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5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428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90篇
妇产科学   86篇
基础医学   970篇
口腔科学   168篇
临床医学   1184篇
内科学   563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365篇
特种医学   307篇
外科学   591篇
综合类   1312篇
预防医学   1226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647篇
  18篇
中国医学   906篇
肿瘤学   193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613篇
  2006年   608篇
  2005年   542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01.
在颈椎生物力学研究中,通过离体实验对颈椎内植入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评价是国际上普遍采用并认可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多靶点三维运动跟踪系统和USB数据采集卡,以LabVIEW和Matlab为软件开发平台,构建了颈椎内植入固定器生物力学性能测试系统.测试参数包括三维运动角度范围(ROM)和压力载荷值.对颈椎模型的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能有效地用于颈椎生物力学的离体实验测试.  相似文献   
102.
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颈深筋膜及深筋膜间隙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以显示其立体结构。方法 :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薄层断面标本 ,在SGI工作站上 ,采用双线提取筋膜及间隙轮廓的方法对颈深筋膜及其间隙进行了三维重建。结果 :重建出咽后间隙、颈动脉间隙和内脏间隙及颈部的大血管和重要器官。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显示、任意搭配显示或总体显示 ,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结构 :用双线法提取筋膜及间隙轮廓 ,能重建出筋膜间隙并能同时清楚显示间隙内的结构 ,为筋膜间隙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白细胞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所用的图像分割方法是在对图像距离变换的基础上,综合区域和边界方法,充分利用图像中包含的信息,实现白细胞图像的分割。根据细胞的形状、纹理、颜色等的特点选取并测定22个特征值,用统计分类的方法设计分类器。通过对560幅图像共831个细胞的测试表明,此系统的识别正确率为96%,经临床专家评估,本系统运用模式识别技术对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图像实现自动识别,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建立体外合成及检测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 I,AAⅠ)-DNA加合物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酶活化法和化学活化法活化AAⅠ后与脱氧腺苷酸反应以合成AAⅠ-DNA加合物,优化各种反应条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对合成的AAⅠ-DNA加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两种方法均可制得AAⅠ-DNA加合物,质谱负离子采集模式下测得其准分子离子峰m/z621,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谱图提供了丰富的结构信息。结论AAⅠ活化后能与腺嘌呤形成AAⅠ-DNA加合物,LC/MS/MS技术能够快速方便准确地检测AAⅠ-DNA加合物。  相似文献   
105.
具有三层管壁结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生物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组织工程血管的体内培养技术路线,对所制备的具有三层管壁结构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研究了壁厚对支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保证后续的动物体内移植实验能顺利进行。方法采用涂敷,喷涂.滤沥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三层管壁结构(多孔PLGA层.致密PU层.多孔PLGA层)的可降解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用自制的设备测试了其爆破强度和径向顺应性,并对血管支架进行了缝合强度的测试。结果所制备的厚度为0.295mm-0.432mm的三层结构血管支架的径向顺应性为3.80%/100mmHg-0.57%/100mmHg,爆破强度为160kPa~183kPa,缝合强度为0.63N/针~1.52N/针。结论支架的管壁厚度,尤其是中间层厚度,对支架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增大壁厚可导致径向顺应性急剧下降,爆破强度和缝合强度线性提高。在所制备的样品中,管壁厚度为0.295mm的支架其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可满足血管组织工程体内植入的力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RF因子阳性及阴性RA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基因组学的差异,探询差异存在的基因表达基础.方法:应用基因表达谱方法来检测上述两型患者CD4 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情况.结果:RF因子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有55条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F因子阳性与阴性RA患者之间存在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基因多与免疫应答相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在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以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4W1A束线提供的硬X线,采用衍射增强成像(DEI)和类同轴成像法对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正常猪、大鼠、小鼠的肝、肾、肺、骨等组织进行成像,并与成像样品的相邻组织及成像后原位组织切片的光镜染色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衍射增强成像显示大鼠肝脏血管的逐级分支,走行方向清楚,最细可分辨直径为30μm的血管;猪肝脏中央静脉、肝小叶分界隐约可见;大鼠肾脏皮、髓质分界清楚,弓形动脉、静脉及髓质区集合管、乳头管结构清晰可见,最细可分辨直径为30μm的管道结构;小鼠肺支气管树分支清楚,重叠肺泡隐约可见。类同轴成像大鼠股骨头关节软骨及骨小梁结构清楚。结论利用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方法,样品无需制片处理即可观察到光镜及其他影像学技术尚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脉管系统模式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结构关系,此外还可以观察到常规X线成像方法无法观察到的软骨影像,比较适合形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8.
在自行研制的电子自旋共振成像(Electron spin resonance imaging, ESRI)系统上建立了活体皮肤电子自旋共振成像的实验模型.观测了氮氧自由基化合物2,2,6,6-四甲基哌啶-1-氧(2,2,6,6-tetramethyl-1-piperidinyloxy,TEMPO)穿透小鼠皮肤组织的动态过程和浓度分布情况.成像结果显示TEMPO化合物对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皮肤组织的透皮特性有明显差别.TEMPO水溶液难以穿透皮肤,而溶解在二甲基亚枫(Dimethyl sulfoxide,DMSO)中的脂溶性TEMPO溶液可以渗入并穿透皮肤.皮肤表层的角质蛋白对TEMPO有明显的阻隔性, 而且化合物渗入或透过皮肤组织的量具有较强的时间依赖性.本研究结果提示ESRI技术为动态研究某些特殊结构化合物的透皮特性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09.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神经损伤的瘫痪病人进行功能恢复训练时应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开发了一套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平台。该平台采用患者在想象运动时的脑电信号作为虚拟人运动的控制信号,从而把想象运动与运动功能恢复训练结合在一起。由于虚拟现实系统的实时性与沉浸感能给受试者提供较好的训练反馈信息,因此,使用本平台有望改善患者的训练效果。详细介绍了快速在线脑-机接口算法以及虚拟现实的实时交互技术,并提供了三名受试者的实测结果。初步实验证明了该平台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0.
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囊藻毒素主要是由蓝绿藻属产生的的一类毒素,其毒性主要表现在特异性抑制细胞内的蛋白磷酸酶(Ppl和PP2A)。目前有关微囊藻毒素分析和检测的研究开展得十分广泛,免疫检测技术由于其众多的优点更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在总结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