4 0 .5± 3.6 ,胎儿正常皮肤和创伤皮肤 b FGF表达与正常成人皮肤和创伤后皮肤 b FGF表达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结论  b FGF的阴性表达可能是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