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21.
目的 研究人早老细胞和正常衰老细胞在氧化应激条件下的DNA损伤和修复.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彗星电泳技术,分别检测3组不同群体倍增数(PD)的人正常二倍体成纤维细胞BJ(青年组第14代,成年组第30代,衰老组第45代)和2组不同PD的人赫-吉二氏综合征(HGPS)细胞(青年组第8代,衰老组第17代)的DNA基础损伤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辅激活因子-lα基因(PGC-lα)Gly482Ser多态性对健康青年血脂比值的影响及在高糖低脂(HC/LF)膳食诱导的血脂比值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56名(22.89±1.80岁)健康青年志愿者,给予7d平衡膳食和6dHC/LF膳食,分别于d1、d8及d14清晨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水平,计算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log(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值、总胆固醇(TC)/HDL-C。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法分别分析PGC-1αGly482Ser位点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受试者间血脂比值差异。结果无论是整体水平还是男女分组后,TG/HDL-C、log(TG/HDL-C)、LDL-C/HDL-C以及TC/HDL-C基础值、HC/LF膳食前和HC/LF膳食后在GG基因型受试者和A等位基因携带者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与HC/LF膳食前相比,在男性,HC/LF膳食后GG基因型受试者TC/HDL-C显著降低,A等位基因携带者除TC/HDL-C显著降低外,LDL-C/HDL-C也显著降低。在女性,HC/LF膳食后GG基因型受试者TC/HDL-C显著降低,A等位基因携带者除TC/HDL-C显著降低外,LDL-C/HDL-C也显著降低,TG/HDL-C、log(TG/HDL-C)却显著升高。结论 PGC-lαGly482SerA等位基因与HC/LF膳食后LDL-C/HDL-C降低有关,与女性TG/HDL-C、log(TG/HDL-C)升高相关联,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3.
【】 目的 探讨钒暴露与hsp70-hom基因多态性对作业人群神经行为的综合影响,为制订钒作业工人的健康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抽样某钒制品及化工厂工人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及钒暴露资料;NCTB法检测神经行为功能;RFLP-PCR法检测hsp70-hom基因型分布;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神经行为功能综合指标(NBI)。 结果 ①钒暴露组在包括平均反应时间,视觉保留,数字跨度倒序,非利手提转捷度,目标追踪正确点数和总打点数及数字译码7个指标及NBI指数上,均以T/C基因型表现最差(P<0.05)。②NBI异常的风险,C/C基因型是T/T基因型的1.748倍;而钒暴露是对照组的3.048倍(P<0.05);经年龄和文化程度调整后,钒暴露风险降低为1.879倍(P<0.05),而基因未产生影响;③当基因多态和钒暴露双重因素作用下,钒暴露使得NBI异常的风险增加为2.828倍(P<0.05),而T/C基因型是4.577倍(P<0.05);调整文化程度和年龄后,T/C基因型风险增加至7.777倍(P<0.05),而钒暴露未见影响。④当钒暴露与T/C基因型共存时,对NBI指数存在明显交互作用,交互作用超额危险度(RERI)为4.12倍,交互作用归因比(AP)0.7,交互作用系数(S)为6.45;经年龄调整后,依次为3.77倍,0.7和7.44;经年龄和文化程度同时调整后,依次为2.49倍,0.75。 结论 具有T/C基因型的文化程度偏低的钒暴露工人尤其需要加强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人肝癌细胞系中印记位点结合因子(BORIS)对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表达的调控方式。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OCS3 mRNA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敲低和过表达BORIS的肝癌细胞中SOCS3蛋白的表达;在敲低和过表达BORIS的肝癌细胞系中使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PCR),检测SOCS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通过UCSC数据库分析,找到SOCS3基因启动子区潜在的BORIS结合位点,使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时定量PCR(ChIP-qPCR)探索内源性高表达BORIS细胞中BORIS在SOCS3启动子区的富集状况;通过ChIP-qPCR检测敲低和过表达BORIS对SOCS3启动子区组蛋白甲基化状态。结果 在肝癌细胞中SOCS3 mRNA表达较高,在敲低或过表达BORIS mRNA肝癌细胞中,SOCS3蛋白表达相应下调或上调,即在肝癌细胞中BORIS以正向调控的方式调控SOCS3蛋白质的表达;MSP-PCR实验显示在SMMC-7721和HepG2细胞SOCS3启动子为非甲基化,敲低BORIS不改变甲基化状态,Huh7细胞的SOCS3启动子区为甲基化状态,过表达BORIS后,SOCS3启动子区转变为非甲基化状态,但在HCCLM3中SOCS3启动子为非甲基化,过表达BORIS不影响甲基化状态;ChIP-qPCR表明在内源性高表达BORIS的细胞中,BORIS特异性结合在SOCS3启动子区;组蛋白甲基化检测结果表明,敲低BORIS减少了BORIS在SOCS3启动子区富集,同时减少该区域H3K4 me2,增加H3K27 me3,而在过表达BORIS的细胞中呈现相反的结果。 结论 BORIS作为一个表观遗传调控因子调控SOCS3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影响SOCS3的表达,进而参与肝癌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体外干扰乳酸脱氢酶A(LDHA)表达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高表达乳腺癌SK-BR-3和MDA-MB-45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用siLDHA转染(以转染scramble siRNA为阴性对照)SK-BR-3和MDA-MB-453细胞干扰LDH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DHA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测定细胞的LDH活性;采用葡萄糖和乳酸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和乳酸浓度,计算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LDHA下调SK-BR-3和MDA-MB-453细胞LDHA的蛋白水平( P<0.01);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P<0.001);下调SK-BR-3细胞的LDH活性,减少两种细胞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干扰LDHA表达通过降低糖酵解从而抑制ErbB2高表达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26.
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mlernia,HTG)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还与代谢综合症、糖尿病等相联系。HTG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HTG是典型的多基因、多因素疾病,其发生既有遗传因素作用,也有环境因素的作用,前者如甘油三酯代谢相关基因的变异,后者如膳食的结构及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背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中蛋白部分的1/3为髓鞘碱性蛋白。作为一个蛋白质家族在人脑中有4种分子形式。目的:探讨重组人脑脊髓碱性蛋白表达及其免疫学的功能。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08/2004-03在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完成。人脑hMBP相对分子质量为21500,T4DNALigase,小牛肠碱性磷酸酶,RNase,PEG8000等,硝酸纤维滤膜,抗人脑髓鞘碱性蛋白ELISA试剂盒。干预:①采用EcoR1和BamH1酶切人脑髓鞘碱性蛋白基因cDNA克隆片段。②重组表达载体p5TMP的构建及转化。③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菌的生长及其诱导表达。④重组hMBP抗体制备主要观察指标:①蛋白表达产物的检测与鉴定。②人脑hMBP抗体检测与鉴定。结果:①分别有4999bppGEX-5TDNA和557bp人脑髓鞘碱性蛋白插入片段。②原对照质粒一条浓区带消失,而重组体有特异蛋白质区带出现。相对分子量为42000。③5次注射人脑髓鞘碱性蛋白后抗体效价达到1/16。并证实其hMBP抗原特异性。结论:本文构建了含相对分子质量为21500人脑髓鞘碱性蛋白外显子Ⅰ-Ⅶ编码序列的表达载体,还成功制备了重组人脑髓鞘碱性蛋白抗体。  相似文献   
28.
心理应激在心血管病发生中的病理生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理应激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阐述应激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内皮和血管功能、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纤溶作用以及细胞因子和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综述了心理应激在心血管病发生中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9.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人胃腺癌细胞胞浆信号传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胃癌可异位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且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及转移有关。探讨hCG对人胃腺癌细胞胞浆信号传递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非同位素检测试剂盒、蛇毒磷酸二酯酶法、3 H cAMP放射免疫法 ,观察hCG对胃腺癌SGC 790 1细胞胞浆内蛋白激酶 (PKC)、钙调素 (CaM )活性及cAMP含量的影响情况。结果 hCG对胞浆PKC活性仅有轻微的刺激作用 ,即当hCG的浓度达10 -6mol/L时 ,细胞内PKC活性与对照相比仅增加了 2倍左右 ;hCG可明显使胞浆内cAMP含量及CaM活性增加 ,当hCG的浓度从 10 -11mol/L增加到 10 -6mol/L时 ,胞内cAMP的水平从 (2 .1± 0 .2 5 )pmol/mg蛋白增至 (9.5 2± 0 .6 4 ) pmol/mg蛋白 (P <0 .0 1) ,而CaM含量由 (11.2± 2 .7)μg/mg蛋白增加到 (2 9.3± 3.4 2 ) μg/mg蛋白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hCG作用于胃腺癌细胞后可能主要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AC) /cAMP信号传递途径而起作用 ,同时Ca2 + /CaM可能亦参与了其信号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原核表达人VIGILIN N端基因,制备抗人VIGILIN的多克隆抗体,对人VIGILIN作亚细胞定位.方法 用PCR扩增人VIGILIN基因N端,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2中,并在大肠杆菌中以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 Glutathion Sepharose 4B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抗人VIGILIN N端融合蛋白抗体,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VIGILIN在细胞中的分布.结果 在28 ℃、1 mmol/L IPTG诱导3 h的最优条件下成功表达GST-VIGILIN N端融合蛋白,抗体ELISA滴度为1:16000,Western blot证实抗体特异性较高,VIGILIN在细胞质和核中均有分布,核中的分布集中在核膜内侧和靠近DAPI染色显著的区域. 结论 成功表达人VIGILIN N端融合蛋白和制备兔抗人VIGILIN抗体,并应用于亚细胞定位,为研究人VIGILIN的性质和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