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 :研究基于JCI体系的规范化管理在神经内科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6月医院神经内科施行常规高危药品护理管理时的状况,作为管理前。将2021年7—12月医院神经内科施行基于JCI体系的规范化管理后的状况,作为管理后。抽取管理前后神经内科病房护士各10名、500份高危药品管理记录。比较实施基于JCI体系的规范化管理前后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掌握评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合格率、备用高危药品清单合格率、高危药品有效期管理合格率、高危药品分类贮存差错率、高危药品处方差错率、科室高危药品管理质量考核评分、病房护士对高危药品管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管理后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掌握评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合格率、备用高危药品清单合格率、高危药品有效期管理合格率、科室高危药品管理质量考核评分、病房护士对高危药品管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高危药品分类贮存差错率、高危药品处方差错率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开展基于JCI体系的规范化管理后,能够有效促使神经内科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提高,避免发生高危药品分类贮存差错、处方差错,促...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潜在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TCMSP)等数据库及Pubmed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并获取与白术相关的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构建白术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通过DisGeNET、药物靶标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与UC相关的靶点,利用Venny 2.1软件绘制韦恩图并获取药物及疾病共有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BisoGenet插件分析得到蛋白互作网络及核心靶点,进一步对核心靶点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获得白术治疗UC的潜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生物进程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结果]通过SwissADME数据库,评价各分子结构是否满足Lipinski、Ghose等类药规则,筛选得到白术活性成分11种,白术活性成分主要有白术内酯Ⅰ、Ⅱ、Ⅲ、木犀草素、芹菜素等。由TCMSP、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白术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144个,DisGeNET、TTD、GeneCards数据库筛选获得UC相关靶点147个。根据度值(degree)筛选得出白术治疗UC的核心靶点58个,主要涉及p53蛋白、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A(tyrosine kinase A,TrkA)、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icrochromosomal maintenance protein 2,MCM2)等。设定错误发生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0.05,通过GO生物进程富集分析确定了30个条目,主要包括基因沉默调控、端粒组织、DNA复制依赖性核小体组装、rDNA染色质沉默等。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白术治疗UC的潜在通路共48条,主要涉及癌症中的转录失调通路、癌症通路、前列腺癌通路、细胞周期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白术活性成分木犀草素、芹菜素与多个疾病核心靶点蛋白存在潜在结合位点。[结论]白术治疗UC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结果为白术的临床应用以及UC相关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新药的研发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厚胞汤联合人工周期疗法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再粘连的作用。方法选取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40例,TCRA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予人工周期治疗,观察组予厚胞汤联合人工周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宫腔粘连评分、超声下内膜指标、雌激素受体(ER)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粘连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粘连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内膜厚度、容积、内膜下血流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膜厚度和容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内膜上R表达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术后使用厚胞汤联合人工周期治疗,能增加内膜厚度、容积及内膜下血流,下调子宫内膜ER表达,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对预防术后再粘连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小儿胃宝片中尿囊素、山药素Ⅰ、原花青素B2、原花青素C1、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和牡荆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5℃,流动相A为甲醇-乙腈(1∶2),流动相B为0.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4 nm(检测尿囊素、山药素Ⅰ)、280 nm(检测原花青素B2、原花青素C1)和350 nm(检测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牡荆素)。结果:尿囊素、山药素Ⅰ、原花青素B2、原花青素C1、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牡荆素分别在9.87~197.40μg·ml^-1,1.59~31.80μg·ml^-1,2.46~49.20μg·ml^-1,1.38~27.60μg·ml-1,1.96~39.20μg·ml^-1,14.47~289.40μg·ml^-1,0.79~15.8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5%,97.84%,98.07%,98.53%,99.16%,100.21%,96.97%,RSD分别为0.94%,1.20%,1.61%,0.65%,0.88%,0.82%,1.35%(n=9)。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重复性好,可作为小儿胃宝片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在腹腔镜肾切除术过程采取胸膜横突中间点阻滞(MTPB)的镇痛作用。方法 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肾切除患者共62例,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MTPB组及镇痛泵组,各纳入31例。MTPB组进行麻醉联合超声引导MTPB麻醉;镇痛泵组进行全身麻醉,两组术后采取静脉镇痛泵48 h。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疼痛程度、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镇痛泵组比较,MTP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36.46±15.93) min、瑞芬太尼总用量(1.22±0.25) mg、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4.14±0.55)次显著降低(P<0.05);术后苏醒即刻(2.72±0.41)分、术后6 h(2.67±0.40)分、术后12 h(2.59±0.39)分MTPB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别明显少于镇痛泵组同时点(P<0.05);术后MTPB组(6.4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镇痛泵组(29.03%)(P<0.05)。结论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采取MTPB的镇痛效果明显,能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7.
史伟教授认为IgA肾病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风邪、湿热、浊毒、血瘀为标,湿、热、瘀贯穿始终。治疗过程中传承经典,临床不断探索创新,辨病与辨证结合,将药对巧用、活用,推陈出新,使药对不仅能在固有经方中治病,而且能运用到非固有经方中,协助或增强其他方药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该文对史伟教授治疗IgA肾病常用药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8.
[目的]总结蔡宛如教授"脏腑同治"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方法]分析蔡宛如教授对脏腑同治理论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阐述其独到的临证思维及用药经验,并附经典案例以验证。[结果]蔡宛如教授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指出五脏六腑受累均可致肺系疾病发生,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长,病因病机错杂,常非肺系一脉所为病,更需有五脏六腑相为病的整体观念。脏腑同治法主要体现在肺胃同治、肺与大肠同治、肺与三焦同治,如治上焦咳嗽,不单治肺,而应治在心肺;治疗缓解期患者,不可一味过补,还应清泄余邪。认为"治气"与"治痰饮"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个关键点等,并将此验之以临床。所述医案从肺、心、肾、大肠等脏腑论治,气血水饮同治,获得佳效。[结论]蔡宛如教授"脏腑同治"理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实用价值,值得继承推广。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120例就诊于杭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体重指数分为两组,即肥胖组62例(BMI ≥ 28 kg/m2),正常体重组58例(18.5 kg/m2 ≤ BMI < 25 kg/m2),对比两组患者的体重(BW)、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Homa2-IR)、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中医方面:以朱文峰教授的证素理论为基础,运用证素辨证的方法探讨消渴病与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 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FPG、HDL无组间差异。肥胖组患者的BW、BMI、WHR高于正常体重组(P < 0.05);糖代谢方面,肥胖组PPG、HbA1c、FCP、FINS、Homa2-IR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P < 0.05);脂代谢方面,肥胖组TC、TG、LDL水平均高于正常体重组(P < 0.05)。中医证素:脏腑病位证素方面,肥胖组脾、胃、肝证素高与正常体重组(P < 0.05);病性证素方面,气虚、气郁、痰、湿、热、瘀证素高与正常体重组(P < 0.05)。根据性别及腰臀比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层比较,在脏腑病位证素方面,肥胖男性中腰臀比 ≥ 0.90者脾、肝证素出现频次更高(P < 0.05);肥胖女性中腰臀比 ≥ 0.85者脾、胃、肝证素出现频次更高(P < 0.05);在病性证素方面,腰臀比 ≥ 0.90的肥胖男性及腰臀比 ≥ 0.85的肥胖女性中气郁、湿、热、瘀证素出现频次较高(P < 0.05)。结论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较高的胰岛素抵抗水平及更显著的糖脂代谢紊乱。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传统的“阴虚燥热”和“脾虚痰湿”等常见病机外,可以从调整肝、脾、胃脏腑功能,改善气郁、气虚、痰、湿、热、瘀的方向着手进行辨证 论治。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复方积雪草对IgA1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GMCs)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复方积雪草煎剂溶液中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按测得的比例配制复方积雪草单体组方溶液。选择合适时间和浓度的IgA1 刺激大鼠系膜细胞,将系膜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缬沙坦组和复方积雪草高中低浓度组,CCK8检测药物干预后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结果 1、96孔板培养细胞在24h时,100ul/mlIgA1刺激系膜细胞,模型组IgA1刺激造模成功,模型组增殖高于正常组(P<0.05);复方积雪草组、缬沙坦组有明显的抑制系膜细胞增殖作用,与模型组有差异(P<0.05)。 2、Western Blot检测Bcl-2、Caspase-3 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cl-2升高,Caspase-3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复方积雪草高浓度组、缬沙坦组Bcl-2降低,复方积雪草高、低浓度组、缬沙坦组Caspase-3升高(P<0.05),复方积雪草高浓度组较缬沙坦组明显(P<0.05)。 结论 复方积雪草能够明显抑制IgA1诱导的大鼠GMCs的增殖,能够下调IgA1诱导增殖后的大鼠MCs的Bcl-2蛋白的表达,同时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 、Caspase-3等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