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4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01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41.
正男性,44岁,厨师。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20年,右侧腹股沟区疼痛2天于2019年8月2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6/80 mmHg。腹部稍膨隆,右侧腹股沟区可及大小约4 cm×3 cm梨形包块,质中,活动度一般,可回纳腹腔。回纳后压住深环嘱病人咳嗽,不见包块突出。右侧腹股沟区及右下腹有压痛,右下腹轻度反跳痛,无肌卫,余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索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在胃肠间质瘤患者辅助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7月至2021年12月行胃肠间质瘤术后辅助伊马替尼治疗的36例患者, 其中血药谷浓度低浓度组13例, 非低浓度组23例, 血药峰浓度低浓度组20例, 非低浓度组16例。线性回归分析伊马替尼血药浓度与临床特征相关性。Kaplan-Meier法、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复发因素, 卡方检验分析不同血药浓度组中不良反应发生差异。结果伊马替尼血药谷浓度与体质指数(R=-0.343, P<0.05)、肌酸激酶(R=0.356, P<0.05)和性别(t=2.816, P<0.05)呈显著相关, 峰浓度与体质指数(R=-0.399, P<0.05)和肌酸激酶(R=0.355, P<0.05)呈显著相关。伊马替尼血药谷峰浓度与治疗后复发无明显相关[风险比(HR)=1.31, 95%可信区间(CI):0.03~3.45, P>0.05, HR=1.49, 95%CI:0.15~4.12, P>0.05)。血药谷浓度≥1 100 μg/L组与<1 100 μg/L组比...  相似文献   
143.
【】目的:分析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予以赋能理论指导下的居家康复锻炼方案的干预效果及对其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作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50例予以赋能理论指导下的居家康复锻炼方案,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康复自我效能、下肢肌力水平及膝关节功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是(16.70±3.56)分,低于对照组的(19.24±3.86)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ER)评分是(82.04±10.45)分,高于对照组的(73.73±10.22)分(P<0.05);观察组患者双下肢的肌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分数是(82.70±7.12)分,Lysholm膝关节分数是(74.68±6.20)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3.65±6.55)分与(63.37±5.15)分(P<0.05)。结论: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予以赋能理论指导下的居家康复锻炼方案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增强其康复自我效能,还能促进患者下肢肌力水平提高,并且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1,LRP1)与黑素瘤转移的关系。方法沉默黑素瘤细胞A375的LRP1基因,测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组织芯片上正常皮肤组织和黑素瘤皮肤组织的LR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黑素瘤A375细胞中沉默LRP1基因后,黑素瘤A375细胞的迁移能力和转移能力减弱;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发现LRP1蛋白在黑素瘤皮肤组织中相对于正常皮肤组织表达增高。结论 LRP1蛋白可以促进黑素瘤A375细胞的转移;LRP1蛋白可能成为黑素瘤潜在的肿瘤标记物以及黑素瘤诊断治疗的靶蛋白。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建立一种连接酶链反应结合荧光PCR的方法,检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UGT1A1*28基因多态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连接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首先通过连接酶反应,然后结合荧光PCR技术检测UGT1A1*28基因多态性,构建标准品评判该体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检测50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与DNA测序进行平行比较。结果: 此方法能准确地区分UGT1A1*28基因TA6/6、TA7/7及TA6/7基因型,且最低可检测5 ng人基因组DNA, 50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标本的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 结论: 连接酶链反应结合荧光PCR可准确检测出UGT1A1*28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46.
陆筠  张吴花  胡雯晴 《医学信息》2018,(20):168-169,176
目的 探讨运用思维导图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手术10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根据护理思维导图进行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LEDVT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DVT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满意率为90.00%,高于常规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思维导图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并减轻DVT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47.
148.
[摘要] 目的:探讨miR-424/高迁移率蛋白A1 基因(nigh mobility protein A1,HMGA1)分子轴对乳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4 年4 月至2017 年4 月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经手术切除的50 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miR-424 和HMGA1 mRNA与蛋白在乳腺癌放疗敏感患者和放疗抵抗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不同辐射强度(0、2、4、6 和8 Gy)的60Co γ - 射线处理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 后,观察细胞miR-424 和HMGA1 的表达变化。向MDA-MB-468 细胞中转染miR-424 mimic/inhibitor 和pcDNA-HMGA1,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MTT法、Transwell 小室法和Annexin V-FITC/PI 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miR-424 对辐射处理后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424 与HMGA1 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放疗抵抗的乳腺癌患者比较,miR-424 在放疗敏感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HMGA1 低表达(P<0.01)。与0、2 和4 Gy 处理组细胞比较,6 和8 Gy 的γ-射线处理后乳腺癌MDA-MB-468 细胞凋亡率和miR-424 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细胞的侵袭能力和HMGA1 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424 靶向作用HMGA1 并下调其表达水平。miR-424 通过靶向下调HMGA1 显著抑制MDA-MB-468 细胞的增殖、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均P<0.01),进而上调MDA-MB-468 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结论:miR-424/HMGA1 分子轴可调控乳腺癌放疗敏感性,过表达miR-424 可增强乳腺癌MDA-MB-468 细胞对γ-射线放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用于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对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ERAS组和常规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D2根治术,常规组给予常规围术期处理措施,ERAS组给予ERAS理念。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完成。术中术后指标、手术前后QOL评分数据用(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ERAS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管拔出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常规组短(均P<0.05)。ERA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4/48)明显低于常规组22.9%(11/48)(P<0.05)。ERAS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6.3%(3/48),常规组为20.8%(10/48),ERAS组低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QOL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QOL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ERAS组患者高于常规组(均P<0.05)。 结论ERAS理念用于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中的效果良好,可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0.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途径和佐剂类型对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group B type 3,CVB3)衣壳蛋白VP1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原核表达质粒pET-his/VP1转入E.coli BL21 (DE3) pLysS中,用异丙基-1-硫代-β呋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CVB3VP1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纯化.首先采用不同的免疫途径(皮下,腹腔,肌肉)用VP1蛋白免疫小鼠,每组12只.然后另取小鼠分为PBS组和不同佐剂组(氢氧化铝、弗氏佐剂、Montanide ISA720),每组18只,采用肌肉注射途径免疫.每次每只小鼠注射50μg,共免疫3次,间隔3周.用ELISA和微量中和试验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CTL杀伤活性.用致死量的CVB3攻击后,检测血中病毒的滴度并观察小鼠的存活状况.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CVB3VP1蛋白.三种免疫途径比较,肌肉注射组血清中和抗体和特异性IgG抗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采用肌肉注射免疫时,弗氏佐剂组Montanide ISA 720佐剂组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水平明显高于氢氧化铝组(P<0.05);但血中病毒的滴度低于氢氧化铝组(P<0.05).弗氏佐剂组小鼠的生存率好于氢氧化铝组(P<0.05).结论:采用肌肉注射途径,并联合弗氏佐剂或Montanide ISA 720佐剂可以使CVB3VP1免疫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