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胃癌目前是全球发病率第五位的恶性肿瘤,在肿瘤致死率中居第三位。除曲妥珠单抗( Trastuzumab )以及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的Ⅲ期临床实验获得阳性结果外,其他胃癌靶向治疗药物大多结果不甚理想或尚处于临床研究的早期阶段。文中主要综述了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胃癌驱动基因及其相关靶向药物的应用。包括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原癌基因 ME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评估青少年Chiari畸形伴胸椎侧凸不同内固定模式的选择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接受后路胸椎融合术的75例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全椎弓根螺钉组(44例)和钉钩联合组(31例)。分别测量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指标:冠状面侧凸Cobb角、侧凸柔韧性、顶椎偏移、顶椎旋转及躯干偏移;矢状面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躯干偏移及近端与远端交界区Cobb角。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上述影像学指标的改变。根据术前不同程度胸椎后凸进一步分组,比较两种内固定模式的手术疗效。结果 全椎弓根螺钉组术后胸弯平均矫正率为60.2%,明显著高于钉钩联合组(51.3%,t=2.372,P=0.023)。末次随访时全椎弓根螺钉组及钉钩联合组胸弯矫正丢失率分别为0.3%及1.7%(t=-0.468,P >0.05)。术后腰弯平均矫正率在全椎弓根螺钉组为61.7%,明显优于钉钩联合组51.1%(t=2.431,P=0.020)。术前全椎弓根螺钉组与钉钩联合组的胸弯顶椎偏移分别平均为25.0 mm和24.1 mm,术后减小至6.9 mm和7.4 mm,两组术后的胸弯顶椎偏移均获得明显改善。术前胸椎后凸>40°的病例中,全椎弓根螺钉组末次随访时矢状面近端交界区Cobb角为10.0°,高于钉钩联合组(4.5°,t=-2.031,P=0.052)。而且全椎弓根螺钉组近端交界性后凸发生率(20% )高于钉钩联合组(9%)。结论 对继发于青少年Chiari畸形的胸椎侧凸行后路内固定矫形,全椎弓根螺钉具有更好的畸形矫正率,但是,与钉钩联合固定相比,术前胸椎过度后凸的患者在胸椎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远期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通过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缺血程度,探讨其对术后心源性休克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经急诊PCI的STEMI患者390例,发病时间均在12h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表现分为Ⅱ级缺血组(A组,248例)和Ⅲ级缺血组(B组,142例),分析住院期间两组基本资料、TIMI危险评分、ST段回落率、PCI后心血管事件(心源性休克、院内死亡、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再发梗死)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性别构成、发病至球囊开通时间、吸烟、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术后TIMI血流3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T段回落率>50%比例明显低于A组[53.2%(132/248)比29.6%(42/142)](P< 0.01),且心源性休克、院内死亡、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再发心肌梗死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左室射血分数、TIMI危险评分>3分、Killip分级>1级、前壁心肌梗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将两组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并以与心源性休克有关的因素为自变量,心源性休克为因变量进行分析,发现年龄(P=0.008)、Killip分级>1级(P=0.049)、ST段回落率(P=0.008)及Ⅲ级缺血(P=0.001)为PCI后心源性休克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入院时心电图Ⅲ级缺血是STEMI患者PCI后心源性休克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对PCI后院内病死率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总结主动脉弓部手术中停循环温度及脑灌注方式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 以“主动脉”“主动脉弓”“脑保护”“脑灌注”和“aorta”“aortic arch”“brain protection”“cerebral perfusion”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Sino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2020年1月相关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2篇,其中包括3篇中文文献和39篇英文文献。对主动脉弓部手术脑保护措施中停循环温度和灌注方式的临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结果 深低温和顺行脑灌注是目前临床主动脉弓部手术中应用较普遍的脑保护措施,具有良好的脑保护效果;同时,众多研究显示中低温和逆行脑灌注同样安全、有效。结论 低温联合灌注保护策略正逐渐成为主动脉弓部手术中脑保护策略的主流形式,但对于温度、灌注方式等的选择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5.
目的评估入院即刻血肌酸酐水平对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共1159例,根据入院即刻血肌酸酐水平四分位数分组,比较组间基线特征差异。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每位患者造影结果进行评分,用以衡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应用Spearman双侧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Gensini评分与血肌酸酐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住院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院血肌酸酐升高患者较正常者,年龄大、多为男性、吸烟,高血压发病率高。Spearman相关分析示血肌酸酐与Gensini评分显著正相关,但相关性较弱(r=0.125,P0.001)。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肌酸酐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积分独立相关,其偏相关系数β=0.081,P=0.012。COX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提示:入院时舒张压(HR=0.955,P=0.006)、血肌酸酐(HR=1.009,P=0.003)、中性粒细胞计数(HR=1.141,P=0.010)、Killip分级≥3级(HR=6.500,P=0.001)是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入院即刻血肌酸酐与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独立相关。高血肌酸酐是STEMI住院期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探讨γδ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SLE患者、2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CD3+γδ+T细胞百分率及绝对数;用膜联蛋白-Ⅴ/碘化丙啶法检测6例活动期SLE患者及6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CD3+T细胞及γδ+T细胞的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测定42例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率[(3.0±1.8)%]较非活动期[(5.3±3.0)%]及健康对照组[(6.8±2.8)%]均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3.071和-5.913,P均<o.01);活动期SLE患者γδT细胞绝对数[(1.7±1.6)×107/L]明显低于非活动期[(5.3±3.6) ×107/L](t=-3.292,P<0.01),且两者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0.1 ±5.0) ×107/L](t值分别为-7.247和-2.905,P均<0.01).活动期SLE患者γδT细胞绝对数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365,P=0.047).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百分率(r=-0.336,P=0.030)及绝对数(r=0.410,P=0.007)均与红细胞沉降率( ESR)呈负相关,γδT细胞绝对数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409,P=0.007).此外,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SLE患者CD3+T细胞凋亡率(t值分别为2.886和2.952,P均<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数量下降,与病情活动相关;γδT细胞数量下降的机制可能与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7.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发生于腹膜后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极为罕见,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国内外报道罕见,且易与副神经节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肾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瘤混淆.本文报道腹膜后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结合影像学、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基因检测技术,作出了正确诊断及治疗,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提高了对腹膜后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8.
为探讨自体红细胞回输技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行选择性断流术中的作用及效果,现将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我科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9.
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最常见的脊柱三维畸形,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为1%~4%,女性多于男性[1]。AIS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学者们针对AIS病因提出了众多假说,其中遗传学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学者广泛关注。传统AIS遗传学研究主要依赖小样本的家系连锁分析和候选基因关联研究,近年来基因组学的迅速发展为传统遗传学研究做了重要补充。基因组学是指利用大样本、高通量的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范围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外显子测序以及DNA甲基化测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比较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睾丸标本细胞悬液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差异,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选择及其应用。方法:选择1 006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进行TESA,睾丸活检组织分别进行细胞悬液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按照细胞悬液检查结果分为两组:镜检有精子组(n=567)、镜检无精子组(n=439),分别对其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镜检有精子组中,病理组织学检查有精子者508例,无精子者59例;镜检无精子组中,病理组织学检查无精子者403例,有精子者36例。两种检查方法结果一致率90.56%,一致性程度较好(Kappa=0.809),细胞悬液检查的精子检出率(56.36%)要高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精子检出率(54.08%),且统计学结果具有差异性(P=0.023)。结论:NOA患者行诊断性TESA时,同时进行睾丸活检组织细胞悬液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双重评估更有助于临床诊疗,其中细胞悬液检查结果对于辅助生殖治疗更具有决定性意义,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提供了明确的病因学依据,更有利于药物治疗或进一步的手术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