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1.
目的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与造影引导经皮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及Cochrane Library,查找国内外有关经胸超声心动图与造影引导治疗PDA的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4月,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中文文献,总样本量为68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超声组与造影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 0.97~1.01,P=0.40);超声组的术后并发症少于造影组(RR=0.26,95%CI 0.11~0.59,P=0.001)。超声组手术时间(P<0.00001)、术中射线量(P<0.00001)、射线暴露时间(P<0.00001)、住院时间(P<0.00001)、住院费用(P<0.00001)均少或短于造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造影引导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封堵治疗PDA是一种创伤小、费用低、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代替造影引导作为PDA经皮封堵的引导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邓靓娜      薛彩强      林晓强      张斌      韩涛      景梦园      周俊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0,37(6):726-72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引起了全球大规模疫情,其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且变化迅速,本文从影像学在COVID-19的诊断、分期分型、随访方面的应用进展及人工智能在COVID-19影像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对于无法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达到完全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由于其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该手术的发展史、原理和背景、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总结和综述,为今后的应用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肥胖患者因脂肪堆积而引起胰岛素抵抗(IR)和高胰岛素血症,使肌肉及其他组织对葡萄糖利用率和糖耐量降低,并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的分解产物游离脂肪酸(FFA)和脂肪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瘦素、抵抗素、脂联素以及在脂肪组织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等脂肪细胞因子与IR密切相关,研究FFA、TNF-α、瘦素、抵抗素、PPAR等细胞因子与IR的关系,成为探索因肥胖导致IR以及糖尿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6岁,因“无明显诱因咳嗽1月余,不伴咳痰,偶有胸闷、气短症状”入院。患者1周前于外院接受对症治疗后干咳有好转,外院胸部CT检查提示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平扫肺窗示左肺上叶舌段高密度结节影,大小约1.9 cm×1.5 cm×1.3 cm,边缘光整,无分叶及毛刺,近边缘可见条带状气体密度影(图1A),纵隔窗示结节密度均匀,CT值约15 HU(图1B);增强扫描静脉期结节呈轻度强化,CT值约31 HU(图1C)。CT诊断:左肺上叶结节,多考虑良性肿瘤。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肺上叶舌段,大小约2.0 cm×1.5 cm×1.3 cm,质硬,与局部胸膜无粘连。术后病理:镜下见瘤组织呈小乳头状排列,被覆柱状上皮细胞(图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p(+)、Vim(+)、TTF-1(+)、CEA(-)、Syn(-),Ki-67(阳性细胞数2%)。病理诊断:肺乳头状腺瘤。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8岁,以“左侧鼻塞伴间歇性头痛,左眼突出1年”入院。查体:左眼球轻度突出,活动可,鼻中隔明显右偏,左鼻腔见粉红色新生物,质中,表面尚光滑。CT:左鼻腔见约5.60 cm×6.80 cm×4.90 cm不规则软组织肿块,CT值约60 HU,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欠清,双侧上颌骨、眼眶内壁、筛骨及蝶骨骨质受压推移、吸收变薄,并见局部骨质破坏(图1A),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CTA可见供血动脉为左侧上颌窦动脉(图1B);诊断为左侧鼻腔及副鼻窦巨大占位,考虑肉瘤类病变。MRI:左鼻腔见不规则分叶状软组织信号,最大直径约7.40 cm,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病灶前半部分为稍高信号、后半部分为低信号(图1C),DWI呈不均匀高信号,邻近眶壁及斜坡骨质明显破坏;诊断为左侧鼻腔及副鼻窦巨大肿块,邻近骨质明显破坏并侵犯颅内,考虑富含纤维的恶性肿瘤。行鼻内窥镜下鼻内病损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鼻腔)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hemangiopericytoma,SFT/HPC)(图1D)。免疫组织化学:CD34(+),Bcl-2(+),Vimentin(+),SMA(灶+),Ki-67(约4%+)。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