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骨转移的诊断方法的综合运用和骨转移综合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肝癌骨转移的诊治方法及疗效。结果将ECT、MRI、CT多种检查联合应用全部患者骨转移得到确诊。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骨转移灶供血动脉灌注及栓塞、双磷酸盐类药物及止痛等综合治疗后,患者疼痛均不同程度缓解,1年生存率55.6%(25/45),2年生存率28.9%(13/45),3年生存率13.3%(6/45),中位生存期13.4个月。结论肝癌合并骨转移采用多种检查手段可以提高诊断阳性率,介入、药物等综合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盐酸贝那普利、氟伐他汀单用或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对血脂水平及肾小球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治疗1组34例,治疗2组32例,治疗3组33例.在进行有关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及常规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后,治疗1组加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晚和氟伐他汀钠胶囊40 mg/晚;治疗2组仅加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晚;治疗3组仅加服氟伐他汀钠胶囊40 mg/晚,三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加服药之前及3个月后,检测血脂及肾小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组2例患者退出研究,治疗3组1例患者退出研究.三组治疗前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组治疗效果优于治疗2组和治疗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组治疗效果优于治疗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治疗前血清肌酐(SCr)、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SCr、尿素氮、C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治疗后SCr、尿素氮、Cc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UAER、24 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1组下降程度大于治疗2组和治疗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2组与治疗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以协同发挥降低尿微量蛋白,保护肾小球功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西洛他唑低剂量(10mg/kg)组、西洛他唑中剂量(20mg/kg)组和西洛他唑高剂量(40mg/kg)组,每组15只,通过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建立起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LongaEZ法评估动物神经功能;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和细胞凋亡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洛他唑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细胞凋亡率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caspase-3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P—P38的表达水平均随西洛他唑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而西洛他唑对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其他成员P—ERK和P—JNK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西洛他唑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其抗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创伤患者和非创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特点,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预防、控制感染。方法收集丽水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细菌和K-B(Kirby-Bauer)法测量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2012-2018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创伤患者占21.94%;以分泌物、脓液、血液、尿液等标本为主;科室以普外科、骨科、监护室为主;创伤感染患者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8.20%、11.48%,除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外,非创伤患者耐药率明显高于创伤患者。结论创伤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率较高,临床应做好彻底清创止血,严格无菌操作,严重感染患者应采用联合用药,可有效控制感染,提高治愈率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35.
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具有较单纯寰椎或枢椎骨折更高的神经损伤发生率和早期病死率。目前, 对于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式选择仍存在争议且缺乏相关规范。非手术治疗存在较高的骨不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而手术治疗易导致椎动脉、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对于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 目前我国尚无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诊疗指南。为给骨科医师提供关于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处理方面最新和最有效的信息,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学组组织相关专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 借鉴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学会(AANS)/神经外科医师大会(CNS)在2013年发布的《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处理指南》, 并基于有关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治疗的中英文文献, 制订《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临床诊疗循证指南(2023版)》。针对影像学诊断、稳定性判断、治疗原则、治疗方式选择和相关并发症等问题提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10条推荐建议, 为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DEB-BACE)和单纯全身静脉化学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和无进展生存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0例,其中DEB-BACE组40例,静脉化疗组40例。定期跟踪随访,收集临床资料。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和客观缓解率(ORR)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采用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中,除既往治疗情况和转移灶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B-BACE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4.0个月,化疗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0.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32,P=0.464)。DEB-BACE组的DCR为67.5%,优于化疗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1,P=0.025);DEB-BACE组ORR也优于化疗组(χ^(2)=11.665,P=0.002)。DEB-BACE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8.0个月,化疗组为3.0个月。DEB-BACE组6、12和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7.5%、34.0%和3.2%,化疗组分别为30.0%、15.0%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8,P=0.014)。结论 DEB-BACE组的DCR、ORR、mPFS均高于化疗组,表明DEB-BACE在中晚期肺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李慧霞  尤伟波  陈丽  王建平 《浙江医学》2022,44(10):1038-1041,1049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在雷公藤内酯酮(TN)激活结肠癌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分为5组,即对照组、TN组、铁死亡抑制剂Feroptosis-1(Fer-1)组、阴性载体组、GPX4过表达组。对照组细胞不作任何处理,其余4组细胞均加入15.0nmol/L的TN处理48h,其中Fer-1组用2滋mol/LFer-1预处理2h,阴性载体组、GPX4过表达组细胞分别用阴性慢病毒载体和GPX4过表达载体转染48h。比较5组HCT116死亡细胞比例,细胞内谷胱甘肽(GSH)、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以及GPX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组HCT116死亡细胞比例,细胞内GSH、ROS、MDA含量以及GPX4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TN组死亡细胞比例及细胞内ROS、MDA含量均明显增加(均P<0.05),GSH含量及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少(均P<0.05);与TN组比较,Fer-1组死亡细胞比例及细胞内ROS、MDA含量均明显减少(均P<0.05),GSH含量及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均P<0.05);与阴性载体组比较,GPX4过表达组死亡细胞比例及细胞内ROS、MDA含量均明显减少(均P<0.05),GSH含量及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TN通过抑制GPX4激活结肠癌细胞铁死亡,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单侧上尿路梗阻解除前后肾皮质厚度(RCT)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3例上泌尿道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29例,年龄22~73(52.21±11.56)岁;手术方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24例,一期经皮肾造瘘+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21例,一期PCNL 18例。采用腹部增强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扫描分别测量RCT和GFR,根据术前患肾GFR情况分为3组:A组(中度肾损害,15.0 ml/min≤GFR30.0 ml/min)、B组(重度肾损害,7.5 ml/min≤GFR15.0 ml/min)、C组(极重度肾损害,GFR7.5 ml/min),比较3组的手术前后的GFR变化。采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A和B组患者术前RCT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9例患者因肾积水严重未测量RCT,患者的术前RCT10 mm 20例,5~10 mm 23例,5 mm 11例,平均值为(10.75±4.91)mm。A组术前RCT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和9个月的GFR均明显高于同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和9个月的GFR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B组术后9个月的GFR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B组和C组的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个月的GFR恢复值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9个月的GFR恢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RCT与术前GFR(r=0.613)、术后1个月GFR(r=0.697)及恢复值(r=0.552)、术后9个月GFR(r=0.589)及恢复值(r=0.488)均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除上泌尿道梗阻后患者的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即使是极重度肾功能损伤者,多数均能挽回患肾。术前RCT能有助于判断围手术期的肾功能,尤其是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清皮质醇、生长激素(hGH)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旨在为特发性矮小症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疾病组)和同期体检的75名健康儿童(健康组)资料,检测两组研究对象体格发育情况、血清IGF-1、皮质醇、hGH、营养元素水平,分析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血清IGF-1、皮质醇、hGH、营养元素表达水平与体格发育指标相关性。结果疾病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显著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33、17.565、6.703,均P<0.05);与健康组比较,疾病组血清皮质醇表达水平较高,IGF-1、hGH表达水平较低(t值分别为3.699、21.123、30.397,均P<0.05);营养元素(Ca、Mg、Cu、Fe、Zn)较健康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血清皮质醇表达水平与身高、体重、BMI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686、-0.605、-0.594,均P<0.05),而IGF-1、hGH与身高、体重、BMI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9、0.679、0.564、0.632、0.583、0.579,均P<0.05)。结论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上调而IGF-1、hGH水平明显下降,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体格发育与皮质醇、IGF-1、hGH表达水平密切相关,临床严密监测儿童血清皮质醇、IGF-1、hGH表达水平,或可为特发性矮小症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超声(US)、CT及MRI和DSA等影像检查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癌患者外科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旨在提高肝癌外科术后AFP阴性患者早期复发及转移的诊断准确率,也有助于介入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31例经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肝癌外科术后AFP正常患者复发和或转移的随访资料.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31例患者均行US、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共发现肝内复发转移灶55个.US检出35个(63.6%),CT检出45个(81.8%),MRI检出53个(96.4%);US、CT、MRI三者联合,检出54个(98.2%).小于1 cm复发或转移灶共20个,MRI检出率显著高于CT及US,同期检出率分别为18/20 (90.0%)、13/20(65.0%)、7/20(35.0%);直径在1 ~2 cm复发或转移灶共24个,MRI、CT及US同期检出率分别为24/24(100%)、21/24(87.5%)、19/24 (79.2%);大于2 cm的复发或转移灶共11个,MRI、CT及US同期检出率分别11/11(100%),11/11(100%),9/11(81.8%).结论 MRI检出肝癌外科术后AFP阴性患者复发及转移较超声、CT有明显优势.联合应用US、CT及MRI的综合筛查模式在肝癌外科术后AFP阴性患者的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亦可以此指导介入术后患者的随访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