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52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01.
102.
103.
血液透析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尤其是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因为剧烈瘙痒而反复抓挠皮肤,不仅损伤皮肤的完整性,更是给内瘘静脉针带来外渗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新型智能反馈式电针仪与普通SDZ-V电针仪治疗脑卒中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我院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智能电针组与普通电针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针刺治疗。普通电针组针柄连接SDZ-V电针仪,智能电针组针柄连接智能反馈式电针仪,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疗程均相同。应用中医疗效评价量表评价两种电针仪的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价两种电针仪对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含量评价电针仪对脑卒中后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应用安全性评价量表评定电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性。结果与普通电针组相比,智能电针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升高(P0.05),血清NGF、BDNF含量升高(P0.05),总有效率升高(P0.05)。结论普通SDZ-V电针仪和新型智能反馈式电针仪用于治疗均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并提高外周型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含量,新型智能反馈式电针仪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到帕金森病(PD)患者并发的一些非运动障碍的症状,如抑郁、焦虑、便秘、尿频、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流涎、体位性低血压、嗅觉丧失和幻觉等症状,国外文献将其称为非运动症状(NMS)或非运动并发症(NMC)〔1〕,它们同样甚至更严重地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PD NMS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期望能够对临床治疗PD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病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海绵状血管瘤在超声上可表现为不规则实性包块,边界不清,无包膜,内可见低回声或部分无回声,彩色多普勒常无明确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稀少,加压探头时血流信号增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诊断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氯米帕明合用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采用单用氯米帕明治疗12周后仍然未有疗效的患者,将60名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氯米帕明合用安慰剂、氯米帕明合用喹硫平,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研究.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8周治疗后,氯米帕明合用喹硫平组显效率较高,4周和8周治疗后,Y-BOCS评分、HAMA 、HAMD 的分数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而安慰剂添加组评分未有明显变化.结论:氯米帕明合用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8.
我院外科收治的986例创伤病人中有108例均经手术证实有腹腔内脏器损伤,现就致伤原因,体征特点作一临床分析,结合诊治中的教训体会,加以讨论. 1临床资料 腹部创伤108例中,男97例,女11例,年龄5~76岁.单一的脏器损伤60例;两处以上脏器损伤28例;多发腹腔复合伤除脏器损伤外,同时伴有颅脑伤或胸外伤,肾挫伤及四肢伤共20例.本组死亡12例.致伤原因:高空坠落43例,车祸31例,直接暴力伤16例,挤压伤10例,锐器刺伤8例.损伤脏器:脾破裂36例(为多发),肝破裂23例(为多发),肠系膜及肠系膜血管撕裂伤5例,小肠穿孔 24例,十二指肠破裂6例(为多发),结肠破裂4例,胃破裂1例,直肠会阴贯穿伤2例.  相似文献   
109.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8%~10%.加强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科自2005年11月至2012年5月开展了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183例,术后并发症有10例,发生率5.4%.现分析原因并总结其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我科自2007年12月至2012年对110例患者进行全脑动脉造影术,术中针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无1例患者出现意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一般资料 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并施行全脑动脉造影术患者110例,男71例,女39例,年龄34~76岁,术中行动脉瘤栓塞术6例,术后行动脉瘤夹闭术24例,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