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306篇
中国医学   26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北京艾滋病药物试验案,揭示出药物临床试验中弱势受试人群权利保护特殊问题。弱势人群是指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的人,包括儿童、孕妇、精神病人、囚犯、绝症患者、文盲等等。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中,应重点关注他们特殊的知情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个体健康特质。  相似文献   
62.
黑乳海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黑乳海参体内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大孔树脂、硅胶、ODSRP-C18硅胶、Sephadex LH-20和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H-NMR,13C-NMR,2D-NMR和ESI-MS),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海参皂苷A(holothuria A,I),胸腺嘧啶(thymine,II),尿嘧啶(uracil,III),胆甾醇(cholesterol,IV)。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动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63.
三组中药对耐药菌株的联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药对耐药菌株的联合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药基法测定了黄芩、大黄、蒲公英、大青叶、鸡屎藤、柳叶白前乙醇提取物对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用棋盘试验法评价了黄芩与大黄、蒲公英与大青叶、鸡屎藤与柳叶白前对耐药菌株的联合作用,用沙门氏菌耐药株人工感染小鼠,观察了鸡屎藤与柳叶白前配伍的体内抗感染效果。结果黄芩、大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与耐药株的MIC相同,对其他几株耐药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蒲公英、大青叶、鸡屎藤、柳叶白前作用较弱,黄芩与大黄存在部分协同或相加作用,蒲公英与大青叶为拮抗作用,鸡屎藤与柳叶白前为部分协同作用并具有较好的体内抗感染作用。结论黄芩与大黄配伍、鸡屎藤与柳叶白前配伍对耐药菌株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制备α-细辛醚储库型贴片,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和离体皮肤经皮渗透性,筛选有效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提高α-细辛醚的透皮吸收速率。方法:以1%的HPMC的醇性溶液为储库介质,以EVA膜为控释膜,制备α-细辛醚的储库型透皮贴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人离体皮肤渗透实验,筛选透皮吸收促进剂,用HPLC测定α-细辛醚的含量并计算其透皮速率。结果:α-细辛醚的释放速率接近零级。30%乙醇和1%肉豆蔻酸异丙酯协同对α-细辛醚贴片的促渗效果最佳,透皮速率达到(20.67±1.33)μg·cm-2·h-1。结论:含乙醇和肉豆蔻酸异丙酯的α-细辛醚储库型贴片有较好的经皮渗透速率,可满足临床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65.
张佳佳  郭芹 《中成药》2007,29(6):885-887
妇乐泡腾颗粒剂具有清热凉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引起的带下腹痛。以水为溶剂可将方中忍冬藤、大黄、大青叶、甘草、赤芍中的苷类、生物碱、胆碱及其盐等活性成分提出。水提液精制除杂后,减少了浸膏吸潮和辅料用量,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改善口感,提高  相似文献   
66.
杨雄志  曹岚 《中药材》2007,30(3):276-277
目的:探讨醋制延胡索新工艺的研究。方法:采用低压低温润制法和L9(3^4)正交设计实验,对醋制延胡索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低压低温润制法用于延胡索鲜品的加工新工艺,实验证明该法优于传统工艺,炮制效果尤佳。结论:低压低温润制法成本低、时间短、效果佳,工艺合理、方法可靠,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作者在研究竹叶化学成分时,使用了pHPLC分离竹叶中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鉴定为: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反式对羟基肉桂酸、顺式对羟基肉桂酸、4,′5,7-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3,4-二羟基肉桂酸[1,2]。运用pHPLC分离竹叶中化学成分时,pHPLC的色谱条件均先在分析型HPLC上  相似文献   
68.
 目的考察阳离子脂质体(CL)为载体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序列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以人端粒酶模板RNA(hTR)和人逆转录酶催化亚基(hTERT)为靶点的两种ASODN,用3β[N-(N′,N′-二甲氨基乙基)氨甲酰基]-胆固醇(DC-Chol)和二油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OPE)制备CL,考察其形态和粒径分布,并用其介导反义寡核苷酸转染HeLa细胞,通过噻唑蓝比色法(MTT)研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CL外观呈圆形,粒径均匀,在体外能够有效转染反义hTR和反义hTERT寡核苷酸序列(anti-hTR,anti-hTERT)。CL/ASODN处理后的HeLa细胞,72h后的存活率为(19.82±12.19)%(anti-hTR,2.0μmol·L-1)和(16.59±4.10)%(anti-hTERT,2.0μmol·L-1),而相同浓度游离的ASODN没有发现抑制作用。CL/ASODN复合物能够在120h内持续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结论CL能够有效提高ASODN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作为端粒酶抑制剂的新型非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试论现代中药衍生的“有效部位配伍”新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中药开发的新模式——“有效部位配伍”的研究思路已由传统发掘中药(复方)有效部位转化为开发以中医药理论或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微观复方。同时其研究目标和方法也得到更新,具体包括治疗疾病目标化、配伍比例优选化、组分类型标准化、协同与拮抗明确化、毒性和副作用最小化。根据目前“有效部位配伍”模式研究的现状提出了需完善之处,旨在探究有效部位配伍组方的新药模式,丰富中医药理论内涵,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0.
浅析中药质量标准中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现阶段中药质量标准含量测定指标的状况,提出了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体系的一些意见,认为中药质量标准中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体系不仅能够实现对中药制剂指标成分的控制,也有助于说明药物的药用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