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传统用药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硫嘌呤类、环孢素等药物.近十多年来,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anti-TNF)的应用使IBD患者的临床缓解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仍然存在无反应、无法耐受和停用后复发等问题.近些年来发现,他克莫司,一种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作为治疗IBD的二线治疗药物被使用.目前,他克莫司的短期诱导缓解作用相对明显,被逐渐应用在传统药物难治或者anti-TNF难治的IBD中.少数研究发现,在适当的监测下,他克莫司可以长期安全地使用.但其长期疗效和长期使用安全性的证据还比较少.本文就他克莫司在IBD中的治疗最新进展及其与anti-TNF的比较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RNA干扰(RNAi)是指生物体内由双链RNA(dsRNA)介导同源mRNA的特异性降解,从而导致基因沉默的现象。目前,随着RNA干扰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RNAi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种肿瘤的研究,尤其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具有潜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于顽固性的、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无效的UC患者,传统的方法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常常有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其不良反应,直接导致结肠切除甚至死亡.近年来,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治疗UC显示出良好前景,此文就靶向肿瘤坏死因子治疗UC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胃癌细胞株SGC7901,探讨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p38MAPK)调控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在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抗炎和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在不同的时间,体外作用于人脐静脉细胞(HUVECs)、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其对两种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胃癌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65核转位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38MAPK/P-p38MAPK、p65/P-p65及Caspase-3/P-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对SGC-790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有效地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能一定程度地减少胃癌细胞SGC-7901p65核转位发生;Western blot结果提示,p38MAPK、p65蛋白的表达随着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浓度的提高而减少,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则增加(P0.05)。结论通过p38MAPK调控p65来激活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是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发挥抗炎和抗癌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改变生活方式、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于药物疗效不理想的患者可行外科手术治疗。目前PPI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其临床疗效有时并不令人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多。伏诺拉生于2015年在日本首先上市,由于其具有优异的抑酸效能、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和较高的安全性,因此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该文就伏诺拉生治疗GERD相较于传统PPI的优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人体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系统关系密切,两者共同进化,以维持肠道健康。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宿主免疫系统平衡的破坏,导致肠黏膜免疫相关疾病发生。目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通过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等,影响人体免疫系统。该文就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对人体肠道免疫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刘燕平  范一宏  吕宾 《胃肠病学》2013,18(5):313-316
胃肠道壁内神经丛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肠壁神经丛损伤可表现为神经变性、神经节细胞缺失等,导致胃肠道运动、感觉、分泌功能紊乱。本文就肠壁神经丛的损伤因素(如药物、炎症)和修复因素(如神经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5-HT4受体激动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病例:患者男,64岁,因“反复恶心呕吐半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1年5月23日收治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宿食,伴有酸臭味,平均每口1次,量中等,伴胃脘部胀满不适,胸骨后烧灼感。曾多次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胃镜检查示幽门管溃疡,病理示慢性溃疡伴腺上皮细胞轻度肠化生。  相似文献   
19.
沈雁  吕宾  丁莺 《胃肠病学》2011,16(2):115-118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是经典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重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等密切相关,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重点探讨ERK/MAPK信号通路与消化系肿瘤发病、演进的关系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并对近期相关的临床应用作一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7岁,因“反复上腹痛2年余,伴反酸3个月”来我院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发现距门齿36cm处食管下段后壁一直径约8mm的半球样隆起,黏膜表面光滑(图1)。行超声内镜检查发现黏膜层一大小约8mm×5mm低回声灶,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呈筛孔样(图2),超声内镜诊断为食管下段间质瘤,用圈套器将病灶电切(图3)。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示:肿瘤组织由基底细胞样癌细胞构成,胞浆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