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明确颈深筋膜的分层及筋膜间隙的位置、毗邻 ,为颈深筋膜间隙的影像识别与分析提供参考 ,为临床诊治感染蔓延、肿瘤侵润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采用低温冰冻和生物塑化技术用 17例标本 ,制作了颈部连续薄层横断面 ,对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进行了观测。从颈部薄层塑化断面标本上 ,用双线提取间隙轮廓的方法 ,在SGI工作站上对颈深筋膜间隙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  1.颈深筋膜应分为四层 ,颈深筋膜深层分为翼筋膜和椎前筋膜 ,颈深筋膜各层均参与颈动脉鞘的形成。 2 .颈动脉间隙是一开放的间隙 ,其后外侧与颈后间隙相通 ;证实了危险间隙的存在。 3.重建出咽后间隙、颈动脉间隙和内脏间隙的三维图像 ,并能同时显示间隙内的主要结构。结论 得出了颈深筋膜和筋膜间隙的模式图 ,并为筋膜间隙的三维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颈深筋膜间隙的薄层断面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颈深筋膜间隙的影像和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低温冰冻技术,制作15套颈部连续薄层横断面标本,在断面上对颈深筋膜各间隙进行观测研究。结果:明确了各间隙的位置、毗邻及出现范围;证实了危险间隙的存在;得出胸骨上间隙应是由颈深筋膜浅层和舌骨下肌筋膜围成;发现颈动脉间隙不是一密闭的间隙,其后外侧与颈后间隙相通。结论:用横断层解剖方法能清楚显示各颈深筋膜间隙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计算机自动标识与三维重建技术,探索人体下肢筋膜类间隙结缔组织与经络经线形态位置相似性的证据及规律。方法获取虚拟中国人男1号(VCH-M1)数据集,截取左腿区域,利用计算机软件,首先提取肌肉信号,完成去噪处理;然后通过边缘检测,求出肌肉轮廓点的凸包;最后完成对间隙结缔组织的标记,并对标记的间隙结缔组织利用3D-Docto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通过对虚拟人体下肢间隙结缔组织计算机自动识别标记,并对标记的间隙结缔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得到了与传统中医经络图谱描述相似的重建虚拟经线。结论本实验结果说明,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和中山大学科学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将虚拟人体数据集应用于经络研究的计算机工具,可对虚拟人体下肢间隙结缔组织进行自动识别标记,并三维重建出虚拟筋膜经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筋膜重建手工识别过程中产生的人为因素误差,对于研究人体筋膜类间隙结缔组织与经络是否存在形态位置相关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手部化脓性感染是手外科最常见的疾患之一。而手掌部筋膜间隙感染症状往往较重,并广泛蔓延,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由于手筋膜间隙的解剖关系复杂,且一些文献对手筋膜间隙的描述很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对手的薄层断面标本进行观察,并对手掌筋膜间隙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从整体上显示手筋膜间隙的结构毗邻,为手筋膜间隙感染及手筋膜间隙其它疾病的治疗提供详细的解剖学依据。本文拟对手掌筋膜间隙的解剖及有关的计算机三维重建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的方法显示人体筋膜聚集区分布,与经络图对比研究经络形态结构。方法:在断面图上标记人体筋膜聚集区,利用软件重建出局部轮廓和标记点连线,与国标经络图相比较。结果:重建出的标记点连线显示良好,标记点连线与经络线走行相似。结论:经络可能位于筋膜聚集区内。  相似文献   

6.
人体筋膜重建经线与经典经线走行路线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络与人体筋膜重建经线的解剖学位置关系。方法:首先在数字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人体全身的筋膜网状支架,并对人体肢体和躯干的肌间隙结缔组织进行标记和三维重建,构成与古代文献记载经络走行相似的串珠状连线,应用计算机三维图像处理软件结合数学分析方法,在重建的虚拟人体上对筋膜重建经线与经典经线体表走行路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人体筋膜重建经线与中医古代文献记载的经脉体表走行路线基本相似。结论:人体筋膜三维重建经线与中医经络线在形态上相似,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解剖学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颅骨三维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人颅骨三维重建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冰冻颅脑行间隔1mm断层切片,数码摄影,用自制软件对含颅骨的层面行轮廓线的提取,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重建后的颅骨形态结构逼真,可赋予不同的颜色进行单独显示、任意搭配显示和整体显示,还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进行任意角度旋转。结论本方法对于在计算机二维平面上进行颅骨的三维重建是可行的,软件运行可靠,重建图象为教学及外科手术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部CT影像胰周筋膜及胰周的筋膜间隙与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胰周筋膜与筋膜间隙相互对应关系,从而对微创胰腺外科相关的手术提供指导意义。 方法 本研究选取惠东县人民医院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例156例,对其腹部CT扫描的胰周影像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选取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的5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明确腹部CT影像胰周筋膜及筋膜间隙与尸体标本的对应关系。 结果 在少数急性胰腺炎患者腹部CT扫描影像上和新鲜成人尸体标本上可同时观察到胰腺前筋膜、胰腺后筋膜、肾前筋膜,左右肾前筋膜是相互延续的。胰前间隙位于胰腺实质和其前方的胰腺前筋膜之间,胰后间隙位于胰腺实质和其后方的胰腺后筋膜之间,胰腺后融合筋膜间隙位于胰腺后筋膜和肾前筋膜之间。 结论 少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腹部CT扫描影像上能观察到胰周筋膜与胰周的筋膜间隙,与新鲜成人尸体标本存在着相互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颈静脉孔区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在颈静脉孔区研究中的应用。 方法 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 1 2mm厚的薄层断面标本 ,在SGI工作站上对颈静脉孔及相关结构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 计算机三维重建图像可显示颈静脉孔区重要神经、血管 ,能够清楚显示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舌咽、迷走、副神经束与颅底骨结构的三维解剖关系。重建结构能够以单独或联合方式显示 ,并可绕任意轴进行旋转 ,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适时测量。 结论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颈静脉孔区的解剖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腹膜后间隙筋膜分层及筋膜间隙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研究肾周腹膜后间隙的筋膜分层及筋膜间隙.方法:综合采用微创解剖、断层解剖、影像解剖和临床腹腔镜手术研究.包括断层标本1例;新鲜冰冻尸体手术解剖3例(左侧模拟腹腔镜左肾游离手术,右侧模拟开放肾游离手术);CT/MRI肾、肾上腺平扫十三维重建25例;腹腔镜手术55例.结果:肾前筋膜分3层,包括结肠融合筋膜、肾前融合筋膜和肾筋膜前叶.肾后筋膜分两层,包括侧锥筋膜和肾筋膜后叶.肾前、后筋膜光滑延续,形成肾筋膜间隙,其内容纳肾周脂肪、肾和肾盂输尿管鞘.肾盂输尿管鞘内容纳肾盂输尿管和肾盂输尿管周围脂肪.侧锥筋膜与腹横筋膜形成肾旁间隙,其内填充肾旁脂肪.肾前融合筋膜、腰肌筋膜和侧锥筋膜包绕形成肾周间隙,该间隙包括肾筋膜间隙及其上、下方的肾上腺间隙和生殖血管间隙.结肠系膜的脏腹膜和结肠融合筋膜形成结肠间隙.胰十二指肠前、后融合筋膜形成胰十二指肠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间隙为原生腹膜后间隙,胰十二指肠间隙和结肠间隙为次生腹膜后间隙.结论:肾前、后筋膜均为多层膜结构.腹膜后间隙借各层筋膜形成层叠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踝、距下关节外侧韧带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踝、距下关节外侧韧带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方法: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1.2mm厚的薄层断面标本,在SGI工作站上,对踝、距下关节骨骼及外侧区韧带进行了三维重建。结果: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显示、任意搭配显示或总体显示,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并且,所有结构在任意角度,并且,所有结构在任意方向上的径线和角度均可适时测量。结论: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断面标本制作技术和contours marching cubes算法,较之以往的三维重建研究,图像显示效果更好,较清晰地反映了各结构的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生物塑化薄层连续断面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张绍祥  徐美和 《解剖学报》1996,27(2):113-118
  相似文献   

13.
3D-reconstruction images of the structures of lateral aspect of the ankle and subtalar joints were produced using plastination to make equidistant serial sections of 1.2 mm in thickness. A SGI workstation was employed to reconstruct the structures of the ligaments of the lateral aspect of ankle and subtalar joints in three dimensions. Reconstructed structures were displayed singly, in groups or as a whole, and these were rotated continuously at different velocities in 3D space. Different diameters and angles of the reconstructed structures could be measured easily. Improved results could be achieved with the use of a special sectional anatomical technique, i.e. contours + marching cubes algorithm.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992502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CT增强扫描数据重建股动脉插管区血管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方法及其应用。 方法 采用1例股动脉插管失败病例,经CT增强连续扫描,获得数据集,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0.01软件,运用阈值选取技术、手动分割技术、三维动态区域增长技术、布尔运算技术对股动脉插管区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 按照组织层次获得了股动脉插管区皮肤、血管、髋骨的三维数字化模型,该三维模型可以进行任意缩放旋转,可显示结构间的毗邻关系和空间构象,可在三维空间进行距离、角度的测量,由此找到了股动脉插管导丝误入腹壁下动脉的原因。 结论 提示在个人PC上用Mimics软件可以较为快捷地建立三维数字可视化模型,为临床介入治疗和影像诊断提供了形态学参考及个性化考量。  相似文献   

15.
李林  刘翌勋  宋志坚 《解剖学报》2005,36(6):642-645
目的依据中国虚拟人数据集对尾状核、豆状核和丘脑进行三维重建并与临床影像数据进行融合,为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以中国虚拟人数据集为依据,采用图像透明的方法对尾状核、豆状核和丘脑进行手工分割,在平滑处理中运用了腐蚀与膨胀的方法,并把分割后的神经结构与病人磁共振图像进行融合,最后用表面绘制与体绘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重建后的图像可清晰显示尾状核、豆状核、丘脑各个神经结构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可在三维空间中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融合后的图像能同时显示虚拟结构与病人MRI图像。结论用三维可视化与MRI图像融合方法获得的图像资料,对于解剖学的教学研究以及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脊柱区颈段的三维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建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男性脊柱区颈段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选取从寰椎上缘到第7颈椎下缘的连续横断面图像。在SGI工作站上对颈椎、脊髓、椎动脉、椎间盘、颈神经等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结果 建立了脊柱区颈段重要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重建后的结构可多彩色立体显示,既能单独显示,也能任意搭配或总体显示,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观察。结论 脊柱区颈段的可视化数字模型,用三维图形方法显示该区结构的空间构形,将有助于解剖学教学,并可为颈部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利用壁虎颈髓连续切片,探索一种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获得"壁虎虚拟脊髓"形态的方法。方法:通过数码显微摄像系统对连续的Nissl染色的冰冻切片进行拍照,获得壁虎颈髓连续切片的图像,再利用三维重建方法,把二维的切片图像重建成三维图像。结果:在MATLAB开发平台上,采用基于有序数据结构的Shear-Warp算法,重建得到虚拟脊髓,重建后的脊髓可以进行任意的切割、旋转等操作。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方法对壁虎颈髓重建,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