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8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31.
Ⅲ型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旸  谢德琼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1):1020-1023
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CEA)是新生儿食道最常见的发育畸形,约在胚胎3~4周发生[1].国外发病率约为1:2 500~3 000,国内较低,约1:4 000;男女比例为1.4:1.  相似文献   
432.
患儿,男,1岁,因左侧腹膜后畸胎瘤术后7个月,左睾丸畸胎瘤术后5个月,发现右侧膈下占位2个月于2006年11月2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7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腹部膨隆,可见腹壁静脉曲张,无呕吐、腹泻,无血尿,同时患儿左侧睾丸略为增大,无红肿。到当地医院求治,诊断为腹膜后畸胎瘤、左侧睾丸鞘膜积液,行左侧腹膜后畸胎瘤切除术,完整切除瘤体,重约1000g,病检证实为成熟性畸胎瘤。入院前5个月患儿出现左侧睾丸增大,约拇指大小,无红肿,到同一家医院求治,诊断为左睾丸畸胎瘤,行左睾丸活检术,术后石蜡切片诊断为“未成熟畸胎瘤”,遂于1周后行左睾丸切除…  相似文献   
433.
超声在异位甲状腺和甲状舌管囊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异位甲状腺被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的原因.方法用超声观察和测量正常甲状腺、异位甲状腺和甲状舌管囊肿,结合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由于对异位甲状腺的认识不足,异位甲状腺容易被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结论在诊断甲状舌管囊肿时应注意与异位甲状腺鉴别,以免因误诊而手术给患者带来损害,超声检查能够明确异位甲状腺和甲状舌管囊肿.  相似文献   
434.
目的总结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3例支气管扩张症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岁3个月至15岁;均经术前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及术后肺组织病理结果明确诊断,收集患儿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13例术前HRCT均提示局限性肺部支气管明显扩张伴管壁增厚,9例因异物或反复感染进展为支气管扩张不可逆期。11例行肺叶切除术,2例行肺段切除术,均获得满意疗效。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分别为:4例为先天性肺畸形,5例为异物吸入,1例为肺部感染,3例原因不明。术后并发症:皮下气肿4例,同侧或对侧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伤口感染1例;均经伤口换药、抗感染、雾化祛痰、翻身拍背及体位引流等治愈。门诊随访1~5年,患儿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复查胸部CT均恢复良好,随访过程中无一例复发。结论不同潜在病因所致支气管扩张症应采取不同的诊治策略,先天性肺畸形、异物吸入及终末期肺部感染是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435.
目的 探讨小儿单纯性膝关节髌骨、股骨髁骨软骨骨折的关节镜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 2008~20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关节镜诊治小儿单纯性膝关节髌骨、股骨髁骨软骨骨折患儿9例,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7~15岁(平均11.3岁),病程3 d至4周(平均1周),左膝4例,右膝5例.其中髌骨4例,股骨内髁3例,外髁2例.3例为单纯性软骨骨折,改良Outerbridge分级为Ⅲ级,6例骨折累及软骨下骨,改良Outerbridge分级为Ⅳ级.1例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2例行微骨折术钻孔处理以刺激软骨生长,6例行单纯关节清理术.结果 伤口均I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5~7 d膝关节肿胀、疼痛基本消失,2周左右重返学校,6周左右拆除膝关节保护支具开始膝关节正常负重工作.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膝关节lysholms评分均为优,Tegner运动评级4级以上,患儿原有症状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小儿单纯性膝关节骨软骨骨折,关节镜下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36.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小儿急性粪石性小肠梗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作者收治的15例急性粪石性肠梗阻患儿临床资料,均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诊治.结果 15例中,12例单纯经腹腔镜手术解除梗阻,3例经腹腔镜辅助解除梗阻.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0 min.15例均治愈,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37.
【摘要】 目的 了解婴幼儿血管瘤(IH)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研究I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玉林社区中心医院就诊的IH患儿(病例组)及正常儿童(对照组),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母亲孕前、孕期及围产期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病例组1 479例,男456例、女1 023例,月龄3.74 ± 2.82;对照组1 086例,男359例、女727例,月龄3.95 ± 2.77,两组性别、年龄、民族、出生体重及出生身高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H病灶常见受累部位依次为头面部(564例,38.1%)、躯干(449例,30.6%)、四肢(356例,24.1%)等。1 109例(75.0%)就诊时病灶处于增殖期,1 059例(71.6%)为浅表型,1 306例(88.3%)呈局灶性。瘤体面积为0.01 ~ 168.00(6.24 ± 12.91) cm2,其中节段性IH瘤体面积7.50 ~ 168.00(32.17 ± 26.94) cm2。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前因素中分娩史、既往流产史,孕期因素中胎儿宫内窘迫、胎儿脐带缠绕、先兆流产史、前置胎盘、羊水过少、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贫血、孕酮/黄体酮药物使用史、甲状腺素药物使用史、子宫肌瘤病史,围产期因素中胎儿胎位、妊娠周数、胎膜早破及未足月胎膜早破史对于IH的发生均可能产生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校正分析显示,胎儿胎位臀位、早产、胎儿脐带缠绕及孕期服用甲状腺激素史对IH患病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分娩史为IH患病最强的独立性危险因素(校正后OR = 5.624,95% CI:4.275 ~ 7.398,P < 0.001),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子宫肌瘤史均为IH患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本研究IH患儿平均就诊月龄4个月,病灶最常见部位为头面部,多处于增殖期,表现为浅表型及局灶性,患儿IH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胎盘疾病、缺氧、母亲孕期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38.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相较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术中及术后中短期随访中的不同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及机器人手术治疗的173例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 按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腹腔镜组(63例)和机器人组(110例)。腹腔镜组男12例, 女51例;年龄为36(12, 48)个月;机器人组男29例, 女81例;年龄为36(24, 60)个月。对比分析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短期手术并发症情况及二次手术情况。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除腹腔镜组4例中转开放手术(3例因囊肿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 1例因出血严重)外, 其余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240(196, 278)min, 大于机器人组的180(157, 214)min(Z=-4.96, P<0.001);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7, 9)d, 大于机器人组的7(6, 8)d(Z=-0.28, P=0.006)。所有患儿随访时间为21(14, 29)个月...  相似文献   
439.
【摘要】 目的 研究糖酵解关键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3(PFKFB3)对婴幼儿血管瘤(IH)内皮细胞(HemEC)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4例增殖期及4例消退期IH组织,从增殖期IH组织中提取原代HemEC,以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对照。通过免疫组化与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PFKFB3在IH组织与HemEC中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实验检测0 ~ 10 μmol/L PFKFB3特异性抑制剂PFK15对HemEC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培养HemEC,采用5 μmol/L PFK15干预细胞,采用Transwell法观察HemEC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HemEC凋亡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增殖期IH组织中PFKFB3表达丰度(74.34% ± 5.26%)高于消退期(41.46% ± 2.99%,t = 9.40,P < 0.001)。Western印迹显示,HemEC中PFKFB3相对表达水平(0.73 ± 0.05)高于HUVEC(0.45 ± 0.04,t = 8.50,P < 0.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0.625、1.25、2.5、5、10 μmol/L PFK15组HemEC增殖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均P < 0.01)。Transwell实验显示,PFK15干预组HemEC迁移数(297 ± 15)低于对照组(422 ± 8,t = 12.59,P < 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PFK15干预组HemEC凋亡率(6.69% ± 0.64%)高于对照组(0.34% ± 0.07%,t = 17.07,P < 0.001)。结论 糖酵解关键酶PFKFB3在IH增殖期组织与HemEC中高表达,PFKFB3抑制剂PFK15可抑制HemEC增殖、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440.
目的 探讨线上积极心理学理论学习与线下实践应用对临床护士工作压力及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101名重度工作压力护士按照院区分为对照组50名和试验组51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支持,试验组在常规心理支持的基础上增加线上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习与线下实践应用,干预时间为12周。干预前后对两组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康奈尔健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护士的工作压力总分及其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健康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线上积极心理学理论学习与线下实践可缓解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