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2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3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75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 (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y 2,SIRT2)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262例宫颈癌组织、75例CIN组织及75例正常宫颈组织石蜡标本中SIRT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SIRT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法验证40例宫颈癌和40例正常宫颈新鲜组织标本中SIRT2蛋白的表达差异;采用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SIRT2沉默SIRT2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通过MTT、划痕实验检测下调SIRT2表达对HeLa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  结果  ① IHC结果显示,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SIRT2蛋白的表达逐渐升高(P<0.001)。Western blot也证实SIRT2蛋白的表达在宫颈癌组织较正常宫颈组织中高(P<0.001);② SIRT2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腺癌)、FIGO分期高、有淋巴结转移及有高危HPV感染有关(P均<0.05),SIRT2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有无盆腔转移、有无累及宫颈间质及深度、有无累及颈体交界及阴道断端等无关(P均>0.05),宫颈癌SIRT2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SIRT2蛋白低表达组(P<0.05);③ shRNA-SIRT2能抑制HeLa细胞中SIRT2蛋白的表达(P<0.05),且下调SIRT2蛋白表达后,HeL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减弱(P<0.05)。  结论  SIRT2在宫颈癌变过程中可能有促进作用,SIRT2可能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2.
<正>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是指经腔或经皮单一小切口(1. 5~4 cm)置入多个穿刺器或一个带有多个操作孔道的穿刺器,通过操作孔道置入手术器械完成手术操作,适用于腹部、骨盆、胸腔等多个部位手术。21世纪,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术后快速康复理念的重视,近年得益于单孔器械设备的更新改进和医者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73.
目的系统评价环孢素A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EBSCO-MEDLINE、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环孢素A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7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包括415例免疫性复发性流产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环孢素A与其它干预措施相比,妊娠成功率没有优势[RR=1.12,95%CI(0.93,1.35),P>0.05]。分析纳入文献中的结局指标,发现环孢素A对于患者外周血中IL-2,IL-10和ACA的含量具有较明显的影响。结论现有有限证据提示,环孢素A对外周血中IL-2,IL-10和ACA含量影响明显,提示环孢素A可能通过以上因子调节机体免疫应答,但与其它常规药物相比,对患者临床结局并没有显著改善。但由于现有RCT较少,纳入研究质量有限,尚需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4.
宫腔粘连又称Asherman综合征,常表现为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伴或不伴周期性腹痛。宫腔粘连常引起不孕,即使妊娠发生胚胎停育、胎盘粘连、植入等风险也增加。其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联合术后辅助治疗。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是宫腔粘连的标准手术方式,其是在宫腔镜直视下分离宫腔粘连,切除粘连形成的瘢痕,恢复宫腔解剖结构,术中需注意充分保护正常内膜组织。术后使用药物、宫内置入支撑组织、干细胞治疗等方法可达到改善月经情况、促进生育、预防再次粘连的目的。未来,冻干羊膜和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新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5.
7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之一。该病患者常伴肥胖、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增加、亚临床慢性炎症等,可明显增加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对氧磷酶(PON)1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重要抗氧化酶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笔者拟就PON1基因变异、PON1蛋白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PON1与PCOS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7.
前置血管为罕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前置血管破裂会导致胎儿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是构成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前诊断前置血管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应对合并相关高危因素的孕妇实行前置血管的标准化筛查,并选择合适的分娩孕周及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78.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早期宫颈癌患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作为微创手术的一种创新术式已开始应用于各类妇科疾病的治疗,但因宫颈癌根治术难度大、手术技巧要求高,目前单孔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本文就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9.
刘亚娜  周小霞  潘环  周淑 《四川医学》2020,41(11):1215-1216
<正>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36岁,G2P1,因"胚胎移植术后33周,发现血压增高1周"入院。患者孕早期B超确诊宫内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定期产检。孕早期口服阿司匹林75 mg/d至入院。妊娠期血压波动于(118~124)/(72~84) mmHg,孕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0.
曹雯  喻红彪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5):373-379
目的:对产前子痫和产后子痫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其中产前子痫组(67例)和产后子痫组(25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母儿结局。结果:①产前子痫组患者中年龄25岁、未规律产检、低受教育程度、单胎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产后子痫组,经产妇中两次分娩间隔时间短于产后子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入院时和分娩时,产前子痫组中尿蛋白严重程度及病理管型的比例均高于产后子痫组(P0.05);产前子痫组入院时白蛋白(ALB)降低、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比例和肌酐(CR)的中位值明显高于产后子痫组(P0.05)。分娩后仅产后子痫组LDH均值高于产前子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产前子痫组发病时舒张压升高、发生抽搐的次数及水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产后子痫组(P0.05)。④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肾脏疾病等合并症和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产前子痫组产后出血比例、胎盘重量、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产后子痫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明显低于产后子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子痫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差于产后子痫组,产前及产后子痫患者的临床特征有明显不同,提示产后子痫的发病机制或许与产前子痫存在不同,应注重对两者的分别研究,以改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