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08篇
预防医学   80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峰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9):1343-1348
<正>胆汁消除可能是药物和处于新药发现和开发中的化合物的主要消除途径之一,强烈的胆汁消除与药物的高清除率、肠-肝循环、胃肠道毒副作用及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亦可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在新药发现和开发阶段,通常通过一定手段评价化合物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上的胆汁消除,所获得  相似文献   
72.
吴洁  林丽  覃西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658-1661
目的:探讨海南α-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型构成及其血液学表型特点。方法:收集78例门诊及住院α-地中海贫血患者EDTA-K2抗凝全血标本,经PCR扩增后电泳检测α-地中海贫血常见3种缺失型突变,同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红细胞参数分析、两管法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红蛋白亚型含量。结果:静止型α-地贫患者基因型为αα/-α3.7或-α4.2/αα,中间型患者为-α3.7/--SEA或-α4.2/--SEA,而轻型患者以--SEA/αα基因型为主。红细胞参数分析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者在α-地贫患者中占62.82%,静止型、轻型和中间型患者中则各占25.00%、74.42%和81.82%;MCV和(或)MCH降低者在α-地贫患者和静止型、轻型和中间型患者中则分别占87.18%、70.83%、93.02%和100%,远高于MCV合并MCH降低者所占比例,特别对于静止型α-地贫患者更为明显。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者在α-地贫患者及静止型、轻型和中间型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0.77%、79.17%、79.09%和90.91%。仅有29.49%α-地贫患者HbA2<2.50%;而静止型、轻型和中间型患者中HbA2<2.50%者分别占29.17%、16.28%和81.82%。结论:海南是地贫高发区,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液学表型特点对防治α-地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5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并对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分析。方法:利用BLAST比对获得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利用模序识别分析TATA-box、GC-box和CAAT-box;利用在线分析软件Neural Network Promoter Prediction和PROMOTER 2.0分析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启动子;利用在线分析软件EMBOSS和CpG Island Searcher分析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CpG岛位置;利用在线分析软件TFSEARCH分析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Claudin-15基因5′调控区序列中存在1个CAAT-box和1个GC-box,没有TATA-box;Caudin-15基因可能存在4个启动子位点;CpG岛为70bp区间(51~120bp)、77bp区间(312~388bp)、72bp区间(2 029~2 100bp)、204bp区间(1 745~1 948bp);结果显示评分在85分以上(Score Threshold:85.0)时,该区域具有470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0分以上(Score Threshold:90.0)时,该区域具有162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95分以上(Score Threshold:95.0)时,该区域具有59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评分在100分(ScoreThreshold:99.0)时,该区域具有14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于Claudin-15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启动子区域和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对于科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王勇  陈硕  李泽友  张俊清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1701-1703,1707
目的:研究海南产黄皮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皮叶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黄皮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41个峰,分析鉴定了其中的39种成分,所鉴定的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以上,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有β-石竹烯(44.721%)、α-石竹烯(23.236%)、α-葎草烯(6.050%)、石竹烯氧化物(5.511%)、橙花叔醇(3.635%)等。结论:海南产黄皮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倍半萜及其氧化物,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与其他产地黄皮叶挥发油成分及含量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75.
刘珊  史霖  裴华  王永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5):586-588,591
目的:研究抗菌肽GLL-37的原核表达及产物纯化。方法:将人工合成的编码2个串联GLL-37的基因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2T中,构建表达载体pGEX-2T/GLL-37,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GLL-37-M-GLL-37,产物经Glutathione Sepharose4B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后,再经CNBr切割,阳离子交换层析,得到纯化的重组GLL-37。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重组GLL-37对6种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和纯化了具有完全抗菌活性的重组GLL-37,其产量为8.5mg/L的培养物。结论:通过原核表达可高效、低成本地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GLL-37。  相似文献   
76.
江朝娜  申洪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7):802-803,825
目的 探讨胃的良恶性上皮性肿瘤的三维结构的体视学参数,筛选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的参数.方法 收集82例,病例包括:胃腺癌55例,胃腺瘤8例,胃腺癌患者癌旁正常胃粘膜19例.石蜡切片,HE染色.每例随机取10个视野,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试有关细胞核和腺体的体视学参数.结果 有关体视学参数所建立的判别函数对胃腺癌和胃腺瘤及正常胃组织的判别准确度分别为97.1%、87.5%和100%;对胃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胃腺癌及正常胃组织的判别准确度分别为53.3%、70%、95%和84.2%.结论 三维结构的体视学参数Vvnepi、Svn.epi、Rsvn、λepi、Va.epi、Sn.epi、Nvn.epi、Rnp及NLs对胃上皮性肿瘤及其胃腺癌分级的判别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 了解海南省事业单位干部代谢性疾病患病情况,为开展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2012年海南省事业单位干部共18 311人体检结果;了解该群体的代谢性疾病发病情况. 结果 受检人员代谢性疾病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为脂肪肝(32.23%),依次为高胆固醇血症(28.82%)、高甘油三酯(25.06%)、超重(21.12%)、高尿酸血症(14.71%)、高血糖(8.93%)、高血压(4.50%)、肥胖(2.26%).男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 结论 全省事业单位干部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有关部门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低氧环境下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细胞中HIF-1与CT-1的相互作用。方法:氯化钴(CoCl2)模拟低氧环境。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化学合成siRNA片段,并通过li-pofectamine 2 000转染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HIF-1α和CT-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结果:低氧处理48h后,干扰组(转染针对HIF-1α的siR-NA的H9C2)中CT-1mRNA和蛋白水平较对照组(转染无义干扰片段的H9C2)明显减少(P<0.05)。低氧3d和4d后,加入CT-1组的心肌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高(P<0.05),HIF-1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HIF-1蛋白水平增加。结论:在培养心肌细胞中模拟低氧环境,HIF-1表达减少伴随着CT-1表达减少,加入CT-1后,HIF-1蛋白表达也增加,HIF-1与CT-1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9.
胡爱华  马志健  徐芳芳  林英姿 《海南医学》2013,24(21):3244-3246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对临床医师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本文从地方医学院校的角度出发,从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我校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骨髓基质中存在的非造血系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已成为国内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BMSCs的概念提出、生物学特性、培养、鉴定,并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包括应用中药进行的诱导分化、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再生医学等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