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5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8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517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2981篇
预防医学   626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518篇
中国医学   374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2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5例皮瓣远端达到跖趾关节,皮瓣面积(6cm×4cm)~(15cm×13cm)。结果21例皮瓣中,16例皮瓣远端在跖趾关节以近者完全成活;5例皮瓣远端达到或者超过跖趾关节者有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2例皮瓣远端小隐静脉与足背静脉吻合者完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一种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其修复创面的最远端可达到跖趾关节。  相似文献   
72.
目的通过对秦兵俑耳廓造型解剖学考察,为进一步探索秦代在体质观测、科学应用与艺术表达能力诸方面提供人类学基础。方法采用现场观测与望远摄影观测,主要对西安临潼秦俑博物馆1号坑215例兵俑耳廓的16项解剖学标志结构的造型表达,开展了非测量性考察。结果发现能准确或接近正常位置形态的耳廓造型可达138例,占64%;解剖学标志结构造型表达频数为2663,占77.4%;准确表达10项以上结构的有138侧俑耳,占64%;经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考察表明,秦兵俑耳廓造型及解剖学结构的表达基本准确,说明2000多年前秦兵俑的创作者已能充分掌握丰富的体质人类学解剖知识和具备相当娴熟的艺术造型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骨桥蛋白(OPN)和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9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2例(子宫内膜癌组),另选取同期5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内膜增生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内膜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APN、OPN、HE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N、OPN、HE4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效能,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APN、OPN、HE4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内膜增生组和正常内膜组,OPN、HE4水平高于内膜增生组和正常内膜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Ⅲ期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Ⅱ期和Ⅰ期患者,OPN、HE4水平高于Ⅱ期和Ⅰ期患者;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1/2肌层患者,OPN、HE4水平高于<1/2肌层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OPN、HE4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  相似文献   
74.
李玮  陈碧  李辉  杨度  何振济  朱文军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1):1352-1355
目的 探讨早期不同喂养方式应用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喂养效果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郴州市某医院收治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观察对象,依据收治顺序予以编号,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均采用肠内和肠外营养喂养方案,肠内营养分别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早产儿配方奶和母乳喂养并添加母乳强化剂。对3组婴儿在喂养过程中不耐受情况、胎粪排空时间、完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出生2周时电解质(钾、钙、磷、镁)水平、白蛋白、总蛋白质、尿素氮、2周内肠外营养支持期间胆汁淤积、肝功能异常、代谢性骨病、导管相关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在12月龄时对婴儿头围、身长及体重进行测量。结果 共纳入512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男婴314例,女婴198例,出生胎龄平均为(32.7±; 2.3)周,自然分娩364例,剖宫产148例,A、B、C组婴儿分别为171、171、170例,3组婴儿的性别分布、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和胎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婴儿喂养不耐受分别为13.45%、34.50%、14.71%,胎粪排空时间分别为(6.91±; 1.64)、(8.58±; 1.79)、(6.64±; 1.56)d,完全肠道喂养时间分别为(13.41±; 3.69)、(16.89±; 2.89)、(13.05±; 3.30)d,住院时间分别为(51.56±; 1.41)、(54.13±; 1.51)、(51.35±; 1.11)d,NEC发生率分别为7.60%(13例)、8.77%(15例)和7.06%(12例),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胎粪排空时间、完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在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EC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2周时电解质水平以及生化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口平均摄入能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周内肠外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0%(13例)、9.94%(17例)、5.88%(10例),不同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龄时婴儿头围、体重、身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较于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方式能够明显降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耐受状况,不耐受发生风险较低,同时可促进排便,有利于更早实现完全肠道喂养,缩短住院时间,且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5.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在鼻咽癌检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否作为鼻咽癌的肿瘤标志物,并作为鼻咽癌诊断与分期检测的指标。方法:对88例鼻咽癌患者和60例鼻咽颈部良性病变及73例正常人进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定量测定。结果:鼻咽癌患者与鼻咽颈部良性病变、正常人比较和鼻咽癌临床各期比较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测定可作为鼻咽癌的发现诊断和临床分期简便可靠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沉 (ESR)和C -反应蛋白 (CRP)阳性率 ,推断炎症反应在急性冠脉事件中的作用 ,及抗炎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测定 5 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ESR和CRP阳性率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再分为抗炎组 ,非抗炎组 ,于治疗 1周后复查ESR和CRP ,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ESR和CRP阳性率明显增高 ,抗炎后下降较明显。结论 作为炎症标记物 ,ESR值、CRP阳性率可作为预测因子 ,抗炎治疗在急性冠脉事件中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8.
胃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湖南省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为综合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 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 ,对 175对病例及对照进行饮食及生活行为问卷调查。用比值比(OR)来估计各危险因素与胃癌的联系强度 ,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筛选出胃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影响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饮酒 (OR =1.5 8,95 %CI1.18~ 2 .13)、饮食不规律 (OR =2 .0 0 ,95 %CI 1.34~ 3.10 )、高盐饮食 (OR =1.82 ,95 %CI 1.2 1~ 2 .74 )等 ;饮绿茶 (OR =0 .4 7,95 %CI 0 .2 6~ 0 .85 )是胃癌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纠正不良的饮食及生活行为 ,经常饮绿茶可能减小胃癌的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对于扩张型心肌病 (DCM)者猝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DCM而猝死的 1 0例病人 ,以及同期的 1 8例非心律失常的DCM病人 ,分别测定其入院的首次心电图的QT离散度 (QTd)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发现 1 0例猝死病人的QTd均 >440ms。结论 QTd >440ms对于预测DCM猝死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 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观测了 2 5例CHF患者 (治疗组 )治疗前后及同期 3 0例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治疗组T3水平随心功能的恶化而降低 ,随治疗好转而回升 ,而T4 则明显波动。结论 CHF患者心功能与T3浓度有密切关系 ,还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减轻心脏后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