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9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192篇
临床医学   401篇
内科学   651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350篇
综合类   2990篇
预防医学   41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01篇
中国医学   739篇
肿瘤学   1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533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粗大、行走最长的周围神经,由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组成。经常因锐器伤、火器伤、骨盆骨折、髋关节病变、臀部肌肉注射等原因引起损伤,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麻木、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症状。本文对42例病因明确的坐骨神经损伤病人的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  相似文献   
82.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骨移植材料对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桡骨15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植入深冻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B组植入深冻异体骨,C组植入自体骨,D组植入新鲜同种异体骨。术后不同阶段分别行组织学、透射电镜及X线检测。结果四组骨缺损均有成骨现象发生,骨生成、骨连接情况A、C组优于B组,B组优于D组;A、C组细胞增生活跃、核呈分裂相、胞质丰富、核膜光整、细胞器丰富,同比均优于B、D组;骨缺损愈合时间A、C组为8-10周,B组为12周,D组骨缺损在术后12周仍未愈合。结论提示兔深冻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成骨作用,其取代自体骨植骨修复骨缺损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83.
不同跟腱修复材料特性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跟腱断裂术后制动弊端多 ,而早期功能锻炼优点明确 ,探讨各种缝合材料在打结后材料力学特性及滑结情况 ,为临床创新设计 ,术后无须制动的缝合组合提供依据。方法 将不同型号薇乔线 (CV)、慕丝线 (Mersilk)、攀状尼龙线 (Nylon)、普迪思 (PDS)各 1 6条剪断后各打 4个结 ,进行材料力学特性测试。结果 缝合材料的最大载荷、刚度、强度、比能分别为 :PDS >CV >Nylon >Mersilk(P <0 .0 5 )。结论 尽管PDS肌腱缝合线易滑结 ,但 1 0 -PDS ,1 0 -CV、1 0Nylon作端对端跟腱修复强度足够 ,相应 5 0PDS、5 0CV缝合材料作腱周修复也可选择 ,且打 4个以上结可靠。尽管Mersilk不易滑结 ,但不适合跟腱修复。不过好的缝合材料应选择最佳的缝合方法才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正常成年人股骨上段X线解剖特征.方法拍摄36例正常维吾尔族成年人双侧股骨上段标准正位片,对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长度、股骨头高、小转子上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小转子处髓腔宽度、小转子下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狭窄处位置、狭窄处髓腔左右宽度8项指标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股骨上段各项指标间无侧别差异(P〉0.05);男、女性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高、小转子下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等指标存在性别差异(P〈0.05);与汉族相比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长度、狭窄处位置、狭窄处髓腔宽度等指标存在种族差异(P〈0.05),与外国人相比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长度、小转子上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小转子处髓腔宽度、狭窄处髓腔左右宽度等指标存在种族差异(P〈0.05).结论维吾尔族正常成年人骨股上段结构有其特点,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Gq/11蛋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d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大鼠肠损伤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法复制大鼠ARDS模型,根据观测时限再将油酸组分为30min,60min,90min,120min 4个组,免疫印迹法检测小肠粘膜中Gq/11蛋白含量,测定血浆、小肠组织匀浆ACE、LDH活性和MDA含量。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脏能量代谢和结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30 min组(I组)及缺血30 min再灌注即刻组、2 h组、4 h组和6 h组(I/R组、I/R 2 h组、I/R 4 h组和I/R 6 h组),每组8只。用偶氮显色法测定血清中的内毒素,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胰岛素和胰岛素抗体,取心肌制备组织匀浆测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乳酸含量。 结果: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内毒素在I组和I/R组达到高峰,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I组及I/R各组MD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I/R 2 h组、I/R 4 h组、I/R 6 h组差别更为明显(P<0.05);再灌注各组MPO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I组(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心肌组织中乳酸含量明显增加(P<0.05),但在I/R 6 h组呈下降趋势(P<0.05);胰岛素的含量在I/R 4 h组和I/R 6 h组明显下降(P<0.05);而胰岛素抗体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肠源性内毒素吸收入血及肝脏解毒功能的降低所致的内毒素血症可能是引起心脏能量代谢和结构改变的始动环节。  相似文献   
87.
目的:构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肺结核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 ”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层次分析法确立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共有45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22和0.859;两轮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140~0.379和0.107~0.665,P均<0.01。根据条目筛选标准、专家意见及院内外专家小组会议讨论结果,确立终版评价指标体系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73项。结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构建过程科学、可靠,可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及专业学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我国新疆地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和基因型分布,为宫颈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搜集新疆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率和感染型别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上述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21年3月。由两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7篇文献,包含127073名研究对象。筛查人群HPV的感染率为12.4%(95%CI:10.8%~13.9%),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0.0%(95%CI:8.7%~11.2%),低危型HPV感染率为1.9%(95%CI:0.9%~2.8%)。以不同地区作为分组因素进行亚组分析,乌鲁木齐的HPV感染率为16.0%(95%CI:12.4%~19.5%),和田的HPV感染率为10.1%(95%CI:8.9%~11.3%),喀什地区的HPV感染率为9.7%(95%CI:8.5%~10.9%)。排名前5的基因型分别为HPV16、HPV6、HPV11、HPV58、HPV51。结论新疆地区筛查人群HPV感染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地区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异,乌鲁木齐的HPV感染率最高。HPV16是新疆地区最主要的感染型别。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新疆苯丙酮尿症(PKU)家系苯丙氨酸羧化酶(PAH)基因突变位点及其遗传标记,探索适合新疆各民族PKU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途径。方法:联合采用PCR-STR、APSCR和PCR-SSCP3种基因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PCR-STR连锁分析表明:除家系4母亲为STR纯合型外,其余家系双亲皆为杂合子,对家系1(维吾尔族)1例风险胎儿(妊娠6周,流产)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和1例新生儿(出生1d)进行症前基因诊断,均为携带者,并经出生后证实。(2)采用ASPCR法在家系1、2和3均未检出R243Q和R413P两种常见突变。(3)应用PCR-SSCP分析发现,家系2(回族)患儿为外显子7突变纯合子,家系4(汉族)患儿为外显子7和外显子11突变复合体,其外显子11突变位于第399位点(GTA→GTT),可能为一致病突变。结论:上述3种基因诊断方法联合使用简便、快捷,适合新疆地区的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90.
新疆和田红葡萄体外抑制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和田红葡萄体外抑瘤效果。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观察和田红葡萄与红葡萄皮的醇提液对四株细胞株。即:正常小鼠成纤维细胞株(3T3)、胃癌细胞株(MGC-803,NKM)和肝癌细胞株(Q3)细胞存活率及蛋白质含量影响。结果:(1)和田红葡萄醇提液与和田红葡萄皮醇提液都显著抑制NKM和Q3存活(P<0.01),后者对MGC-803存活率亦显著影响(P<0.01),最强作用浓度0.01g/ml。两种醇提液作用于NKM、Q3、MGC-803的抑制率分别为11.0%、14.0%、24.0%。葡萄皮醇提液抑瘤效果强于葡萄醇提液(P<0.05);(2)两种醇提液皆对细胞蛋白质含量无影响(P>0.05);(3)葡萄醇提液促进3T3生长作用较葡萄皮醇提液强(P<0.05)。结论:和田红葡萄可能具有一定的体外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