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放疗合并力尔凡治疗鼻咽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物治疗在肿瘤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具有减毒、增效、增强免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力尔凡系溶血链球菌株ZA-1中提取及合成的S复合物和α-甘露聚糖肽类物质,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放化疗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能提高免疫功能,保护白细胞下降。1999年10月至2001  相似文献   
92.
疤痕疙瘩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方  郑晓 《浙江医学》1997,19(2):91-92
疤痕疙瘩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治疗上看似简单,但若方法选择不当,极易引起复发,甚至使病灶进一步扩大。我们对26例疤痕疙瘩患者进行了手术、放疗、激素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26例患者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15~55岁。病程最短12个月,最长16年。病灶共28处,发生在胸部14处,四肢6处,腹部3处,肩背部3处,其他部位2处。病灶最小0.5cm×1cm,最大4cm×16cm。诱发病因:疖肿13处,外伤6处,烧伤2处,手术后4处,原因不明3处。 2.手术治疗:用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疤痕边缘表面进针。距病灶边缘1~2mm切开皮肤,深达皮下组织,于正常组织表面将病灶完全切除。细小渗血给予压迫止血,小血管用1号线结扎止血。彻底止血后用小圆针、细丝线作皮下间断缝合,表皮用外科粘合纸严密粘合,常规无菌包扎切口。手术1周后粘合纸自然脱落。 3.放射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行切口部位X线放疗。使用深部X线治疗机,管球电压120kV,电流15mA,滤过板用4mm厚铝板,焦皮距为30cm。每日照射1次,每次150~200cGy/DM。连续照射5次,休息2天后再照射5~6次。总量1500~2000cGy/DM,12~14天完成。照射范围为切口线两侧各1cm。  相似文献   
93.
医院信息安全的危机处置意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院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简便医疗流程、方便患者就医提供了很好的就医环境,但是,如果没有强烈的信息安全意识,就会出现宕机导致整个医疗活动的瘫痪。  相似文献   
94.
  目的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以缓释阿片类药物为背景的滴定方法的剂量调整时机和方式还需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旨在评估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2 h滴定方案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 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24家医院收治的中重度阿片类药物未耐受癌痛患者114例[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 分]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合并1次以上爆发痛且存在中重度以上疼痛(NRS≥4 分)患者87例,按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调整的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12 h滴定组,n=45)和对照组(24 h滴定组,n=42)。试验组起始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并根据疼痛情况给予即释吗啡补救镇痛,12 h后根据即释吗啡量调整剂量,剂量调整为背景剂量+12 h内即释吗啡剂量。对照组起始剂量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 q12h,并根据疼痛情况给予即释吗啡补救镇痛,24 h后剂量调整为背景剂量+24 h内即释吗啡剂量/2。比较两组24 、48、72 h的疼痛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即释吗啡补救镇痛情况及使用量、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镇痛满意度。  结果  给药后24 、48 、72 h,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显示出较高的疼痛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在24 、48 及72 h补救镇痛次数及剂量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大多数为轻中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满意度水平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为背景的滴定方案中,12 h调整剂量能有效减少补救镇痛次数及剂量,维持较高的镇痛缓解率和镇痛满意度,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5.
化疗过程中预防静脉渗漏的系统管理   总被引:86,自引:2,他引:86  
引起化疗渗漏的因素较多 ,后果严重。不仅对患者产生严重的损害 ,而且易产生医疗纠纷。据资料估计 ,化疗渗漏率为 0 .1%~ 6 % ,实际的发生率可能更高。[1] 预防静脉化疗渗漏已引起广泛重视。我们从 2 0 0 2年 3月起 ,对 987例患者静脉化疗过程运用系统化管理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化疗过程输入评估1.1 患者评估1.1.1 全身状况评估了解患者是否有静脉化疗史 ,曾使用过的穿刺部位 ,本次无特殊情况应尽可能不重复 ;评估肢体活动情况 ,有无上肢静脉压迫综合征 ;乳癌术后患侧及健侧的活动情况 ,脑肿瘤患者的偏瘫程度等。1.1.2 局部…  相似文献   
96.
患者,男,46岁.因血尿一月入院,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末).查体无特殊.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CT检查:膀胱内实质性占位(膀胱癌符合),与周围肠管关系密切(疑有肠管外侵).  相似文献   
97.
高强度聚焦超声体外消融犬脾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体外消融脾脏的可行性.方法 取成年杂种犬5只,以结扎脾静脉主干方法建立犬淤血性脾肿大模型,术后3周用HIFU治疗系统对肿大脾脏行体外定点辐照,B超实时观察一定强度不同时间的辐照后靶区的回声强度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测量回声变化区域的面积,3 d后处死实验犬测量损伤灶最大剖面面积,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HIFU体外定点辐照后,靶区即刻可出现灰度增高的强回声区,其灰度值及面积随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但于2 min后逐渐稳定.病理提示有明确的凝固性坏死.损伤灶最大剖面面积与辐照后5 min时B超监测的强回声面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超可以实时监控HIFU体外消融脾脏时凝固性坏死的出现,HIFU体外消融脾脏是可行的,它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脾亢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8.
大鼠脑脊液多次采集改良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大鼠多次采集脑脊液的动物模型,以进行药物在大鼠脑部的动力学研究。方法 将大鼠麻醉后,利用脑立体定位仪,通过大鼠双侧耳道与上方门齿固定大鼠头部,切开大鼠头部皮肤,暴露颅骨与颈部肌肉交界处,将采样针对准大鼠颅骨与颈部肌肉交界处的中心位置,利用脑立体定位仪的上下轴将采样针竖直缓慢向下刺入,刺入约0.6~0.9 cm(视大鼠体质量而定)后,脑脊液即可被采出。结果 脑脊液采集成功率(脑脊液成功采样1次及以上)100%(26例),动力学采样成功率(脑脊液成功采样6次及以上)80%(10例)。结论 本模型操作简单、结果稳定、成功率高、重复性高,适合脑部作用药物进行脑脊液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9.
软组织神经源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软组织神经源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复习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神经源肿瘤43例的超声检查结果,包括神经鞘瘤22例、神经纤维瘤4例、颈动脉体瘤2例、恶性神经源肿瘤15例。结果:28例良性软组织神经源肿瘤均为圆形或类圆形肿物,边界清,内部回声以实质低回声为主部分有囊性变(20/38),CDFI示血流分级0~Ⅰ级为主。15例恶性肿物显示瘤体较大,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或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CDFI示血流分级均为Ⅱ~Ⅲ级。结论:综合分析肿瘤的部位、形态、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有助于确定软组织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选择一种用于食管癌安全且有效的静脉术后止痛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6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T组(曲马多0.3mg/kg.h+芬太尼0.25mg/kg.h),M组(吗啡0.014mg/kg.h)。比较VAS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72h中VAS评分基本为良好,止痛效果均较好,P〉0.05,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恶心、呼吸抑制及低血压这三种副反应的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皮肤瘙痒、尿潴留和呕吐等不良反应在M组比T组要显著增多,P〈0.05,其发生率在M组依次为23.33%、23.33%和30%,在T组依次为0、6.67%和13.33%。结论 曲马多配伍芬太尼用于食管癌手术后止痛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