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元凋亡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丁咯地尔组,预处理14 d后制作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分别在模型制备后12,24,72 h与7 d各组提取L1~5背根神经节,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标记法(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水平和用免疫组化方法计数Caspase-3、Bcl-2阳性细胞表达数,并加以组间比较.结果:正常组大鼠背根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阳性细胞较少;而模型组在坐骨神经损伤后12 h,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阳性表达数明显增多,72 h达高峰,7 d表达减弱;丁咯地尔组在坐骨神经损伤后12 h,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阳性表达数也增多,但较模型组减少(P<0.05),24 h至7 d均较同期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丁咯地尔组于模型制备后12 h Bcl-2即有明显表达,72 h达高峰,7 d时与模型组比较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元存在广泛的细胞凋亡现象,丁咯地尔通过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来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32例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同时予中医辩证治疗,并在分型基础上分别加用疏血通、血栓通及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一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愈率68.75%,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愈率34.38%,总有效率75.00%。两组显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3.
MCI-186对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韵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CI-186(edaravone)对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淀粉样β蛋白25-35(Aβ_(25-35))诱导PCI2细胞制备成AD细胞模型;采用MTT法确定Aβ_(25-35)抑制PC12细胞生长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MCF-186对AD细胞保护作用最强时的浓度;利用邻菲罗啉化学发光法测定羟自由基(.OH)含量,确定MCI-186清除.OH最强作用时的浓度.结果 Aβ_(25-35)诱导PC12细胞的IC_(50)是29.76 μmol/L,此浓度的Aβ_(25-35)对PC12细胞生长的最大抑制率发生在36 h;30 μol/L Aβ_(25-35)诱导PC12细胞36 h可以制成理想的AD细胞模型.20 μmol/L MCI-186清除.OH作用最强,即对AD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强.结论 MCI-186可以通过清除Aβ_(25-35)产生的.OH,在AD中发挥其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典型病理改变为老年斑(senile plaque,SP)、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nal fibrillary tangles,NFT)及神经元丢失,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病因迄今未明。AD的一项重要病理特征是脑内存在大量老年斑(SP),其主要成分是Aβ。Aβ源自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APP首先经β分泌酶途径裂解为sAPPβ及C99肽段,后者在γ分泌酶的作用下产生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外伤性癫痫(PTE)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危险因素.方法:对脑外伤住院患者455例获随访病例资料行回顾性研究.在住院期间及出院随访期内出现≥2次非诱发性癫痫发作者诊断为PTE.记录癫痫发作起病时间、临床表现、发作类型及次数、有无高热、致痫药物使用等癫痫诱发因素,随访脑电图表现及预后.癫痫发作分类按照国际抗癫痫...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等因素对癫痫患者发生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状况,采用QOLIE-31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采用PSSS量表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结果:癫痫患者抑郁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其中GTCS发作组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组抑郁发生率最高,首次发病年龄小的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为低,GTCS发作组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组最低,差异明显(P<0.01);起病年龄对生活质量有影响.结论:起病早,GTCS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者,情感状态受损明显,生活质量水平相对较差.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明显的因素依次为抑郁、发作类型、起病年龄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沉默RAD51AP1基因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qPCR检测RAD51AP1在不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制备shRAD51AP1慢病毒并转导HepG2和Huh7细胞来沉默RAD51AP1,采用qPCR检测RAD51AP1的沉默效率;MTS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RAD51AP1沉默对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作进一步的检测分析;通过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研究RAD51AP1沉默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MTS结果显示,HepG2和Huh7细胞中RAD51AP1沉默组的增殖能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克隆形成实验显示,RAD51AP1沉默组克隆形成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通过转录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TACC1、NEK7,并从蛋白水平进行了验证。结论 RAD51AP1基因沉默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有望成为预防或治疗肝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第1、4和15天血清和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半月内血清和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上升,在脑梗死病理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急性脑血栓形成动脉溶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3~2004年间共对9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施行了动脉溶栓,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AP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例抗磷脂抗体(aPL)均阳性,合并脑梗死2例,合并舞蹈病2例,合并癫痫1例,合并僵人综合征1例;治疗予以抗血小板、抗凝、抑制炎症、免疫抑制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神经系统受累的APS的诊断主要依据相关临床表现及a PL的检测,未有明确病因的神经系统疾病,可行a PL检测,有助于APS的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