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558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505篇
预防医学   192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55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治疗胰石症患者11例,本文就其诊治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2~65岁,真性结石9例(81.8%),胰腺钙化石2例(18.2%);其中并发慢性胰腺炎8例次(66.6%)、糖尿病1例次(0.9%)、胆囊结石2例次(16.6%)、胰腺囊肿1例次(0.7%).  相似文献   
32.
胃管插入长度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肠减压是腹外科患者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有效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胀、缝线张力和切口疼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胃管插人深度是影响减压效果的重要原因。各类教科书规定的插人长度有的为45~55cm,有的为60~75cm。由于患者身高不同,具体插人深度具有盲目性。临床上多以发际至剑突或耳垂至剑突的长度作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术合巩膜外环扎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8-02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外环扎治疗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19例19眼,术后3~12mo行玻璃体腔硅油取出术。观察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率、眼压、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均复位,术后3mo患眼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状态下眼压(16.09±3.58mmHg)、硅油取出术后6mo眼压(14.69±3.10mmHg)均高于术前(6.78±1.90mmHg)(均P<0.05)。硅油取出术后6mo,15眼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无低眼压及眼球萎缩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外环扎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相对安全有效的,视网膜复位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再次手术率低。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门静脉置泵化疗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7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使用KL-Ⅱ型皮下埋植式给药装置进行化疗,同时进行规范护理。对照组39例应用全身化疗,并进行规范的护理。观察两组临床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化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癌性疲溃感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期间的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门静脉置入化疗泵对肝癌术后患者的治疗作用明显,可以提高生存率,降低患者的疲溃感,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骨科手术专科发展迅猛,增加了骨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为提高护理风险防范及预防,应评估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流程,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相似文献   
36.
郑米娅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182-3183
急诊科护患关系存在建立急、要求复杂、矛盾多的特点[1],如何避免或减少护患纠纷一直是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焦点及难题[2-3].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及服务态度,以减少引起纠纷[4].为了探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地预防对策,笔者针对急诊科收治的患者66例发放问卷调查表,以了解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气管导管拔管后的体位干预在老年胸腔镜肺癌手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85例,入选对象均采用全身麻醉,并根据接受治疗时间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在患者手术结束,气管导管拔出后予25°~30°的半卧位,而对照组在气管导管拔出后,常规平卧位。观察两组拔管后10min、30min的氧合指数,停留复苏室的时间、舌后坠、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在拔管后10min、30min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停留复苏室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干预明显加快了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后的复苏,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MDT)在静脉化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包括护理部、医务科、药学部、影像科、设备科、信息科等部门人员的MDT静脉化疗安全管理团队,制定团队成员的工作职责,落实于临床工作中。结果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MDT静脉化疗安全管理,患者静脉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由2.31%降至0,对化疗宣教知晓率由82.41%提高至96.35%,患者满意度、医护协作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MDT静脉化疗安全管理有利于保障化疗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提高化疗质量。  相似文献   
39.
朱本虎  邱海雁  杨文忠  方亦军 《国际眼科》2017,10(11):2077-2080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不同位置2.8mm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的改变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3/2016-04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并采用2.8mm透明角膜切口的100例100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切口位置分为A组(颞侧透明角膜切口, 55眼)、B组(上方透明角膜切口,45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d,1wk,1、3mo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手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和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并采用波前像差分析仪测定角膜波前像差,记录角膜6mm范围内高阶像差的变化。

结果:术后1d,1wk,1、3mo,两组患者BCVA(LogMAR值)均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d、1wk、1mo时BCVA(LogMAR值)均低于B组(P<0.05); 术后1wk,1、3mo两组患者SIA均降低(P<0.05),A组术后不同时间点SIA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d两组患者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均上升,术后1wk,1、3mo逐渐降低,A组术后1d、1wk时SRI、SAI均低于B组(P<0.05); 术后3mo,A组角膜表面总高阶像差(total higher-order aberrations,tHOAs)、四阶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SA)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采用2.8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可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减轻手术对角膜形态的影响,降低角膜高阶像差。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超高频电波刀联合阴道镜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慢性宫颈炎患者7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超高频电波刀联合阴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6.22,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5.1±2.6)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5±2.4)min,治疗组手术出血量(61.5±9.6)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94.2±20.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1、57.62,均P〈0.05)。结论超高频电波刀联合阴道镜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患者痛苦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